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一次实验”习作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一次实验”习作设计
和老师一起做一次有趣的“水底火山”的小实验,并有条理地写出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上)习作七)
二、教学目标
1.写清楚实验的过程。
2.要紧扣“有趣”二字选材,想一想这次实验为什么有趣,是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是留下难忘的教训,或者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3.学习运用优美生动的词语和生动贴切的比喻进行景色描写。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收集材料的习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断积累习作素材。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影片《天崩地裂》片段。
2.做“水底火山”的所有器材。
四、设计思路: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学生作文难主要由于他们不知写什么和不知怎样写。
解决这两大难点是我们语文老师习作指导时所必须面临的。
因此在设计本次习作指导时,首先从阅读课文入手,进行必要的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写。
其次,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从而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
最后延生到课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奥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仔细观察,细心体会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自己的作文也会因此生动形象起来。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感知写法。
1.学生阅读《少年王冕》第五自然段中的雨后景色的描写。
2.说说课文是怎样进行景色描写的。
3.教师小结:对于景色的描写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描写清楚;在描写的过程中为了是文章生动形象,我们要准确运用优美生动的词语和贴切的比喻。
(板书:按顺序优美生动的词语贴切的比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品课文,体会景色描写的方法。
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为下面的场面描写做铺垫。
(二)观看课件,运用写法
1.观看课件——影片《天崩地裂》片段。
2.学习课文的写法,按顺序,运用生动的词语和贴切的比喻口头描述火山爆发的场面。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生:火山爆发先是冒出浓浓的烟雾,然后是流出红红的岩浆,所到之处草木化为灰烬。
师:说得很好。
他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描述。
谁还能按照方位顺序描述一下吗?
生:火山爆发之间天空乌云翻滚,山头热气腾腾,山下烟雾四起,所有动植物顷刻间化为灰烬。
师:说得多好啊!他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了描述。
同学们看看这两位同学的描述有什么确缺点?
生:缺少生动的词语。
生:缺少贴切的比喻,所以描述得不生动。
师:太对了帮帮他们,你觉得可以用那些词语,怎样比喻才贴切?
生讨论交流。
(师相机板书: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山摇地动天昏地暗蔚为壮观袅袅烟云? 山崩地裂?
……恰似… ……如…… ……好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并且运用了这么多的好词、美句。
这火山爆发实在是太壮观了。
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火山从水底喷发又该是什么样儿呢?想不想看一看?那就让老师来给大家做个“水底火山爆发”的实验如何?要求大家仔细的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要会运用我们刚才的叙述方法生动地叙述出来。
[设计意图]:习作训练由片段到篇,可以有效的降低习作的难度,增强学生的信心,为下面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此环节设计另一作用意在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让学生在无比亢奋的状态下完成实验,加深实验活动过程的体验。
从而更注意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三)观察实验,练习写作
1.和老师一起做“水底火山”小实验。
2.有条理地说说实验的过程。
师:刚才大家和老师一起制造了蔚为壮观的水底火山,回忆一下我们做实验一共有哪些步骤?老师和同学们又都是怎么做的?想一想这次实验有趣吗?为什么?你是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是留下难忘的教训,或者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运用刚才描述影片中火山爆发的方法,说说实验中的火山爆发的样子,一定要注意语言生动哟。
(生先自由说,同桌互相补充。
指名说,讨论评价。
)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师:有谁知道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吗?请大家回去之后,用问老师、查资料、再实验等方法,揭开实验中的秘密。
写一篇题为《揭秘“水底火山”》的日记。
看谁揭得正确,写的生动。
[设计意图]:在解决了如何写、写什么的问题之后。
让学生写亲身经历、体验,便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随后的探究科学原理,不仅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品质,而且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发现的快乐,加上再写一篇科学小品文,可谓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