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能力提升试卷 江苏版(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能力提升试卷 江苏版(附答案)
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
画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
B 、《烟台的海》一课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海上景观的。
C 、“春种一粒粟”中的“种”与农具“耙”有关。
D 、《夹竹桃》的作者是著名学者季羡林,题目中的“夹”应该读成“jiá”。
2、选词填空。
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既……又…… 不仅……而且…… 严峻 严格 严厉
为了迎接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争分夺秒,刻苦锻炼,要求自己十分( )。
因为他们知道,奥运会是对自己的一次( )考验。
比赛的输赢( )关系个人的脸面,( )关系祖国的荣誉。
胜利( )为个人出风头,( )为祖国争光。
3、看拼音写词语
4、我会选词填空。
辽阔 广阔 宽阔 宽敞
1、我们坐在( )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
2、( )的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
3、( )的天空中,群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4、骏马在( )的草原上奔驰。
5、我能用“传”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进行填空。
( )疾病 ( )知识 ( )信息 ( )文明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课外阅读积累。
1、《青铜葵花》是作家_______的作品,书中葵花的爸爸是个_______家。
2、《三国演义》中“三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人名)
3、《夏洛的网》作者是美国的______,夏洛是一只______。
4、《今天我是升旗手》中主人公______出生在一个______家庭,爸爸“六一”节送给他的礼物是______。
2、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赞美祖国山河,如“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 (2)针砭时事政治,如“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学习道理,如“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
” (4)描摹儿童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 (5)表白高尚情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终身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4).一日无书,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
(1)________,闻过则喜。
_________户枢不蠹, (2)“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 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
(3)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的烂漫;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和谐;冬,就是岑参眼里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 ”的纯洁。
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你在课外一定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向学们推荐一本好吗?请写一段推荐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
计24分)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自己建造的房子
①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②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
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细料,做出来的却是粗活。
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③这是你的房子 他说 我送给你的礼物
④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造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⑤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 )积极行动,( )消极应付。
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
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⑥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一根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 )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 )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尽最大的努力(jìn jìnɡ ) 抹平(mā mǒ)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极应付----( ) 粗制滥造----( ) 3、在文中括号内加上关联词语。
4、给文中第③段的句子加上标点。
5、“无地自容”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木匠无地自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造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将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但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应该怎样“建造生活”?联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淋漓尽致地生活
你知道自己在人世间的时间有限,或许少于其他人,也或许多于其他人,但绝非不朽。
总有一天,你再也见不到晨曦或日暮之美,再也不能碰触亲爱的人,和他们说话,再也不能听见大自然的天簌,无法聆听喜爱的乐曲,再也不能含饴弄孙,再也不能漫步于蜿蜒的林间小径,驾车驰骋,泅游湖水之中,享用美食,觅得鸟蛋;再也不能感受清风佛面,哭、唱、舞动和鱼水之欢之乐。
把这点蕴存于心,让你比大自然更高明。
大自然除了日夜的运行,温度的波动和四时的运转之外,没有时间的观念,( )不知自己终有一天会灭亡,也无从在事前计划。
大自然无法欣赏自己在世间的有限时光。
也无法延搁今天将发生的事物。
好欣赏一生难得一次的经验。
一寸光阴地寸金,今天的每一分钟都值得珍惜。
( ),品味你眼前的每一时刻,不放过一点一滴,( )找出时间来工作、游戏、欢笑、爱、施与,并且尽你可能淋漓尽致地生活。
1、在段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1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或许“也或许”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点蕴存于心,让你比大自然更高明。
”中的“这”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把这点蕴存于心,让你比大自然更高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按要求作题。
乔家大院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
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
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雄伟 宏伟),(威严 庄严)高大。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
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
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所有院落都
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
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项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项的平房,既表现了偷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
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
各院房项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
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致 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 特殊)风格。
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
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
)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璀璨( ) 考究( ) 瞩目( ) 闻名( ) (3)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_________________,俯视呈______________字形,整个大院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则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乔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笔下生辉。
生活是一本书,我们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请以“生活中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A
2、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既……又……
不仅……而且…… 严峻严格严厉
3、清爽优雅静谧勉励严肃领略咳嗽逝世
4、宽敞,宽阔,广阔,辽阔
5、3传染传授传递传承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1、曹文轩雕塑家
2、诸葛亮、曹操、关羽
3、怀特蜘蛛
4、肖晓军人远洋巡航舰模型
2、略
3、略
4、知过必改流水不腐
生当作人杰粉骨碎身全不怕
草长莺飞二月天稻花香里说丰年落霞与孤鹜齐飞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略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答案如下:
1、jìn mǒ
2、积极对待(积极面对)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3、不是而是即使也
4、“ ,” ,“ 。
”
5、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
形容非常羞愧。
木匠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他没有用心建造房子,自己建造了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6、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造房子,他不会这样。
7、围绕“积极面对生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这一中心,联系实际,意对即可给分。
2、1、因此因此并且
2、不能。
因为它们表推测,删去后则显得武断并使句子不通顺。
3、指自己在人世间的时间有限。
4、略
3、略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