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之良方

合集下载

三草五根汤

三草五根汤

鱼腥草荷叶甘草蒲公英桔梗人参葛根鲜白茅
中药汤剂,在未注明的情况下,剂量是针对成人(及12岁以上)的用量。

儿童用量可以参考如下:8-12岁,约为成人用量的1/2,如以上方剂“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葛根7.5克”(以下儿童剂量类推);4-7岁,约为成人用量的1/3;1-3岁,约为成人用量的1/4;1岁以下,约为成人用量的1/5。

这“三根汤”的作用是清热生津止渴,主要用于热盛伤津所致的口干、口渴、皮肤干燥等症。

至于你的宝宝能不能用三根汤,要辩证确定是此证,才可用此方剂,请咨询中医医生后再决定。

友情提示:以上资料仅供你参考,不要自行用药,中医中药不对症用后仍然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免责申明:如你自行使用,并因此造成的任何不适,本人不负何责任。

荷叶,桑叶,首乌,人参,陈皮,山楂,绞股蓝,甘草。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药煲汤食谱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药煲汤食谱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药煲汤食谱儿童感冒发烧时,适当加入中药成分的煲汤是一种传统疗法,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下面介绍几道适合儿童的中药煲汤食谱。

1. 枸杞莲子汤材料:枸杞10克,莲子20克,百合10克,山药适量,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莲子、百合、山药洗净备用。

将枸杞、莲子、百合、山药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1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2. 当归生姜汤材料:当归15克,生姜适量,红枣适量,猪骨适量,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当归、生姜、红枣洗净备用。

将猪骨焯水后捞出,再放入煲汤锅中加入清水。

将当归、生姜、红枣一起加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3. 茯苓杏仁汤材料:茯苓15克,杏仁15克,百合10克,枸杞1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茯苓、杏仁、百合、枸杞洗净备用。

将茯苓、杏仁、百合、枸杞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1小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4. 黄芪瘦肉汤材料:黄芪10克,猪瘦肉适量,姜适量,红枣适量,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芪洗净备用。

将猪瘦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水后捞出。

将姜切片备用。

将黄芪、猪瘦肉、姜、红枣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5. 五味辣味汤材料:鱼头、虾、生姜、辣椒、葱、蒜、花椒适量,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鱼头、虾洗净备用。

将生姜、辣椒、葱、蒜切片备用。

将鱼头、虾、生姜、辣椒、葱、蒜、花椒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1. 儿童感冒发烧时,食欲可能不好,请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食用量,尽量让儿童适应口味。

2. 食材的选择要新鲜、干净,杂质和沙粒会影响汤的口感。

3. 制作煲汤时注意火候,煲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汤的味道沉淀。

4. 如果儿童对某些材料过敏或有禁忌,应避免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结:中药煲汤是一种适合儿童感冒发烧时的传统疗法,在合理的食材选择和烹饪方法下,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身体免疫力。

小孩感冒发烧偏方

小孩感冒发烧偏方

小孩感冒发烧偏方篇一:孩子感冒了发烧了怎么办?五款中医小偏方孩子感冒了发烧了怎么办?五款中医小偏方小孩子由于正处于生长身体的阶段,所以他抵御外界疾病的能力就比较弱,这就导致了孩子经常会感冒发烧,平时如果孩子感冒发烧,大多数的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要给孩子吃药打针,虽然他们心里明明知道有句俗语是“是药三分毒”,可是,除了让孩子吃药打针外,他们也没有别的方法来治疗孩子发烧感冒,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库给大家准备了五款中草药方来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妈妈们来看看吧。

一、香糖米汤因芫荽性温,味辛,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之功效,所以用芫荽做汤便可以达到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

红糖具有气虚补血、生发润腑、排毒养颜的功效。

所以这两样搭配在一起给孩子煮汤喝就能很好的治疗孩子的感冒症状。

配方:红糖15克、芫荽(香菜)30克、米汤半碗。

用法:先把米汤煮沸,然后再放入切好的芫荽、红糖,要不断的搅拌,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红糖粘在锅底不熔化。

待红糖全部溶解好后让孩子喝下即可。

如今的社会已经成为了有钱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你甘心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脚下吗?过年回家当亲戚朋友问到你工资的时候是否无言以对?风林购一键分享免费赚钱,在闲暇时分享到自己的QQ,空间,微信,微博就能赚到钱,没错你没有听错,赚钱就是那么简单!详细信息点击百度搜索风林购,一个让你成为有钱人的机会!功效:这种方法主要就是让孩子疏风驱寒、主治小儿风寒感冒。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症状不妨给她来一碗吧。

二、橘葱汤橘皮别名陈皮、贵老、黄橘皮、红皮。

橘皮能够助热所以能够去除发烧时身体内的寒气。

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所以配合橘皮一起煮汤,就能够使其效果充分达到,以此来使孩子发汗,从而让孩子的风寒赶紧的好。

配方:橘皮30克、葱白5棵。

用法:把橘皮和葱白一起加入锅中,加入三杯水用火煮。

汤好了后趁热喝一杯,半小时后再喝1杯就可以了。

五根汤:治儿童扁桃体炎、发热感冒的良方!

五根汤:治儿童扁桃体炎、发热感冒的良方!

五根汤:治儿童扁桃体炎、发热感冒的良方!扁桃体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八十年代流行治疗此病的方式就是直接手术切除,后来随着时间的验证,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手术切除对于人体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且清晰地意识到扁桃体腺对人体的免疫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邪气、饮食不当等是小儿易高发扁桃体炎的原因,说手术摘除是治愈扁桃体炎的方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我就曾在某中医院校的教材上看到,乳蛾(扁桃体炎)治愈标准:咽部症状消失,扁桃体不充血,无脓点,或被摘除,连培养中医人才的教材都认同手术摘除的方式,中医西化的程度大家可想而知。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近期我读老中医郭博信的《中医是无形的科学》一书,郭老从医四十余年,书中很多现代医学不太好治、没有办法治愈的疾病,却在郭老手上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治好了。

书中提到一个治疗扁桃体发炎且有高热的方子,“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的良方。

主方:葛根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芦根6克,白茅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

主治:小儿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体发炎,猩红热,无名高热。

用法:水煎服二次。

每次煎成70毫升,1日分2-3次服。

这个方子既能治疗小儿因感染所致的发烧,又能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症,自然调节虚实寒热。

(注:此方剂治疗扁桃体炎效果显著,须在专业医生下指导应用。

)经过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实践证明“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以不分季节,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恶风,一律可以使用“五根汤”。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现在确实有很多肉眼看不到、仪器检测不到的疾病,我们不能因为肉眼看不到,就否定中医的科学性,认为阴阳、经络、气等中医基本原理是不科学的,中草药在种植、炮制、管理上的不规范和滞后问题、部分舆论的不当宣传、普通民众对中西医基本知识的不了解使得中医传承举步难艰。

所以我觉得普通人、中医爱好者可以仔细研读这本书。

天气突然降温,鼻塞、低烧、流清鼻水,五虎汤来帮忙

天气突然降温,鼻塞、低烧、流清鼻水,五虎汤来帮忙

天气突然降温,鼻塞、低烧、流清鼻水,五虎汤来帮忙
今天天气突然降温,晨起赵阿姨流起清鼻水,鼻塞和低烧,于是她赶紧把家里常备感冒初期使用的五虎汤,立刻用药煲煮了起来,一天连着煮了两剂,喝了三次,到了晚上,赵阿姨微微地出点汗,感觉鼻子也通了,一下子人也精神。

五虎汤
组成:生姜15-30克,大枣12枚,黑豆30克,带壳核桃6枚(打碎),葱白半根-1根(切2-4茎,最后5分钟下)
生姜
大枣
葱白
黑豆
核桃
煮法:每剂加水700ml,小火煎煮1小时,取100ml,温服,若不效,一日可服2-3剂。

加减:若小孩或者体弱的人,葱白用半根,生姜15克;伴有发热、咳嗽者,加乌梅15克、蝉蜕10克、冰糖15克(煮好化入药汁)。

适应症:鼻塞、流清涕、或轻微发热、咳嗽。

(风寒)机理:这个方用的是“汗法”就是通过发汗将进入身体的邪气排出去,也叫做“托透法”。

方解:方中葱白味辛,可以开腠理,营卫都出于中焦,所以姜枣可以益于营卫之源,黑豆和核桃可以固护下焦,防止葱白发汗太过。

温馨提示:鉴于每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都不太一样,用药也有不同,还是需要具体遵医嘱,科普不作为用药的实际具体应用指导。

建议大家有问题还是到当地医院咨询。

介绍一个小儿感冒的良验方——五根汤

介绍一个小儿感冒的良验方——五根汤

介绍一个小儿感冒的良验方——五根汤复学了,感冒的孩子多了起来!最近这几天,老韩接诊了很多感冒的孩子,症状大多类似:发热、咽喉肿痛,有的怕风怕冷,有的伴有扁桃体滤泡甚至化脓,有的还伴有便秘,舌苔或薄白或薄黄,脉象多是浮数的。

家长们很担心,因为一旦发热,孩子就又不能去上学了;老师们也很担心,怕一个班的孩子都被传染了;政府更担心,怕万一疫情再来个反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上述情况的小良方——“五根汤”。

组成: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葛根6克,白茅根6克,芦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

水煎服2次,每次煎成70毫升,一日分2~3次服。

“五根汤”学自内蒙古的李凤林先生。

李凤林先生经过30余年的临床应用,证明“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以不分季节,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恶风,一律使用“五根汤”,累获奇效。

特别适用于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所致的发热,还可解无名热等症。

老韩学得此方,如获至宝,临证变通运用,颇感应手。

此方药性平和,即便不懂医者,遇此症皆可照方应用,不必过虑。

寻常百姓家亦可备之,以应不时之需。

“五根汤”方虽仅仅八味药,但是内外表里兼顾,风寒风热通用,不仅可以治疗小儿发热,对于成年人外感发热也同样适用。

当然,上面的用量只是参考。

老韩在临床上,也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体重做适当的变通和加减。

之前,曾有民间医生将“五根汤”打碎、装包,遇小儿感冒发热即售两包,多数都可应手而愈。

价格也极高,每包售价50~100元不等,以此方获利极多,实失医者济世救人之心。

老韩将此方公布,希望能对病家及医生有所帮助,也算饮水思源,为李凤林先生悬壶愈疾之心点赞!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以前,老韩也介绍过类似的方子:虚人感冒的良方——果子煎;爱恨两极端的厨房良药——香菜如果遇到轻症,大家均可照方抓药。

如果病情较重,或者服药后病情不减,还是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老韩,工作在聊城的“非著名年轻中医”,与蒲松龄是同乡,想找“老中医”看病的请自动绕行!老韩无他,唯有一颗勤勉求学、祛疾救人的中医之心,长得不算帅,脾气有点怪,但心肠还不坏!。

扁桃体发炎用五根汤

扁桃体发炎用五根汤

扁桃体发炎用五根汤
这段时间,感冒的人很多,特别是孩子,有些班级超过半数的人感冒发烧。

大多数发烧都到40度左右,有些孩子打住院一个星期也没能退烧。

上个月某天下午4点,我在外地出诊,一个朋友说他女儿扁桃体发炎,已经烧了2天,问我在家不?我听了情况,因为熟悉孩子体质,就开出了五根汤原方:葛根6克山豆根6克板蓝根6克白茅根6克芦根6克大黄2克红花2克。

次日告知,孩子烧退了,问还要进一剂否?我答:“孩子病去6分,就可以不服药,让身体自己修复就好。


一男45岁,到我这看诊次日感冒,喉咙痛得厉害,到医院打针输液,当天我听说后,给他开了五根汤,把药量调到10克。

2天后的晚上9点,夫人来电,说他感冒发烧没好,现在全身酸痛伴高烧,问我有何好办法?问清情况,原来他一直用西药,发烧就用退烧药,白天还到医院打针,并说:“我的感冒好奇怪,白天不烧,晚上才烧。

”我有点生气,你用了退烧药,又打针,白天不发烧,晚上这些退烧的药效一过,当然就会开始发烧了!这些药根本就没效!他听了,马上到药房配五根汤。

次日发来信息,昨晚服药了。

今天没发烧,整个人舒服了,向西无酸痛,喉咙痛也减轻了。

孩子发烧不退——升降五根汤疗效不错

孩子发烧不退——升降五根汤疗效不错

孩子发烧不退——升降五根汤疗效不错患儿李某男,6岁,无名发热3天后,体温最高39.6℃。

伴有咳嗽咯痰,咽喉肿痛,精神差,纳眠差,大便不利,小便黄。

经省妇幼医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建议住院治疗,因暂无床位,门诊治疗7天,仍反复发热,咳嗽不止。

家长急于退热,目前疗效不佳,遂于2019年1月7日求治于我科。

诊见患儿发热,汗出不畅,咳嗽,咯痰不利,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口渴,大便干结3日未行,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温最高39.5℃。

给予升降五根汤加味,处方如下:僵蚕6克,蝉蜕6克,白茅根10克,葛根10克,板蓝根10克,山豆根6克,芦根10克,桔梗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皂角刺15克,焦山楂15克,3剂。

用法:每袋药开水冲100毫升,每次50毫升,1日分4次服。

服药后盖被子发汗,汗出热退停服。

次日下午患儿复诊,家属自述:从医院回家后体温升到了39.7℃,就一次服药两袋,3小时后体温没有升高也没有下降。

继续又服两袋,大约2小时后,排便一次,量多,质黏稠气味臭秽,身体微微汗出,体温降至38.9℃。

看到病情减轻,家属退烧心切,又服药一袋,药后1小时左右,又排便一次,全身汗出较多,体温降至37.8℃,咽喉肿痛等症状也明显减轻,停药观察。

当夜体温没有再升高,患儿安眠一夜。

次日晨起体温正常,咽喉已不痛,但仍有花生米大小肿胀,略有咳嗽,咳痰。

于初诊方去藿香、红花、大黄、焦山楂。

加干姜3克,五味子6克,细辛3克,姜半夏6克,炒鸡内金15克。

6付,开水冲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温服。

6付药喝药,家属电话反馈,症状解除,扁桃体也不红不肿,二便正常,纳眠可。

嘱控制饮食量,停药观察。

升降五根汤:僵蚕6克,蝉蜕6克,桔梗6克,柴胡3克,白茅根10克,葛根10克,板蓝根10克,山豆根6克,芦根10克,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

主治:小儿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体发炎(乳蛾证),猩红热所致的发热,还可解无名热等症。

太医老师分享“五根汤”

太医老师分享“五根汤”

太医老师分享“五根汤”太医老师分享“五根汤”“五根汤”是李凤林先生,他这一辈子最高成就的一个代表方啊,他老人家这个方无论是外感温热湿热,还是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啊,是他老人家在儿科上一辈子的成名之作。

这个方子的布局是非常合理的,我曾经跟一个高手说过一次,当然也就只跟他说过一次,当时别的人都听不懂,说了很无聊。

但是大家要注意一点,如果用了某一个药以后在两个钟头之内、也就120分钟之内,出现症状加重、体温升高、未必是坏事,因为这个时候阴阳搏斗,正邪相争。

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特别是血亏或者说数丙这个稍弱的人更明显。

这个症状的明显是从婴幼儿时代-18岁之间。

这个时候用药,很多的家长就着急。

用了药半个钟或40分钟或一个钟,就不断的反复的量体温,给自己和医者凭空增加压力。

如果说没到42度一般烧不坏人的,所以说,即使发热也不用过于紧张。

“五根汤”的继承人目前都比较弱,曾经有一个“五根汤”的继承人,我看他用“五根汤”用的比较脱离李前辈的伟大思想。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说“五根汤”,虽然有时候有他力所不及的地方。

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我们中国的长江以北运用效果是蛮不错的。

特别是山豆根这一味药,表面上说起来有这个肝毒性,但是事实上在高热的时候,短时间内运用却能够极大的激活这个肝的疏泄能力,并且为治疗热毒喉痛的第一个药物啊,这一味药那是大师级的。

这个霍香最好是用广藿香,这个藿香的作用有多大嘞。

大家看温病学里面有一个叫做香薷饮的,夏天暑湿外感的时候,其实用霍香更好啊,因为用藿香化湿而不伤阴精,用香薷化湿利尿,就伤阴精了。

所以有时候有一些老前辈的方子,也不是不可以改,但是你必须要有确切的理由,笃实的功底,你改了也就改了。

从前在这个旧时代,这个尚云祥先生,尚派形意大师他教武,他的徒弟在练武的时候,郭云深老先生经过。

郭云生就叫那些人把动作改一改,然后其中有一个徒弟说:“我们怕师父骂”。

郭云生说,“你们告诉云祥,就说郭云生路过讲的,就没事儿了。

【内蒙古李凤林:五根汤-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无名热】

【内蒙古李凤林:五根汤-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无名热】

【内蒙古李凤林:五根汤-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无名热】2008年,姐姐自内蒙古来,在与我闲谈中,说起一件往事。

那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外甥6岁时,扁桃腺化脓,高烧39.1°C,姐姐心急如焚,带着孩子直奔内蒙古某大医院。

经诊断后决定让孩子住院,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当时姐姐因为走得急,身上没带住院费,急忙回家去取钱。

没想到还未走出医院大口,迎面碰上该院中医科主任李凤林。

李大夫问明了情况说:“不用住院了,叫孩子喝‘五根汤’吧!”于是他开了两包“五根汤”,花了不到1毛钱,外甥服了这两包药,旋即烧退,化脓之扁桃腺体亦愈。

姐姐提起此事仍是十分感谢李凤林大夫:“要不是碰上这样的好中医,孩子的扁桃体就被割掉了。

我是个中医大夫,虽未专攻儿料,但也时不时地会遇到小儿慢性扁桃腺炎的患者。

此病多发生在春夏季节,患儿往往发烧,咽喉双侧或单侧红肿疼痛,或表面见有脓性分泌物,因其红肿形状似飞蛾,尖似乳头,所以中医叫乳蛾。

又因其在咽喉部位,所以也叫喉蛾。

一侧肿胀为单蛾,两侧肿胀称为双蛾。

又因其肿塞导致患儿水浆不下,所以中医也称其为喉痹。

如不及时退烧消肿,亦可导致邪攻心腹而死,最为儿科急症。

此病由感冒引起,如风热外乘、表邪甚者,多有身热、微恶风寒、无汗稍咳,咽喉痛,乳蛾红焮、肿大,舌苔薄白,脉浮数。

若肺胃蕴热偏重者,则高热不恶寒,面色红赤,口渴,乳蛾赤肿高凸,或有黄白点,吞咽困难,大便秘结,舌苔黄,唇红等。

前者须清解风热,我常以银翘散(连翘、金银花、荆芥、竹叶、牛蒡子、薄荷、豆豉)、牛蒡甘桔汤(牛蒡子、甘草、桔梗、陈皮、黄连、天花粉、赤芍、川芎、苏木)斟酌用之。

后者多取普济消毒饮(牛蒡子、黄芩、黄连、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升麻、柴胡、薄荷、僵蚕)化裁。

若属痰热,得先用此法。

甚者针刺排除毒血,并服甘桔汤(甘草、桔梗、元参、连翘、防风、荆芥),若大便3~5日未解、舌苔黄腻而糙,加黄芩、黄连、大黄、芒硝等。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草药治疗方法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草药治疗方法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草药治疗方法感冒和发烧是常见的儿童疾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中医草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感冒和发烧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草药治疗方法。

1. 葛根汤葛根汤是一种常用的中医草药方剂,适用于儿童感冒初起有恶寒发热,咳嗽喉痛以及鼻塞流涕等症状。

制作方法是取葛根15克,桂枝、芍药各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加水煮沸后煮10分钟,过滤后分2-3次服用。

2. 连翘败毒散连翘败毒散是中医推荐的一种清热解毒的草药,适用于儿童高热、头痛、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配方包括连翘、金银花、藿香、薄荷等草药,可以通过煎煮或冲泡的方式服用。

3. 麻黄汤麻黄汤是一种常用的中医草药方剂,适用于儿童感冒有发热、寒战、头痛、咳嗽、鼻塞等症状。

它的配方包括麻黄10克,桂枝5克,杏仁10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将草药加水煮沸后煮10分钟即可。

4. 苦寒黄连汤苦寒黄连汤是一种中医草药方剂,适用于儿童感冒有高热、喉咙痛、口渴、咳嗽等症状。

方剂由黄连、黄芩、黄柏等苦寒的草药组成,其制作方法为将草药加水煮沸后煮10分钟,分2-3次服用。

5.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散是一种中医草药方剂,适用于儿童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方剂由防风、桂枝、苍术、白芷等草药组成,制作方法为将草药加水煮沸后煮10分钟,分2-3次服用。

总结:中医草药治疗儿童感冒和发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在使用草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在治疗期间,注意控制室内温度,保持空气流通,并给孩子多喝水,适当休息。

同时,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病情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

希望本文对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草药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民间偏方五虎汤

民间偏方五虎汤

民间偏方五虎汤方子很简单,但功效却是没话说,具有五虎汤的称号。

开始朋友问我,平时小感冒,咳嗽不愿意跑医院,这个可以治疗吗?没问题!轻松解决问题!那什么是五虎呢?其实厨房就有:第一,生姜,45g 平时炒菜用的新鲜姜,不用去皮。

第二,大枣,45g干红枣,掰开不用去核。

第三,葱白,1-2根,切成4段,最后15分钟下锅。

第四,核桃,6个,打碎带壳一起煮。

第五,黑豆,30g。

都是经常用的食材,煮出味道也好喝,而且安全,加点红糖小孩子也喜欢超有爱。

“五虎汤”很简单,但是名气不小。

可是根据经典中医的圆运动一气周理论创作的一个方子。

最擅长的是风寒感冒(怕风,怕冷,打喷嚏,流鼻涕,头疼,肌肉酸痛等)。

如果是舌苔黄腻,口气很重,口渴拼命喝水,大便干结不通属于实热证,就要避开使用五虎汤了。

以为五虎汤只是治疗感冒,那就错了:1)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发热;用了消炎退烧药后,仍然反复咳嗽的。

2)小儿体质虚寒,易反复感冒咳嗽,胃纳不佳,夜眠多汗。

3)早期颈椎病,肩周炎。

4)因为受寒表寒未解引起睡眠不佳。

5)小儿脾胃虚弱,易腹泻,身材瘦小。

6)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嗽。

7)慢性寻麻疹的互助治疗。

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加些药材,效果更好。

风寒感冒症状较重,无汗:生姜加到60g葱白4根。

发热+咽喉肿痛:加杏仁,厚朴,咳嗽加冬花,蜜紫苑。

小儿体质虚寒:加熟附片15g,干姜15g,灸甘草30 g.小儿脾胃虚弱:加熟附片10g干姜15g,生晒参10g,白术10g,灸甘草30g。

煎药放入1000ml水,需要60分钟左右,最后15分钟放葱白。

服用可以分成早中晚3次,如果出现喉咙痛,很可能是脾胃虚弱,可以加入乌梅和冰糖,或者停药一天后继续喝。

需要注意的是,五虎汤效果虽然效果非常好,但是不是所有感冒都能治,所有病都能治。

病情复杂,不能判断,小编建议去医院是你最好选择。

中医治疗癌症的七大禁忌,一定要牢记!中医治疗肿瘤有七忌——忌活血药用得太过,忌以毒攻毒药量过大,忌泻下攻伐过猛,忌补药用之不当,忌饮食上或服药时忌口不严,忌隐瞒病情不配合用药,忌不遵医嘱随意停药。

防治感冒喝点五虎汤

防治感冒喝点五虎汤
相对适应证:
1.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发热;感冒发热使用消炎药退烧后持续的咳嗽。
2.小儿体质虚寒,易反复感冒、咳嗽、胃纳不佳、大便颗粒状,夜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
3.小儿脾胃虚弱,易腹泻,身材瘦小。
4.早期颈椎病、肩周炎,以颈肩酸痛为主要症状。
5.因受寒表寒未解引起的睡眠不佳。
6.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咳嗽,咳甚出现气喘感。
核桃、黑豆均补肾气。核桃形如脑,与肾主骨生髓相关。黑豆色黑入肾。生姜、大枣入脾胃。葱白辛温,色白中空汁液多而入肺胃,肺主皮毛。
所以,五虎汤蕴含了阴阳五行的规律,具有温养脾肾先后天两本(扶正),佐以解表散寒(祛邪),所以对于感冒早期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最佳适应证:
风寒感冒的初期(见喷嚏、流涕即可判断,不用考虑鼻涕的颜色和浓稠)。过敏性鼻炎(以反复发作的晨起喷嚏、流涕为典型表现)。
2.感冒见发热,或伴咽痛,加乌梅30克~60克(高热用60克),冰糖若干。
3.感冒伴咳嗽,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加苦杏仁、厚朴各30克,小儿用20克,咳嗽缓解后即可去除。孕妇则可改加蜜紫苑30克,蜜款冬花30克。
4.小儿体质虚寒者,可加熟附片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30克同用。
5.小儿脾胃虚弱,可加熟附片1 0克、干姜10克、生晒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炒麦芽30克同用。
6.慢性荨麻疹透疹过程中使用,可加蝉蜕30克,防风30克。
7.早期颈椎病、肩周炎者,可加桂枝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葛根60克。
组成:生姜、大枣、葱白、黑豆、核桃。
新鲜生姜45克(平时家里厨房用的姜即可,可不去皮)。
大枣45克(红枣,掰开后不用去核)。
葱白1根~2根(东北大葱,即京葱,取白色那段,去须,每根切成4段,最后15分钟下锅)。

“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之良方

“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之良方

主圆:葛根 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芦根6克,黑茅根6克,藿香6克,黑花3克,大黄2克.用法:火煎服二次.屡屡煎成70毫降,1日分2-3次服.主治:小女伤风感冒,流通性感冒,扁桃体收炎(乳蛾证),猩黑热,知名下热.遐去正在读山西老中医郭博疑的新做《中医是无形的科教》时,瞅到了其中一篇推荐“五根汤”的文章,引起了尔的深思.“五根汤”是一尾治疗小女中感收烧的良圆,尔临床使用多年很灵验,大有爱不释脚之情.此圆为民间圆,系内受陈腐中医李凤林所创,尔是20年前从《华夏民间疗法》纯志上瞅到的,又经山西太本周大妇介绍于尔后,反复使用于临床效验隐著,而自留秘囊之中的.据支载此圆的《痛痛妙圆绝技粗粹》一书籍做家道:李凤林那个圆子,是他正在上个世纪50年代终便琢磨着创造的一个药圆,以稳定应万变.既能治疗小女果熏染所致收烧,又能根据分歧病人、分歧病症,自然安排真真热热而研造出的闻名遐遐之“五根汤”.通过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试验道明“五根汤”不但是具备消炎杀菌、抗病毒效率,而且还不妨不分季节,也不管患女收热仍旧恶热、恶风,一律使用“五根汤”.特天适用于小女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黑热所致的收热,还可解知名热等症.下举一例示之:某患女,1岁,女,感冒收烧3天,家少非常着慢,经西医挂火治疗,不愈.用药功妇烧退,一停便反复.去诊时,患女下烧近40度,粗神有些蒌靡不振,饮食尚可,小便黄,大便略溏.处圆五根汤加减:葛根10g板兰根10g山豆根6g芦根30g黑茅根10g滑石30g死石膏30g,三剂,每天一剂,火煎频服,温饮.一天后烧退,三剂服完痊愈.疗效神速.加死石膏战滑石,一走表集热,一走里泻热.由于此圆的疗效肯定,已成了尔脚中治疗小女中感收热、扁桃体炎的博圆.此圆还不妨据分歧症状适合加减,疗效更佳,雅话道活法正在人.通过临床使用,尔(郭博疑分解)认为此圆配伍巧妙:盖葛根辛凉,沉扬收集,最擅解肌退热,是解干热时疫第一要药.凡是收热之病,退热当为尾务,热不退,余症何解?收热而致吐喉肿痛,则热沉而毒亦成矣.山豆根苦热,浑热解毒,为治吐喉肿痛的第一药,可谓曲与吐喉本天;辅以板蓝根,果其苦,既能浑热,又能解毒,尤少于凉血利吐消肿,血不凉则肿何以消?此三根可为做战主力,又加二根者,以其热必伤津.芦根苦热,浑热死津,又其死于火底曲出火里,性凉而又擅降,古圆治大头瘟(痄腮)时常使用其为引经药,所谓止军做战不克不迭无背导也.再用黑茅根,以其苦热,既能浑热死津,又能凉血利尿,热从小便而出也.由是“五根汤”成矣!又虑及此症多爆收于秋夏流通性感冒之际,故加藿香芳香化浊、收集表邪,使中感之邪从皮毛而;大黄攻陷肠胃壅滞,使内热之邪自大便而出.凡是肿痛又必有瘀血,故加少许黑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敌营自里里瓦解,以利攻战速成.此“五根汤”药虽仅8味,然内中内中,里里俱到,紧扣扁桃体炎之中医病机.真乃佳圆也.非但是治小女收热,治大人中慼收热,亦可常变通应用之.验案:梁某某,女,48岁,农妇.于2011年7月15日去诊.患者于一周前,正在田间劳做被雨淋干,回家后又用热火浑洗,第二天即恶热收热齐身痛痛.正在本镇城村医死卫死所诊治,测体温40度,通过肌注战静脉用药,即汗出热退.至早上十一面钟以去又热至40度,如许反复三日,不得佳转,后又到另一个城村医死诊室诊治.情况如前.医死嘱其到卫死院治疗.经卫死院的四天诊治,病情共样是不慢解,皆是每早十一面后收热40度以上.病人遂去尔诊所供治.舌浓苔薄戴黄,脉弦浮,余按五根汤之主证治之.圆中各药用量更加.并加沉用岗梅50克,山芝麻15克.火煎服.当早不再收热.二诊再投上圆二剂诸证悉除.。

小儿感染柯萨奇病毒高烧39℃,柴胡五根汤一剂速愈

小儿感染柯萨奇病毒高烧39℃,柴胡五根汤一剂速愈

小儿感染柯萨奇病毒高烧39℃,柴胡五根汤一剂速愈作者导读中医治传染病,究竟是用中药在拮抗细菌病毒本身,还是通过调节人体抗病能力以消灭病菌呢?通过这一则医案,想必大家会得到答案。

我事先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毒感染,纯粹只是辨证论治就治愈了小孩子的柯萨奇病毒感染高烧。

对柴胡五根汤不熟悉的朋友可以看看之前的方证与医案:【五根汤方证】高烧40℃以上亦可一剂退热,屡试不爽之透热神方婴儿新冠高烧39.4℃惊厥抽搐,柴胡五根汤一剂烧退病愈医案新冠疫情与流感时期柴胡五根汤神效医案汇总一家老小感染甲流高烧咽痛,柴胡五根汤一帖速愈医案小儿感染柯萨奇病毒高烧39℃,柴胡五根汤一剂速愈作者:tsp南极2023.2.25病史一天,一位朋友发消息求助:“是这样的,我侄子9岁,上周日【南极按:2023.2.19日,即6天前,孩子恐怕已经受病了】晚呕吐。

周一去刮了痧,吃了午时茶,藿香正气水泡脚,第二天看着是好了。

周四晚上洗了澡,当晚发烧39度多。

除了头晕,周一之后没有大便之外,没有什么症状。

昨天早上去医院开了布洛芬、小儿豉翘、小儿肺热清,吃了药之后没有什么好转,温度稍降后又会烧回来,我的水平也就再吃吃中成药,实在束手无策。

”(注意:这个检测报告是治好之后才发给我的,我在治疗过程中压根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毒。

中医治病也根本不需要考虑病毒种类,只需要使用中医思维把握病机即可。

我治疗甲流、新冠等病都是一概辨证论治,从不管病名如何。

)刻下症状虽然她说没有什么症状,但是经过问诊,发现问题挺多的:鼻塞。

鼻涕量少,稀白鼻涕。

感觉胸中热。

咽喉灼热干燥。

眼睛、鼻孔、嘴巴干燥,嘴巴发热。

食欲不佳。

有点想吐。

疲劳乏力、精神倦怠。

不爱喝水。

头部有朦胧沉重感。

头晕,头胀,头重脚轻。

口黏腻。

小腹部胀痛。

白天手足有点冰。

晚上手足热。

正常的时候,大便一般一两天一次,长条状,不臭。

但是这次已五天没有拉了。

小便正常,不算黄,排尿顺畅,昨天发烧后,排尿有点灼热痛的感觉。

舌苔颜色大体是白的,浮着有一点黄、较厚,中间中后部有点裂纹。

李凤林:五根汤治流感

李凤林:五根汤治流感

李凤林:五根汤治流感组成:葛根6克、板蓝根6克、芦根6克、山豆根6克、茅根6克、藿香6、红花6克、大黄3克。

主治: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乳蛾证),猩红热,无名热。

用法:水煎服2-3次,每次煎成50-70-100-150毫升。

1-7岁50-70毫升分3-4次,早午晚;11-15岁150毫升-200毫升分3次早午晚服之;一周岁以内的婴儿量减半酌情服之,成人量加倍,煎3次服3次/日。

解决小儿服药难,简单方便,速效退热,将汤剂用滚开水浸泡15分钟,过滤后掌握温度适宜,全身洗澡,(脸上不洗),洗后药水弃之,药渣再洗两次,无汗者可盖被出汗即可。

加减运用:五根汤的应用,一般而言,原方不用加减,如因时邪偏感致热,可就某种药物增减药量;若太阳伤寒恶寒甚,时有微汗,不宜单用麻黄汤时,可与五根柴胡汤;如遇流行性脑炎、扁桃体化脓性炎症较甚时,阳明经实热证显著,可合用白虎汤为五根白虎汤,如有外感发热、咳嗽较甚,形成气管炎者,可合用麻杏石甘汤,为五根麻杏石甘汤等等。

论五根汤的组成及其疗效小儿发热证,一年四季不断发生。

由于小儿不能用语言表达病情,有些家长对病情也叙述不清,这对医者审病辨证乃产生较大困难,用药也随之大有出入。

如中医对热性病的治疗,分类分型较多,又各有方剂:温病发热,应用银翘散、桑菊饮之类;暑温发热,应用藿香正气散之类;伤寒发热,应用麻黄汤;太阳中风发热,应用桂枝汤等等。

这就为儿科辩证用药带来较大的困难。

有鉴与此,余据历年实践心得,除运用众多经方时方之外,另辟蹊径,新创五根汤,以为治疗四时发热证通用方剂。

五根汤由葛根、板兰根、山豆根、芦根、白茅根、藿香、红花、大黄组成。

方中葛根发散风寒,解肌退热,“有较强的解热作用,又能缓解肌肉痉挛”。

板兰根清热解毒,清利咽喉,“有抗病毒作用,对伤寒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山豆根清咽利咽,泻热消肿,“对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芦根清热生津,利尿,善清肺热,“可治黄疽及急性关节炎”。

【鲁照:五根汤】

【鲁照:五根汤】

【鲁照:五根汤】
方出自内蒙古李凤林老中医,用治儿童感冒发烧,据说效如桴鼓。

五根汤:葛根 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芦根6克,白茅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

这是一个颇有法度的组方。

葛根解表,清阳明之热。

板蓝根、山豆根苦寒折热,消除咽喉痈肿。

芦根、白茅根甘寒除热滋阴。

藿香芳香宣透。

红花质轻祛瘀。

大黄导热从大便而去。

如果是实热证,应该百用百灵。

如果是虚热则重伤正气。

这个退热处方重点在胃,但不用质重的石膏,因为外感之热宜宣透不宜重镇。

葛根、白茅根、芦根有石膏清热之效却没有败胃之弊端。

藿香用的巧妙,宣透脾胃郁热,恢复脾胃升降之机。

更妙的是少佐红花,高热最易动血,血离经则成瘀,花轻而上行。

大黄是导胃肠实热从大便而去。

整个组方也是治三焦之法。

只是苦寒的山豆根、板蓝根,必须审定确为热结咽喉,否则少用为宜。

最近一直在想,亥子丑三年一过,就是木火之运气,当提前琢磨用清热之法。

如果确应用石膏而虑其质重伤胃,要用代替之法,不妨考虑葛根、芦根。

葛根是石膏的解肌之用,且入阳明经;
芦根是石膏的甘寒清热之用,但不伤脾胃。

不过芦根用量不宜小,小则清热之力不足。

这种石膏替用法,就是受五根汤启发。

小孩发烧用大黄,确实退热好使,但容易伤及阳气,从而出现虽
然发热好了,但咳嗽经久不愈。

所以辨别胃肠是否有实热就很重要了。

只要看到2-3天不大便而舌红苔黄腻,不妨少量用之。

五根汤无疑是很优秀的一张处方,但运用之妙可不单纯那几味药了。

五根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31例临床观察

五根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31例临床观察

五根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31例临床观察
胡清玉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24)5
【摘要】目的:观察五根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五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维钾片、利巴韦林、双黄连或荆防冲剂口服治疗,两组患儿体温高于38.5℃时均给予退热药
应用.结果:观察组痊愈24例,好转6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83.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五根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疗效确切.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胡清玉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安徽,淮北,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1.6
【相关文献】
1.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临床观察 [J], 王丽
2.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J], 朱稚薇
3.麻黄汤加减药浴治疗小儿感冒临床疗效 [J], 任元庆;曾贵强;蔡伟义
4.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评价 [J], 张玉蛟
5.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100例临床观察 [J], 陈睿;张振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根汤加减在儿科热证中的应用

五根汤加减在儿科热证中的应用

五根汤加减在儿科热证中的应用
李滟;董立静;李会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04
【摘要】高热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与其生理特点密不可分,由于小儿
为“纯阳之体”,“稚阴稚阳”最易感受外邪,化热最速,且其“心常有余、肝常有余”邪气最易嚣张,邪正交争剧烈,则易于出现高热.在多年行医中深知小儿高热须及时用药,以防变生他证,且须中病即止,攻伐而不伤其正.在临床工作中,对小儿热证每予五
根汤加减治疗解表清里、解肌和营、清热解毒每用每验,故简要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李滟;董立静;李会霞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 300480;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
院 300480;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 3004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
【相关文献】
1.三仁汤加减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2.寒下法在儿科热证中的运用
3.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应用藿朴夏苓汤加减的临床研究
4.段亚亭应用佩兰汤加减治疗脾胃湿
热证经验5.承气汤在儿科热证中的临床运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之良方

“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之良方

主方:葛根 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芦根6克,白茅根6克,藿喷鼻6克,红花3克,大黄2克.用法:水煎服二次.每次煎成70毫升,1日分2-3次服.主治:小儿感冒感冒,风行性感冒,扁桃体发炎(乳蛾证),猩红热,无名高热.比来在读山西老中医郭博信的新作《中医是无形的科学》时,看到了个中一篇推举“五根汤”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沉思.“五根汤”是一首治疗小儿外感发烧的良方,我临床应用多年很有用,大有爱不释手之情.此方为平易近间方,系内蒙古老中医李凤林所创,我是20年前从《中公平易近间疗法》杂志上看到的,又经山西太原周大夫介绍于我后,重复应用于临床后果明显,而自留秘囊之中的.据收载此方的《痛苦悲伤妙方特技精炼》一书作者说:李凤林这个方剂,是他在上个世纪50年月末就揣摩着创制的一个药方,以不变应万变.既能治疗小儿因沾染所致发烧,又能依据不同病人.不同病症,天然调节虚实寒热而研制出的著名遐迩之“五根汤”.经由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实践证实“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感化,并且还可以不分季候,也不管患儿发烧照样恶寒.恶风,一律应用“五根汤”.特殊实用于小儿感冒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所致的发烧,还可解无名热等症.下举一例示之:某患儿,1岁,女,感冒发烧3天,家长很是焦急,经西医挂水治疗,不愈.用药时代烧退,一停就重复.来诊时,患儿高烧近40度,精力有些蒌靡不振,饮食尚可,小便黄,大便略溏.处方五根汤加减:葛根10g板兰根10g山豆根6g芦根30g白茅根10g滑石30g生石膏30g,三剂,天天一剂,水煎频服,温饮.一天后烧退,三剂服完痊愈.疗效神速.加生石膏和滑石,一走表散热,一走里泻热.因为此方的疗效确定,已成了我手中治疗小儿外感发烧.扁桃体炎的专方.此方还可以据不同症状恰当加减,疗效更好,俗话说活法在人.经由过程临床应用,我(郭博信剖析)以为此方配伍奇妙:盖葛根辛凉,轻扬发散,最善解肌退热,是解湿热时疫第一要药.凡发烧之病,退热当为首务,热不退,余症何解?发烧而致咽喉肿痛,则热重而毒亦成矣.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为治咽喉肿痛的第一药,可谓直取咽喉要地;辅以板蓝根,因其甘,既能清热,又能解毒,尤长于凉血利咽消肿,血不凉则肿何故消?此三根可为作战主力,又加两根者,以其热必伤津.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又其生于水底直出水面,性凉而又善升,古方治大头瘟(痄腮)常用其为引经药,所谓行军作战不能无领导也.再用白茅根,以其甘寒,既能清热生津,又能凉血利尿,热从小便而出也.由是“五根汤”成矣!又虑及此症多产生于春夏风行性感冒之际,故加藿喷鼻芬芳化浊.发散表邪,使外感之邪从外相而;大黄攻下肠胃壅滞,使内热之邪自信便而出.凡肿痛又必有瘀血,故加少许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敌营自内部崩溃,以利攻战速成.此“五根汤”药虽仅8味,然表里表里,面面俱到,紧扣扁桃体炎之中医病机.真乃好方也.非但治小儿发烧,治大人外慼发烧,亦可常变通应用之.验案:梁某某,女,48岁,农平易近.于2011年7月15日来诊.患者于一周前,在田间劳作被雨淋湿,回家后又用冷水冲洗,第二天即恶寒发烧全身痛苦悲伤.在本镇村庄大夫卫生所诊治,测体温40度,经由肌注和静脉用药,即汗出热退.至晚上十一点钟今后又热至40度,如斯重复三日,不得好转,后又到另一个村庄大夫诊室诊治.情形如前.大夫嘱其到卫生院治疗.经卫生院的四天诊治,病情同样是没有缓解,都是每晚十一点后发烧40度以上.病人遂来我诊所求治.舌淡苔薄带黄,脉弦浮,余按五根汤之主证治之.方中各药用量加倍.并加重用岗梅50克,山芝麻15克.水煎服.当晚不再发烧.二诊再投上方二剂诸证悉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之良方
主方:葛根 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芦根6克,白茅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

用法:水煎服二次。

每次煎成70毫升,1日分2-3次服。

主治:小儿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体发炎(乳蛾证),猩红热,无名高热。

最近在读山西老中医郭博信的新作《中医是无形的科学》时,看到了其中一篇推荐“五根汤”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深思。

“五根汤”是一首治疗小儿外感发烧的良方,我临床运用多年很有效,大有爱不释手之情。

此方为民间方,系内蒙古老中医李凤林所创,我是20年前从《中国民间疗法》杂志上看到的,又经山西太原周大夫介绍于我后,反复运用于临床效果显著,而自留秘囊之中的。

据收载此方的《疼痛妙方绝技精粹》一书作者说:李凤林这个方子,是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琢磨着创制的一个药方,以不变应万变。

既能治疗小儿因感染所致发烧,又能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症,自然调节虚实寒热而研制出的闻名遐迩之“五根汤”。

经过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实践证明“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以不分季节,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恶风,一律使用“五根汤”。

特别适用于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所致的发热,还可解无名热等症。

下举一例示之:
某患儿,1岁,女,感冒发烧3天,家长很是着急,经西医挂水治疗,不愈。

用药期间烧退,一停就反复。

来诊时,患儿高烧近40度,精神有些蒌靡不振,饮食尚可,小便黄,大便略溏。

处方五根汤加减:
葛根10g板兰根10g山豆根6g芦根30g白茅根10g滑石30g生石膏30g,三剂,每天一剂,水煎频服,温饮。

一天后烧退,三剂服完痊愈。

疗效神速。

加生石膏和滑石,一走表散热,一走里泻热。

由于此方的疗效肯定,已成了我手中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扁桃体炎的专方。

此方还可以据不同症状适当加减,疗效更好,俗话说活法在人。

通过临床运用,我(郭博信分析)认为此方配伍巧妙:盖葛根辛凉,轻扬发散,最善解肌退热,是解湿热时疫第一要药。

凡发热之病,退热当为首务,热不退,余症何解?发热而致咽喉肿痛,则热重而毒亦成矣。

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为治咽喉肿痛的第一药,可谓直取咽喉要地;辅以板蓝根,因其甘,既能清热,又能解毒,尤长于凉血利咽消肿,血不凉则肿何以消?此三根可为作战主力,又加两根者,以其热必伤津。

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又其生于水底直出水面,性凉而又善升,古方治大头瘟(痄腮)常用其为引经药,所谓行军作战不能无向导也。

再用白茅根,以其甘寒,既能清热生津,又能凉血利尿,热从小便而出也。

由是“五根汤”成矣!
又虑及此症多发生于春夏流行性感冒之际,故加藿香芳香化浊、发散表邪,使外感之邪从皮毛而;大黄攻下肠胃壅滞,使内热之邪自大便而出。

凡肿痛又必有瘀血,故加少许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敌营自内部瓦解,以利攻战速成。

此“五根汤”药虽仅8味,然表里内外,面面俱到,紧扣扁桃体炎之中医病机。

真乃好方也。

非但治小儿发热,治大人外慼发热,亦可常变通应用之。

验案:梁某某,女,48岁,农民。

于2011年7月15日来诊。

患者于一周前,在田间劳作被雨淋湿,回家后又用冷水冲洗,第二天即恶寒发热全身疼痛。

在本镇乡村医生卫生所诊治,
测体温40度,经过肌注和静脉用药,即汗出热退。

至晚上十一点钟以后又热至40度,如此反复三日,不得好转,后又到另一个乡村医生诊室诊治。

情况如前。

医生嘱其到卫生院治疗。

经卫生院的四天诊治,病情同样是没有缓解,都是每晚十一点后发热40度以上。

病人遂来我诊所求治。

舌淡苔薄带黄,脉弦浮,余按五根汤之主证治之。

方中各药用量加倍。

并加重用岗梅50克,山芝麻15克。

水煎服。

当晚不再发热。

二诊再投上方二剂诸证悉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