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强化
学习者通过观察他 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 果而受到强化。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例如:
当儿童看到同伴推倒 别的小朋友并获得了想要 的玩具,那么,他以后也 可能会尝试使用这个方法, 这就是替代强化。
学到这里,你能解释 案例导入中男童的行为是 如何形成的了吗?
——华生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 观点
环境决定人的心理发展。 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行为模式: S(刺激)-R(反应)
三、行为主义理论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观点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
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
形成规则 自觉遵守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二、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
是最重要的生物本能,人在 不 同 的 年 龄 , 性 的 能 量 —— 力比多,会投向身体的不同 部位,产生快乐与兴奋的感 觉。
二、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生殖器期(12岁以后)
关。 强化控制原理
行为矫正原理
三、行为主义理论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良好行为
今天露露表现很好 乖乖地吃完了饭
不良行为
强化
养成好习惯
人类社会认同的行为模式
不予强化 消除不良行为
但是,对一些严重违规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引导教育。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美国心理皮亚杰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1 2 3 4
四、认知发展理论
(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特点:
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 获得客体永久性(9-12个月)
四、认知发展理论
(2-7岁) 前运算阶段特点:
(一)自我为中心
这个阶段的儿童只能以自己的身体 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 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 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观 点 强调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
替代强化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指人通过观察他人 (榜样)的行为及其结 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例如:
当一个两岁的儿童观察 到姐姐接近并孝敬家里老人 时,可能也会与老人建立积 极的关系。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课程导入 一名6岁的男童,经常和爸爸一起
坐车外出,每逢碰到堵车或有人加塞时, 爸爸总是出言不逊,不停地骂骂咧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课程导入 一天妈妈去学校接他,看见他站
在教室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大喊大叫: “哼!你给我等着,明天让我爸来收拾 你!”妈妈很诧异,这孩子啥时候 学会骂人了?
四、认知发展理论
三山实验
四、认知发展理论
(2-7岁) 前运算阶段特点:
(二)不可逆性(没有守恒概念)
可逆性指改变思维的方向,使它回到 之前的起点。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并且只能从单维度进行思维。
四、认知发展理论
(2-7岁) 前运算阶段特点:
(三)思维的相对具体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 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具体事物的形象在 头脑中进行思考,不再完全依赖于具 体的动作感知,但还不具备抽象思维 的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希望课后你能结合拓展资料和 思考题,切实掌握好每种理论的主要 观点,并学会批判性地分析与运用, 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科学教育理念。
思考题
一、自主学习几种强化类型的做法与区别: 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以及思考在学前教育 过程中可以如何使用这几种类型。 二、请结合实际,思考如何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具体地运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请通过观察或收集资料,思考学前儿童的“前运算期” 阶段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并举例说明。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这个男童为何会 有如此表现呢?
一 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二 精神分析理论 三 行为主义理论 四 认知发展理论 五 社会文化理论
一
成熟势力说 (成熟论)
一、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格赛尔,美国心理学家、儿科医生。
成 熟 —— 内环境(主要动力)
基本观点
• 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 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 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 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 自然的成熟程序。
学习
• 存在关键期或敏感期
—— 外环境
(双生子爬梯实验)。
(提供适当的时机,起促进作用)
一、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 学会欣赏孩子成长
让孩子一道体验成长的乐趣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耐心等待
二、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
本我 自我 超我
本能冲动
本我与现 实的冲突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创始人。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 保,可以随便选择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 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五、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斯基
观点
儿童的心理发展并不 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 与成人或者伙伴的互动也是 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社会文化理论
现有发展水平
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精神分析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