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歌词两首》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歌词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烙印”
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2.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
“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初步了解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长江的知识,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听一听、学一学歌曲《长江之歌》和《我的中国心》。

出示资料: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的西南侧,源头冰川末端海拔5400余米。

干流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支流还流过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个省、自治区境内。

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

二、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录音,初步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

引导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心中最强烈的想法是什么,最想对长江说些什么。

三、初读感悟,小组交流
自由地读一读这首歌词,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画上问号,勾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和同桌或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体会母亲河怀抱的博大和宽广。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涤溉
2.理解词语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四、细读体会,全班交流
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在全班交流的,讨论全组认为最深的感受,做上记号,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出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

1. 同学们通读诗歌并思考课文可分几节,每节写什么。

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集体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
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4.朗读诗句,理解诗句,说说你对这二句的理解。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5.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节并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理解“无穷的源泉”:
1.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
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2.“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理解“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五、品读探究,升华情感
咱们仔细看看这首歌词,它用第二人称,写来十分亲切,大家体会体会。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长江是我们所深深依恋的母亲河,她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站在我们的身旁,它更是一位坚强有力的母亲,给我们力量。

六、尝试背诵,丰富积累
想进一步走进母亲河的怀抱吗?想把长江的涛声听得更清楚吗?咱们来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吧!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体会长江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情怀。

积累自己喜欢的诗句。

七、拓展延伸
展示其他赞美长江的古诗词。

先由学生朗诵,然后教师出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xǐ dí)(guàn gài)(chén āi)(rǔ zhī)(bǔ yù)(fēng cǎi)(qì gài)
二、辨字组词
溉( ) 彩( ) 劈( ) 薄( )条( )乳( )
概( ) 采( ) 臂( ) 礴( )涤( )貌( )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时代( )的力量( )的气概( )的乳汁
( )的丰采( )的臂膀( )的国土( )的清流
( )的情怀( )的未来( )的长江( )的源泉
四、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全文一共有( )个小节,它们之间( )关系,这是《话说长江》(栏目)的主题歌曲,作为词来讲,它十分讲究韵律,读一读这首词,押的是( )韵。

参考答案:
一、洗涤灌溉尘埃乳汁哺育风采气概
二、灌溉/气概彩色/风采刀劈/手臂厚薄/磅礴白条/洗涤乳汁/面貌
三、崭新磅礴无畏甘甜血染健美美丽纯洁伟大美好奔腾无穷
四、长江之歌一共有(2 )个小节,它们之间( 连通)关系,这是《话说长江》(栏目)的主题歌曲,作为词来讲,它十分讲究韵律,读一读这首词,看看它的韵脚押的是(ai )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这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2.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难点: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实践,搜集资料
引导学生提前一周查阅体现中华志士爱国情怀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搜集从海外归来的中华赤子的资料。

二、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播放这首歌曲的视频,请学生欣赏或跟唱。

出示歌曲创作背景:1982年下半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中国人民及港澳同胞极大的愤慨,黄霑和王福龄合作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经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后,在港澳同胞中引起强烈共鸣,纷纷传唱,表达他们的爱国之情。

1984年1月,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华访问,发表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权。

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凭一曲《我的中国心》第一个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香港演员,并让这首歌曲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
中国心!(揭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三、初读诗歌,感受“我”的中国心
(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画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

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下来,作上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

1. 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

2. 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三)全班交流。

1. 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

随机解决生字新词。

2. 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教师指导点拨:
1.明确歌曲结构:
1—4行:海外赤子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5—12行:祖国永远在海外赤子心中。

13—16行:海外赤子之心永远不变。

2.深入探究歌词,回答有关问题
(1)歌曲中反复吟唱的主题词是什么?如何理解?
(歌词中反复吟唱的是“中国心”,也就是海外游子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


(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借代什么?“重千斤”表现了什么?(“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指祖国。

“重千斤”把不可以斤两计算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来表现了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再读诗歌,升华我的中国心
1. 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要的是熟悉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情感。

2. 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

再读,比较。

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

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国母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

试一试。

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诵读,感受。

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

那么,只有海外赤子才拥有一颗中国心吗?还有多少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国心的感召下,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呢!“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背后是几十万人的精诚合作,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忘我地工作呢?是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河山只在我梦萦”句中的“只”应怎样理解?
2.“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句中的“我的中国心”的含义是什么?
3.“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句中“烙”的作用是什么?“中国印”具体指什么?
4.说出加点词对句意表达的作用。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
是中国心 虽然: 依然: 答案:
1.这个“只”字该是“只能”,或者“仅”的意思吧
2.含义:爱国的热情 热爱祖国
3. 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写,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祖先给我灌输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理念”。

这些“中国烙印”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汉语,汉字,饮食习惯,家庭观念,行为准则,三纲五常等等。

4.当时他穿西装,西装由西方国家流入,不是我国的传统服饰,但是,在骨子里,他的细想和所受的教育是纯正的中国的。

所以,在衣着上虽然穿西装,骨子里仍然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人。

【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

【课后反思】
《长江之歌》这首诗用第二人称的手法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

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先播放了《长江之歌》,让学生欣赏之余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酝酿感情,为朗读奠定基调,果然在朗读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而后,我又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个中心句,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又是具有‘母亲的情怀’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磅礴壮观,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无私的伟大的精神。

但学生的回答很难明显区分这二者的不同,仔细想来,这首诗是将长江的“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有机结合、相互交融来写的,没有必要将哪些句子是写“无穷的源泉”,哪些句子是写“母亲的情怀”这样截然分开来理解。

只要学生能从诗句中领悟到长江具有“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这两个特质即可,哪怕从同一个诗句中既领悟到长江无穷的源泉,又感悟到长江母亲的情怀,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是应该得到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