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重生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能院
经典案例
CLASSIC CASE
二重重生记
中国二重是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的简称,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所属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和中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
近60年来,中国二重作为一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企业,始终致力于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在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研制提供重大技术装备的历史进程中砥砺前行,在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愧于“国之重器”的称号。
2011年起,中国二重陷入发展危机,二重重装2011、2012年连续两年亏损,2013年4月,二重重装甚至滑向退市边缘。
为了
挽救危机,2013年7月18日,中国二重与国机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成为国机集团核心业务子公司后,中国二重人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性机遇,更加践行“装备中国,创造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全面改革振兴,以更加优良的产品与服务,为投资者、客户创造价值,为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推进我国由装备大国走向装备强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崭露头角
1958年10月13日,中国二重的前身西南重机厂正式建厂。
1959年,中国二重初
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王孝经
2018年1月11日,国防科工局发布了2017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团队),中国二重万航大型航空模锻件研制团队荣耀当选。
中国二重,堪称国有企业在困境中浴火重生的典范。
2011年起,中国二重陷入发展危机,2011、2012年连续两年亏损,2013年二重重装甚至滑向退市边缘。
为了挽救危机,2013年7月18日,中国二重与国机集团实施联合重组。
2015年,中国二重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2016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利润总额超1亿元,实现“双超”。
国企管理2018.4
. All Rights Reserved.
期建厂进入全面开工阶段。
经过1961年至1963年以维护为中心的缓建时期,1964年至1966年大打歼灭战的缓建时期,中国二重主要生产车间的土建已基本完成,水压机、电炉、钢清、减速器、一号、四号、五号、铸铁、锻压等9个车间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1971年,中国二重全面投产后,依照设计纲领,以大型轧钢、锻压设备、电站设备铸锻件和大型火炮、航空锻件为生产方向,开始发挥国家队的重要作用,先后完成了当时的中国轧机之王4200mm特厚板热连轧机、万吨多向模锻水压机、原子反应堆本体、高空实验舱、大型火炮等成台产品和葛洲坝电站发电机组不锈钢叶片、转轮体、导叶、大轴、主轴等单件产品,创造了国内先进技术水平,许多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崭露了头角。
勇担重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中国二重以完全执
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典型生产型企业,逐步
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
的需要,中国二重开始进行对外交流和积极
引进国外技术,增强自主开发和研制新产品
的能力,做到机械工业上水平、上品种、上
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为国民经济各部
门提供先进的现代化装备。
1993年8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
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简称中国二重)正式
宣告成立,同时第二重型机器厂更名为中国
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列入全国第一批57
家试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随后,以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中国二重构建了以资产
为主要联系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健全了法
人治理结构,积极稳妥地完成了政府和社会
职能的剥离,在建立市场、功能、责任紧密
联系的体系、内部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
及经济责任制三方面实现了突破。
在深化改革、转机建制的同时,中国二
重先后研制了宝钢1580m m热轧带钢轧机、
宝钢1550m m冷连轧机、鞍钢1780m m热轧
带钢、马钢大型热轧H型钢成套设备、邯钢
1680m m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等一大批重
大技术装备以及大批电站铸锻件产品,为国
民经济建设提供了保障。
在军工企业军转民步伐加快的形势下,
中国二重承担起了为国防提供重大技术装备
的重任,成功研制开发出一批新产品,为国
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贡献。
陷入困境
自2011年,由于受宏观环境,市场及企
业历史包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二重开
始亏损,且亏损数额逐年增大,企业“资不
抵债”,演变成债务危机。
一方面,外部形势
严峻,企业经营困难,订单缺失。
卖出去的
货,货款也难以收到;另一方面,以往的融
资渠道基本中断,收款艰难,企业资金链断
裂。
企业负担沉重,特别是人工成本、财务
费用等固定支出自身难以消化。
到2013年底,
中国二重的从业人员就有约1.5万人,人工
成本、财务费用……这些固定支出靠中国二
重本身的经营状况已经难以消化。
虽然中国
二重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由于市场形势尚未
近60年来,
中国二重作为一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企业,始终致力于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在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研制提供重大技术装备的历史进程中砥砺前行,在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愧于‘国之重器’的称号。
95
. All Rights Reserved.
好转,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非一日之寒”,经营困难局面依然严峻,企业陷入困境。
扭亏脱困
2013年7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二重与国机集团实施联合重组,重组后的新集团沿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名称,中国二重成为国机集团核心业务子公司。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国二重改革振兴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针对中国二重存在的方方面面问题,国机集团与中国二重一起,深层次剖析,全方位梳理,系统化寻求解决方案。
首先,围绕中国二重改革脱困这一核心目标,2014年9月,国机集团和中国二重共同研究制定了《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扭亏脱困总体实施方案》,为中国二重扭亏脱困确立了纲领性指导意见。
其次,按照这一实施方案,国机集团全力推进中国二重“内科手术”与“外科手术”并行,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积极、妥善处理中国二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内科手术”主要从加快“止血”、增强“造血”两方面入手,通过人员分流、机制体制改革、强化管理等措施,控制“出血”点,通过业务转型、市场开拓、提高边际效益等措施,恢复“造血”机能。
“外科手术”主要从债务重组、协同增效、资产盘活等三个方面,着力解决债务风险、降低资产负债、推进业务协同,支撑中国二重减负增效。
通过采用内外科“手术”结合,长短并举,综合施策,中国二重扭亏脱困,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和阶段性的成果。
企业运行筑底回升:获得了1780热连轧机等宝贵订单;首台出口立磨项目实现提前交货;C A P1400核电发电机转子等研制成功;真空钢锭锻件超探合格率等质量提升项目取得积极成效。
2015年,中国二重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主业股份公司实现盈利3200万元。
总体来看,中国二重扭亏脱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一些领域的重大突破,平息债务危机、深化内部改革、加大长线产品研发、提升运行质量……这一系列措施和成果,不仅重塑了中国二重的市场形象,恢复并增强了市场对企业的认可与信任,更有效提振了企业干部职工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企业整体风貌为之一新。
浴火重生
扭亏脱困后,中国二重在2016年就实现“双超”: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利润总额超1亿元。
此外,还要通过资金及资源注入等方式,使中国二重2016年末资产负债率尽可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大国重器,意味着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孕育出先进的装备制造业,与此同时,装备强则国强、装备强则国富。
其中,核心技术是王道。
实现技术突破、打破技术垄断,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勇敢地对不合理定价说不。
在大型铸锻件领域,中国二重是A P1000、华龙一号、C A P1400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机型全套铸锻件和关键零部件重要供应商。
当你来到中国二重核电石化事业部核电容器厂,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会看到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有序地进行作业,还能看到A P1000热段A 的展示部件。
AP1000主管道是连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主泵和蒸汽发生器的大型厚壁承压管道,好比人体的主动脉:如果A P1000主管道不能自
正能院
经典案例
CLASSIC CASE
近年来,中国二重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在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中,其自主设计安装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制造的航空模锻件比例超过70%。
2017
年5月5日,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跃而起,直上云霄,成为被十九大‘点名表扬’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中国二重与摩拜单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绿色出行工业园区。
国企管理
2018.4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制造,意味着国家将不得不为此支出巨额
的成本,核电的发展还将受制于人。
自2010
年中国二重攻克包括热段制件在内的技术难
题后,进口产品价格被迫下降,主管道的报
价已经由原先的4亿元人民币,跌到如今的
1亿元人民币以下了。
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二重完成了
“C A P1400冷却剂主管道研制”国家专项任
务,全面掌握了反应堆主管道制造技术;成
功完成了“华龙一号”(A C P1000机型)主
泵泵壳研制。
国产大飞机作为被十九大“点名表扬”
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
的重要航程,是中华民族百年大飞机梦想的
历史性突破。
2017年5月5日下午,国产大
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跃而起,直
上云霄。
在机头微微扬起、后轮腾空的时刻,
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份激
动和喜悦的背后,熔铸着年轻“中国二重人”
的心血和汗水。
2017年,中国二重从实际出发,在扭亏
脱困的基础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围绕实现持续盈利、新产品开发、质量提升、
转型升级等做了大量工作。
大力发展清洁绿
色能源,核电、水电、风电等重大技术装备;
大力发展航空锻件等。
还与广州一家企业签
订了机器人齿轮箱订单,进军智能制造领域。
在国内,有几十家为中国二重配套的企业,
中国二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
从侧面有利于行业的转型升级。
在培育新动能方面,中国二重一方面在
传统优势领域方面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另一方面高起点进入煤化工、物理储能等新
型领域,致力于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高
端。
中国二重成都工程中心是国家级企业技
术中心。
由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型铸锻
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组成。
中国二
重也是国内唯一已成长为能提供三代核电技
术全套铸锻件及成套装设备的企业。
中国二重注重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自主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自主调试
投用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正式投产,采用
世界先进的操作控制技术,可在8万吨压力
内实施锻造,为国产大飞机C919、无人机、
新型海陆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
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别在
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中,8万吨大型模锻压
机制造的航空模锻件比例超过70%。
2018年1月11日,国防科工局发布了
2017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团
队)。
中国二重万航大型航空模锻件研制团队
荣耀当选。
颁奖词赞美该团队砥砺前行,七
年磨一剑,依托全球最大的八万吨模锻压机
这一“国之重器”,锻造了新一代战机上的
“钢筋铁骨”、实现了C919关键锻件国产化、
助力大飞机翱翔祖国蓝天。
中国二重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
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正进一步巩固扭亏成果,逐步迈入可持续有
质量发展的阶段。
2018年以来,浴火重生后
的中国二重正稳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严格
质量问责和监督管理,实现质量专项提升,
责任废品损失率为0.16%,质量损失在全国
重型机械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进入新时代,中国二重将以党的十九大
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开启新征程,在国机集团“二次创业,再造
一个海外新国机”战略引领下,改革创新,
奋力推进企业可持续有质量发展,确保实现
国机集团下达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确保制
造板块持续经营性盈利,将中国二重打造成
为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
中国二重K3项目首批
主管道过渡段40o弯头
正在进行包装验收。
97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