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系列动车组相互救援作业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H系列动车组相互救援作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动车组故障应急救援效率,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同型及装用统型过渡车钩的CRH 系列动车组、综合检测车相互之间通过机械连挂的救援作业。
动车组之间通过电气车钩正常连挂、网络能够正常配置的相互救援参照动车组应急故障处理手册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CRH系列动车组包括CRHIA-200、CRHIA-250、CRHIB、CRHIE、CRH2A、CRH2A统型、CRH2C(CRH2C-1、CRH2C-)、CRH2B、CRH2E、CRH2G、CRH380A、CRH380A统型、CRH380AL、CRH3C、CRH380B、CRH380BG、CRH380BG统型、CRH380BL、CRH380CL、CRH380D、CRH5A、CRH5G型动车组。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CRH系列综合检测车包括CRH380AJ、CRH380AM、CRH2J、CRH380BJ、CRH5J。
第五条按照动车组编组、制动性能和车钩形式的不同,CRH系列动车组及综合检测车总体可分为以下9类:
(一)CRHI系列短编组:
(二)CRH380D短编组(三)CRHI系列长编组:联、CRH380D 重联包括CRHIA-200、CRHIA-250包括CRHIB、CRHIE、CRHIA
重
(四)CRH2系列短编组:包括CRH2A、CRH2A统型、CRH2C (CRH2C-1、CRH2C-2)、CRH2G、CRH2J、CRH380A、CRH380A 统型、CRH380AJ、CRH380AM
(五)CRH2系列长编组:包括CRH2B、CRH2E、CRH380AL 及CRH2系列短编组重联
(六)CRH3系列短编组:包括CRH3C、CRH380B、CRH380BG、CRH380BG统型、CRH380BJ
(七)CRH3系列长编组:包括CRH380BL、CRH380CL及CRH3系列短编组重联
(八)CRH5系列短编组:包括CRH5A、CRH5G、CRH5J
(九)CRH5系列长编组:CRH5系列短编组重联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六条救援动车组能够控制被救援动车组常用制动,整列救援列车无车辆空气制动切除时救援限速120kh,有车辆空气制动切除时救援限速60kh。
第七条救援动车组不能控制被救援动车组常用制动时,救援限速60kh。
第八条动车组救援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防溜,在救援运行过程中,被救援动车组司机原则上不允许操作制动控制器、紧急制动按钮等施加制动的装置。
第九条短编组动车组救援长编组动车组,在大于10‰
的坡道救援时,禁止向上坡道方向起动。
第十条动车组救援时,允许采用退行或反方向运行的方式,相关要求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动车组相互救援时,前端机械车钩可通过直接连挂或使用统型过渡车钩两种方式进行连挂,具体连挂方式和过渡车钩模块组合见附件1。
第十二条短编组与长编组连挂最大长度为643m,长编组与长编组连挂最大长度为858m,救援时应考虑车组总长对站台及线路股道有效长、信号、车尾保持的影响。
第十三条救援过程中,被救援动车组具备条件时,可以升弓供电,救援和被救援动车组司机做好联控,救援动车组与被救援动车组相邻受电弓不得同时升起。
第三章救援方式
第十四条重联动车组不允许作为救援动车组。
第十五条 CRH2系列动车组被其他系列动车组救援时,须切除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救援其他系列动车组时,被救援动车组须切除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
第十六条 CRHIB/1E型动车组救援各系列动车组时,被救援动车组须切除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
第十七条 CRHI系列短编组可以救援各系列动车组。
第十八条 CRH380D短编组不能救援CRH2系列长编组。
第十九条 CRHI系列长编组不能救援CRH2系列、CRH3
及CRH5系列长编组。
第二十条 CRH2系列短编组仅能救援各系列短编组及制动状态正常的同系列长编组。
第二十一条系列动车组。
CRH2系列长编组仅能救援制动状态正常的同
第二十二条系列长编组。
CRH3系列长编组不能救援CRHI系列、CRH2
第二十三条 CRH3及CRH5系列短编组可以救援各系列动车组,CRH3及CRH5系列短编组相互救援、救援CRHI系列短编组和CRH380D短编组时,可使用备用制动。
具体相互救援方式见附件2。
第四章救援作业办法
第二十四条动车组救援作业分工如下:
(一)随车机械师:负责过渡车钩和专用风管的拆装,电气连接线的连接与摘解,动车组截断塞门操作,车门开关,连挂状态确认,开闭机构手动操作,连挂、解编作业中其他开关操作,运行途中动车组状态监控等。
(二)动车组司机:负责连挂端激活(退出)、司机室占用,操作受电弓、主断路器、司机警惕装置、车载列控设备,自动开启头罩,牵引制动试验。
运行中监控总风压力、蓄电池电压及列车运行状态,配合随车机械师安装与拆卸过渡车钩和专用风管。
第二十五条连挂前的准备工作
(一)被救援动车组。
1.CRHI系列短编组、长编组及CRH380D短编组。
(1)施加停放制动;确认救援连挂端司机室处于激活状态;打开救援连挂端前端开闭机构(CRHIB/1E型动车组在车下手动操作);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将DSD及ATP/LKJ隔离开关置“隔离"位;退出司机室占用。
(2)CRHIA型重联动车组须在激活前将前车重联端司机室内的1802号线断开。
(3)确认动车组所有受电弓均处于降弓状态,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处于全开锁闭状态、密接车钩处于伸出状态,列车管(BP)截断塞门、电气钩头截断塞门在关闭位置。
(4)安装过渡车钩(前端车钩采用巧号钩头的不需此操作),确认安装状态良好。
(5)需切除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或总风管压力低于530kPa时,还须做好防溜。
2.CRH2系列长编组、短编组(不含CRH2A统型、CRH380A 统型动车组)。
(1)动车组做好防溜,闭合救援连挂端司机室配电盘内“联解控制"和“联解阝艮位开关"断路器,打开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
制动手柄移置“B7"位,保持动车组制动状态,闭合(救援转换装置)断路器,分别将两端司机室总配电盘
内“救援转换集控隔离开关"合上(重联动车组4个司机室总配电盘内“救援转换集控隔离开关"都合上)。
确认救援连挂端头罩打开后,断开(联解控制)断路器;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拔取主控,隔离救援连挂端A/LK.J。
准备工作完毕。
(2)目视确认动车组所有受电弓均处于降下状态;确认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打开,检查密接式车钩、电气车钩状态良好。
(3)安装过渡车钩,确认状态良好。
3.CRH2A统型、CRH380A统型动车组。
(1)施加停放制动;闭合救援连挂端司机室配电盘内(联解控制)和(联解限位开关)断路器,打开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
确认救援连挂端头罩打开后,断开(联解控制)断路器,将救援连挂端“警惕报警隔离"开关右旋至隔离位;闭合(救援转换装置)断路器,分别将两端司机室总配电盘内“救援转换集控隔离开关"合上(动车组重联回送时4个司机室总配电盘内“救援转换集控隔离开关"都合上),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拔取主控,隔离救援连挂端ATP/LKJ。
准备工作完毕。
(2)目视确认动车组所有受电弓均处于降下状态;确认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打开,检查密接式车钩、电气车钩状态良好,确认电钩处于缩回位置。
(3)安装过渡车钩,确认状态良好。
(4)需切除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或总风管压力低于530kPa时,还须做好防溜。
4.CRH3系列短编组、长编组。
(1)施加停放制动;确认救援连挂端司机室处于“占用状态;打开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自动伸出密接式车钩(CRH380BL手动打开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伸出密接式车钩);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退出司机室占用,拔下占用钥匙;关断“蓄电池"开关;将“拖曳"开关置“开"位。
(2)非救援连挂端“信号灯"开关置于“红灯开"位;确认动车组所有受电弓均处于降弓状态;确认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处于全开锁闭状态、密接车钩处于伸出状态、列车管(BP)截断塞门z13和总风管截断塞门z17处于关闭位(与管路垂直)。
(3)打开z30阀(与管路平行),关闭车钩顶部红色球阀(与管路垂直,除CRH380BL型动车组)。
(4)安装过渡车钩,确认安装状态良好。
(5)CRH380CL动车组除上述操作外,需隔离ASD及ATP;将头尾车电气柜内的43m9断路器断开;插入并打开主控钥匙,通过BN2蓄电池开关323启动蓄电池BN2供电,并拔出钥匙;断开各车各电气柜内21FXX、22FXX、23FXX、24FXX、31FXX、34FXX、36FXX、42FXX、45XX、52FXX断路器。
(6)需切除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或总风管压力低于530kPa时,还须做好防溜。
5.CRH5系列短编组、长编组。
(1)施加停放制动;救援连挂端司机室处于激活状态(主控钥匙在“激活"位);打开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将ATP的紧急制动选择开关和警惕装置开关分别置于隔离位,断开激活司机室QEL电气柜内的30Q12空开。
(2)确认动车组受电弓处于降弓状态、救援连挂端头车开闭机构打开,检查密接式车钩、电气车钩状态良好;打开z30阀(与管路平行)。
(3)确认列车管(BP)截断塞门6和总风管截断塞门5处于关闭位(与管路垂直)。
(4)安装过渡车钩,确认安装状态良好。
(5)需切除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或总风管压力低于530kPa时,还须做好防溜。
(二)救援动车组。
救援动车组应停在距离被救援动车组约5m的位置。
1.CRHI系列短编组、长编组及CRH380D短编组。
(1)在救援连挂端施加停放制动;打开开闭机构,并确认开闭机构处于全开锁闭状态(对于CRHIA型动车组,应确认自动车钩伸出;对于CRHIB型动车组,应手动操作伸出
车钩);CRHIA型动车组救援前端车钩采用巧号钩头的CRHIB/E动车组时,CRHIA型动车组须先退出司机室占用,重新激活前将救援连挂端司机室内的1802号线断开。
(2)隔离动车组救援连挂端电气车钩气路阀门,确认救援连挂端列车管(BP)截断塞门处于关闭位(手柄与管路垂直),准备工作完毕。
2.RH2系列长编组、短编组。
(1)打开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断开司机室配电盘内“联解控制"和“联解限位开关"断路器。
(2)确认开闭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检查确认救援连挂端密接式车钩、电气车钩状态良好且位置正确。
准备工作完毕。
3.CRH3系列短编组、长编组。
(1)在救援连挂端施加停放制动,打开开闭机构,伸出车钩。
(2)确认救援连挂端开闭机构打开并锁闭,断开救援连挂端电气车钩气路阀门,确认列车管(BP)截断塞门z13和总风管截断塞门z17处于关闭位(与管路垂直)。
准备工作完毕。
4.CRH5系列长编组、短编组。
(1)在救援连挂端施加停放制动;打开开闭机构。
(2)确认开闭机构处于全开锁闭状态,断开救援连挂
端电气车钩气路阀门,确认列车管(BP)截断塞门z06和总风管截断塞门z05处于关闭位(与管路垂直)。
准备工作完毕。
第二十六条连挂作业办法如下:
(一)CRHI系列及CRH380D短编组相互救援(不含CRHIB、1E担当救援动车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对于CRHIA型动车组救援前端车钩采厑巧号钩头的CRHIB/E动车组时,连挂后,恢复救援连挂端司机室操纵台右下方端子排c.Al.2·2·Xl的1802号线。
2 .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随车机械师确认救援连挂端列车管(BP)截断塞门(CRHIA-200、CRHIB/IE型动车组为Y32,CRHIA-250动车组为B28,CRH380D短编组为z13)均处于接通位。
当CRHIA、CRH380D短编组救援CRHIB/IE型动车组时,需先连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BP)后,再确认救援连挂端列车管(BP)截断塞门处于接通状木孬。
3 .将救援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救援开关置“救援"位(CRHIB/IE型动车组不能设置“救援"位),缓解常用制动;将被救援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救援开关置“被救援"位。
4.确认两列动车组常用制动处于缓解状态,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二)CRH2系列长编组、短编组相互救援。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h的速度连挂(CRH2A/2C/2J、CRH380A、CRH380AJ型动车组相互救援时,仅能00、01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做好防溜,断开救援“拔取"位,拔出主控钥匙。
VCB,降弓并将制动手柄置。
3.将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的32芯救援连接器和7芯救援连接器进行连接,并确认连接状态良好(将连接线进行捆绑固定,但不能影响运行时转弯等的余量)。
4.分别将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的救援开关(HELPS)置“救援"位。
确认救援连挂端司机室内的连接切换器均处于“分割"位,将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的总风管导通(短编组及重联动车组通过手动打开空气管开闭器完成,长编组通过打开司机左台检修门内的“总风缸"和“MR贯通"截断塞门完成)。
5.插入主控钥匙,重新上电,复位紧急制动,升受电弓、闭合主断路器,将制动手柄置“运行"位。
6.确认两列动车组常用制动均处于缓解状态,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三)CRH3及CRH5系列长编组、短编组相互救援。
1.动车组以不大于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检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总风管截断塞门z17和列
车管截断塞门z13(CRH3系列动车组)、z05和z06(CRH5系列动车组)均处于接通位。
3.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激活救援动车组主控端备用制动(仅限于CRH3及CRH5系列短编组相互救援),缓解常用制动。
4.确认两列常用制动均处于缓解状态,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四)CRHI系列短编组救援CRH2系列短编组、长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连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检查确认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截断塞门处于接通位(CRHIA-200动车组为Y32,CRHIA-250动车组为B28,CRH2系列动车组为BP管折角塞门);将救援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救援开关置“救援"位,被救援动车组随车机械师打开“救援旁通断"截断塞门为动车组快速充风,当动车组总风压力达到600kPa后,隔离“救援旁通断"截断塞门,打开“救援断"截断塞门。
3.确认两列动车组常用制动均处于缓解位,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五)CRH380D短编组救援CRH2系列短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
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连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检查确认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截断塞门处于接通位(CRH380D短编组为z13,CRH2系列短编组为BP 管折角塞门);将救援救援连挂端救援开关置“救援"位,被救援动车组随车机械师打开“救援旁通断"截断塞门为动车组快速充风,当动车组总风压力达到600kPa后,隔离“救援旁通断"截断塞门,打开“救援断"截断塞门。
3.缓解救援动车组常用制动,确认救援动车组常用制动处于缓解状态、停放制动处于施加状态,被救援动车组常用制动和停放制动(CRA统型、CRH380A统型)均处于缓解状态,准备进行制动试验一0
(六)CRHI系列短编组、CRH380D短编组救援CRH3及CRH5系列长编组、短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连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检查确认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截断塞门处于接通位(CRHIA-200动车组为Y32,CRHIA-250动车组为B28,CRH380D短编组为z13,CRH3系列动车组为z13,CRH5系列动车组为6);检查确认CRH3及CRH5系列动车组截断塞门z30处于接通位。
3.将救援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救援开关置“救援"位。
4.缓解常用制动,确认两列动车组均处于缓解位,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七)CRHIB/IE动车组救援CRHI系列、CRH2系列、CRH3系列、CRH5系列短编组,CRH380D短编组,CRHI系列长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主控手柄置于0位,确认两列动车组常用制动均处于缓解位,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八)CRH2系列短编组救援CRHI系列短编组、CRH380D 短编组、CRH3及CRH5系列短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检查确认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截断塞门均处于关断位;在救援动车组主控端,插入主控钥匙,制动手柄置“快速位",复位紧急制动。
确认救援动车组处于常用制动施加、被救援动车组常用制动处于缓解状态,做好防溜,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九)CRH3及CRH5系列短编组救援CRHI系列短编组、长编组及CRH380D短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连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检查确认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截断塞门处于接通位(CRHIA-200、CRHIB/IE动车组为Y32,CRHIA—25()动车组为B28,CRH380D短编组为z13,CRH3系列动车组为z13,CRH5系列动车组为z06)。
3.将被救援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救援开关置“被救援"位。
4.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激活救援动车组主控端备用制动(仅限于CRH3及CRH5系列短编组救援CRHI系列短编组、CRH380D短编组),缓解常用制动。
5.确认两列动车组常用制动均处于缓解状态,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十)CRH3及CRH5系列短编组救援CRH2系列短编组、长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连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检查确认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截断塞门处于接通位(CRH3系列动车组为z13,CRH5系列动车组为
z06,CRH2系列动车组为“BP"折角塞门);打开被救援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救援旁通断"截断塞门快速为被救援动车组充风,当被救援动车组总风压力达到600kPa后,关闭“救援旁通断"截断塞门,打开“救援断"截断塞门。
3.救援动车组在主控端司机室将制动手柄置于缓解位,确认两列动车组常用制动均处于缓解状态,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十一)CRH3系列长编组救援CRHI系列短编组及CRH380D短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随车机械师连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检查确认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截断塞门处于接通位(CRHIA-200动车组为Y32,CRHIA-250动车组为B28,CRH380D短编组为z13,CRH3系列动车组为Zl3)。
3.将被救援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救援开关置“被救援"位。
4.救援动车组在主控端将制动手柄置于缓解位,确认两列动车组常用制动均处于缓解状态,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十二)CRH3系列长编组救援CRH2系列短编组。
1.救援动车组以不大于h的速度连挂,连挂后试拉,确认车钩连接良好。
2.救援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连接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检查确认两列动车组救援连挂端列车管截断塞门处于接通位(CRH3系列动车组为z13,CRH2系列动车组为“BP"折角塞门);打开被救援动车组救援连挂端“救援旁通
断"截断塞门快速为被救援动车组充风,当被救援动车组总风压力达到600kPa后,关闭“救援旁通断"截断塞门,打开“救援断"截断塞门。
3.救援动车组在主控端司机室将制动手柄置于缓解位,确认两列动车组常用制动均处于缓解状态,准备进行制动试验。
第二十七条制动试验程序
(一)当救援方式为本章节第二十六条的第(四)、(五)、(七)、(八)、(十)、(十二)等工况时,只对救援进行简略制动试验并确认制动状态,包括的具体救援方式如下:
(二)当救援方式为本章节第二十六条的第(一)、
不含短编组相互救援、(六)、(九)救援CRHI系列长编组、(十一)等工况时,制动试验步骤如下:
1.救援动车组施加紧急制动,使列车管压力从600kPa 减至50kPa以下,确认两列动车组制动已施加。
2.救援动车组缓解紧急制动,使列车管压力升至600kPa,确认两列动车组处于缓解状木包括的具体救援方式如下:
(三)当救援方式为本章节第二十六条的第(三)短编组相互救援、(九)救援CRHI系列短编组和CRH380D型动车组等工况时,制动试验步骤如下:
1 .操作救援动车组备用制动手柄,减压50kPa以上,确认两列动车组制动已施加。
2 .缓解救援动车组制动,确认两列动车组处于缓解状木
包括的具体救援方式如下:
(四)当救援方式为本章节第二十六条的第(二)工况时,制动试验步骤如下:
1.救援动车组依次施加BI、、B7级常用制动,确认两列20动车组制动已施加。
2.缓解救援动车组常用制动,确认两列动车组处于缓解状
第二十八条开车前,须确认防溜装置已全部撤除。
第二十九条救援过程中避免制动与牵引之间快速切换,做到平稳操纵,应尽量避免实施最大常用制动及紧急制动。
在意外施加上述制动后,应立即下车检查确认救援连挂端及相邻两个连挂端面状态。
第三十条救援过程中,需在被救援动车组连挂端司机室密切监视蓄电池电压和总风风压,确认其在要求范围内,其中各型动车组总风风压应在530kPa以上,若低于530kPa,需停车检查,待风压恢复正常后行车,必要时切除停放制动或空气制动。
蓄电池电压限值如下:CRHI系列长编组、短编组及CRH380D短编组蓄电池电压应在97v以上;CRH2系列长编组、短编组蓄电池电压应在84v以上;CRH3系列长编组、
短编组蓄电池电压应在96v以上;CRH5系列长编组、短编组蓄电池电压应在20v以上。
若低于上述蓄电池电压,需停车充电,若不具备充电条件,切除停放制动或空气制动。
第三十一条操作救援动车组停车,被救援动车组做好防溜,进行解编作业,并将救援动车组恢复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