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合集下载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笔记)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笔记)

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思考】:实验①(与黑暗情况下对照)说明什么?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实验①与②对照说明什么?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实验③与④对照说明什么?植物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达尔文的推论是:胚芽鞘的尖端不仅具有感光作用,而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从顶端向下传送,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致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均匀,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思考】:该实验说明了什么?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下部某些部位的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3个试验结论小结】: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③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三看法)①一看有无生长素:如果没有生长素,则不能生长;②二看能否向下运输:如果不能向下运输,则不能生长;③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如果均匀向下运输:则直立生长;如果运输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合成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生长素作用部位:尖端下段(即伸长区),机理为促进细胞伸长5、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②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例题分析】6、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分布规律】(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2)生长旺盛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7.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的生长素与激素调控

植物的生长素与激素调控

植物的生长素与激素调控植物生长素(俗称植物雄性激素)和激素是植物体内的两类重要调节物质,它们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就植物的生长素和激素调控进行深入探讨。

一、植物的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一种由植物体内自身合成的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植物的生长素主要通过调节细胞伸长和分裂来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细胞伸长过程中,生长素通过调控活跃的细胞壁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壁的水解和伸长。

这种调控作用使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

二、植物的激素调控激素是一种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质。

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植物体内的激素主要包括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以及乙烯等。

这些激素通过与植物体内的受体结合,发挥各自的生物学功能。

三、植物的生长素和激素相互作用生长素和激素在植物体内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起着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的作用,而其他激素如赤霉素则会对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产生抑制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植物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下对生长发育做出合适的调整和适应。

四、植物生长素和激素的应用植物生长素和激素的调控作用在农业和园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生长素和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园艺中,可以利用植物生长素和激素调节花芽分化和开花时间,提高观赏植物的美观性和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植物的生长素和激素调控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调节机制。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植物生长调控机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园艺植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利用教材中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主体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3>>(必修)(人教版)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中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安排在了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以及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来讲,而前面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学习有利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又为后一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作了铺垫,所以本节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教材重点介绍了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在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呈现科学知识的内容并不多,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全过程,所以说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三、学情分析1.本节课学习之前,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如:激素调节、植物向光性,此外学生还具备了简单而不规范的实验设计等。

2.本节课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能有效的激发高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

3.高二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有差异,所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分析,以及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结果等过程的设计思想,特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掌握植物向光生长的知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重点介绍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表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关,对理解适合性等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

【学习目标】(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

(2)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使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实行的实验的介绍。

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学法指导】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等等。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学生发表见解过程中,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纠正、补充出现的差错和漏洞,协助学生准确表述。

2.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途径思考。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优质课件PPT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优质课件PPT

二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其他科学家的后续实验
1910年,鲍森•詹森发现
1914年,拜尔证明
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伸长区两侧的分布不均匀造成 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1928年,温特进一步证明

并且将其命名为

1931年,从人尿中首次分离出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
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 位,如胚芽鞘、分生组织、 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 实
对于一个细胞来说,生长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本章知识框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 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两重性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不同植物激素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协调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关系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的金丝雀虉草向光弯曲实验
1946年,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吲哚乙酸
三 若干重要问题
1 为什么温特在尚未提取出生长素的 情况下,就推测有该激素存在?
2 生长素是否就是IAA?生长素是一 种物质还是一类物质?
3 在发现生长素之后,你如何解释达 尔文的向光弯曲实验?
4 什么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包含哪 些种类?
5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在合成部位、 运输途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春夏秋冬、风云变幻,植物是否也能维持自身的稳态?

植物个体的稳态体现在哪些方面?
植物如何实现自身稳态?
各细胞协调,使萌发、生长、成熟、 衰老等各种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上一章我们学习了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大家思考一下,他们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是怎样的呢?是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但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结构,所以对外界刺激没有人和动物那么强烈,那么植物是否可以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呢?这就是我们第三章所要学习的内容:植物的激素调节。

大家都知道向日葵,它有什么特点呢?总是向着太阳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生长,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有些人觉得这些现象非常普遍,是司空见惯的,但有些科学家对此作出了研究,揭示出植物生长活动的规律,从而发现生长的奥秘,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首先是一系列的探究过程,是哪位科学家首先发现的?对向光性有所研究的第一个科学家是达尔文。

他的实验目的是探索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看这四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阅读P46~47达尔文的4组实验,思考P46旁栏思考题,达尔文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简单了解,单子叶植物的胚芽以后发育成茎和叶,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就是套在子叶上面的泡状结构,起保护子叶的作用,展开后发育为第一片叶,尖端的下部叫伸长区,重点看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能否用此实验解答旁栏思考题。

同学们说说这四个实验阐述了哪些问题。

第一组,单侧光照射,结果胚芽鞘弯曲生长,而且是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第二组,去掉尖端,单侧光照射,书上说不发生弯曲,其实不全面,还有也不生长;第三组,用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发现胚芽鞘的尖端直立生长;第四组,用锡箔片罩住尖端的下部,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现在看旁栏思考题,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的尖端和它的下面一段呢?是为区分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胚芽鞘的尖端还是伸长区,通过对比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在胚芽鞘的尖端而不是伸长区。

通过4组实验还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A、B两组对照,可知这种影响虽然在尖端产生,但对下部产生影响;再看A、C 能否形成对照,A是单侧光照射尖端,C无光刺激,所以弯向光源的是单侧光。

知识点22:植物激素调节--2022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笔记

知识点22:植物激素调节--2022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笔记

笔记22:植物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的向光性(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现代解释):单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 ,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①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分析。

►原因:►总结:外因:单侧光照射。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学生批注:C.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由植物遗传决定的,不受重力的影响D.失重条件下,生长素不会横向运输,生长素分布均匀,植物各部分怎么放怎么长。

E.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的例证:a.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低浓度的顶芽→高浓度的侧芽);b.缺氧时,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影响。

②茎的负向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原因分析:科学家实验结论达尔文_胚芽鞘的尖端_产生某种影响,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由于_单侧光_的作用造成_背光_面比_向光_面生长快。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琼脂块_传递给下部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分布不均匀_造成的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_化学物质_,后来被命名为_生长素_(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吲哚乙酸)提示:①生长素的合成与光无关(即有光无光均能合成)②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

③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成分是蛋白质。

(注意区分)原因: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茎背地生长(负向重力性)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向地生长(向重力性)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_发育中的种子_。

(2)运输(2)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生长旺盛_的部分。

极性运输也就是 主动 运输。

总结:(1)影响生长素运输的条件分析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产生部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如单侧光和重力、离心力等。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一)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实验过程: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长。

——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生长。

(2)温特实验: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长。

(3)郭葛结论:分离出此物质,经鉴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

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

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mol/L)。

4、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锄草剂。

5、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促进,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思考:胚芽鞘朝对侧 弯曲生长的原因是胚 芽鞘产生的化学物质 还是琼脂块所起的作 用呢? 那我们应该设计实验 什么来确认呢? 不生长也 不弯曲
朝对侧弯曲生长
温特实验
现象:放置空白琼脂块,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放置经胚芽鞘处理过的琼脂块,去尖端的胚芽鞘 弯 曲生长
自变量: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是否用尖端处理过的
春华秋实,植物的生命活动受什么调节的?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植物向光性
生长速度: 背光>向光
胚芽鞘 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 物,是植物的第一片叶子,可保 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 尖端(4mm) 尖端下部
胚芽鞘 的模式图
探究任务1: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否与尖端有关?
生长,向光弯曲
不生长,不弯曲
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的幼嫩芽、叶 和发育中的种子。 色氨酸→→→ 生长素
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 尖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 和果实等。
存在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微量 显著(高效) 吲哚乙酸(IAA)
三、生长素的运输
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 含有生长素 的琼脂块
如何设计实验证 明下端的琼脂块 有生长素?
形态学下端 琼脂块 如何设计实验证 明生长素只能从 形态学的上端运 输到形态学的下 端?
2、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尖端)
影响因素:重力和单侧光 重 力:近地面多于远地面 单侧光:背光侧多于向光侧
生长素移动图
单侧光 ① ③ ② ④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分析
• 胚芽鞘 尖端 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单侧光不影响 生长素的 合成 ,但会影响生长素的 分布 。 • 胚芽鞘尖端 感受 单侧光后,顶端产生的生长素首 先由向光侧向背光侧 横向 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 不均,再由尖端向下部进行 极性 运输。 • 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尖端下段 。长不长,看此处有 无生长素;弯不弯,看此处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 • 形态学上下端:对茎来说, 茎尖 为形态学上端;对 根来说, 根尖 为形态学上端。

植物的激素调控

植物的激素调控

植物的激素调控植物作为生命体的一种形式,也需要通过激素来调节自身生长和发育。

与动物体内的激素类似,植物激素也可以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对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器官起到调控作用。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激素类型以及它们在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一、植物的激素类型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激素类固醇、脱落酸和激素生物活性产物。

这些激素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在植物体内相互协调作用,维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1 生长素生长素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主要由茎尖、叶片和新的植物器官产生,并向植物的各个部位分布。

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促进植物体各个部位的生长发育。

此外,生长素还可以调控植物的光感应和方向运动。

1.2 赤霉素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植物茎、根的伸长以及胚胎发育。

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茎尖、子叶和嫩叶中进行,然后通过光合组织传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在植物体内,赤霉素能够调控植物的开花、落叶以及抗逆性。

1.3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体内具有调控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和叶片中合成,并通过植物的导管系统传输到其他部位。

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维持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正常进行。

1.4 激素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是一类植物合成的激素,对植物的生产力和抵抗力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激素类固醇的合成主要在植物的根部和种子中进行,并通过根内的导管传送到其他部位。

激素类固醇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和逆境耐受性。

1.5 脱落酸脱落酸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脱落酸主要在植物的茎、叶和花中合成,并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系统传输到其他部位。

脱落酸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促进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1.6 激素生物活性产物激素生物活性产物是植物体内生物合成的一类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植物激素调节——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激素调节——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概念。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二、教学重点:1、植物的向光性——向性运动。

2、达尔文的实验。

温特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过程、实验达到的目的。

三、教学难点:达尔文、温特的实验过程。

四、教具准备:自绘达尔文、温特实验过程图解。

五、教学过程:植物的幼苗破土而出,成熟叶子、果实的脱落,种子的萌发等现象都是植物的生命活动。

我们前面学习了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道其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模式),而植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一样吗?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激素调节。

[板书]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前阵子在我区某居民楼发生过一次很惨烈的“跳楼事件” ,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没有?学生们很惊奇,马上议论纷纷,显出很诧异的表情。

老师接着说:太惨了,粉身碎骨啊!——太可惜了,多么好的一盆花啊!学生们哄堂大笑,也长舒了一口气——原来跳楼的是花盆啊。

此时老师及时提出问题:据知情者说,这盆花的主人很懒,把它放到外面窗台上好长时间了。

请思考:1、为什么长期位置不动的花盆会掉下去呢?2、这是植物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自然引出植物的向光性。

3、你能说说这个现象是由什么刺激引起的吗?4、这种刺激在方向上有什么特点?(光引起,受单一方向的刺激)5、伸出窗外对它的生活有什么益处?6、这个过程中植物体是怎样调节的?让我们一起探索“生长素的发现。

[板书]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定义:植物体受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

你能举出几个向性运动的例子吗?①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②水平放置的幼苗茎背地生长,而根向地生长<植物的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有何重要意义?2、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向光性一一使植物的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茎、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2)向重力性一一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对水、无机盐的吸收。

植物的激素调节与生长发育

植物的激素调节与生长发育

植物的激素调节与生长发育植物是生命的奇迹,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则离不开激素的调节。

激素是植物体内的化学物质,能够在极低浓度下产生强烈的生物学效应。

本文将介绍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1. 赤霉素(Gibberellin,简称GA):赤霉素是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能够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增加植物的体积和高度。

赤霉素还能够促进种子发芽和花期的延长,使植物具备更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 生长素(Auxin):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中最早被发现的一种,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长素能够促进茎和根的伸长,调节植物器官的发育和分化,并对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3.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植物激素,能够延缓植物细胞的衰老过程,促进芽的分化和发展,以及增加脱落组织的形成和根的生长。

4. 赤膜素(Abscisic Acid,简称ABA):赤膜素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它在植物体内储存量较低,但在逆境条件下大量合成。

赤膜素能够抑制种子发芽和胚芽的伸长,促进休眠状态的维持。

此外,赤膜素还能够调节植物的渗透压和抗逆能力。

5. 乙烯(Ethylene):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气体激素,能够促进水果的成熟和落叶过程。

乙烯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紧密相关于植物的生理和生态过程。

二、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涉及到激素的合成、传输、感知和信号转导等多个环节。

1. 合成:植物激素的合成是由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的。

不同的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位置和速率也存在差异,例如生长素主要合成于茎尖和未分化的组织,而赤霉素则主要合成于花序和种子中。

2. 传输:植物激素通过细胞间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来实现调节功能。

其中,生长素主要通过极性运输机制来传输,而其他激素则通过扩散、离子交换和蛋白质介导的方式进行。

植物的激素调控和生长发育

植物的激素调控和生长发育

植物的激素调控和生长发育植物体内存在多种类型的激素,这些激素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激素的种类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体内通过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一、生长素的调控作用生长素是植物最重要的激素之一,能够调控植物的细胞伸展和细胞分裂。

生长素通过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结合,增加细胞壁的可伸性,从而促进细胞的伸展。

此外,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组织持续增加。

二、赤霉素的调控作用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它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

赤霉素可以刺激细胞间蛋白质分解,从而增加细胞壁的松弛度,促进细胞伸长。

同时,赤霉素还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体积增加。

三、细胞分裂素的调控作用细胞分裂素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分裂的激素。

它通过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结合,使细胞壁松弛,促进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素对于植物的根和花的发育特别重要,能够促进根系的扩展和控制花的开放。

四、乙烯的调控作用乙烯是一种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气体激素。

乙烯在植物体内产生后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脱落,同时也能够刺激花的开放。

此外,乙烯还能够影响植物的生理反应,如促进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

五、脱落酸的调控作用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脱落酸在植物体内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叶片脱落以及果实成熟和脱落。

此外,脱落酸还能够促进植物幼苗的生长和开花。

综上所述,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展和分裂,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和脱落,脱落酸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这些激素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来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激素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良植物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精编

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精编

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精编
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精编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
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7、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优点: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奈乙酸。

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 ②解除种子和 其他部位休眠,提 早萌发
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名 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对应生 长 调节剂
应用
细胞 正在进行细胞 ①促进细胞分裂 分裂 分裂的器官(如 和组织分化;② 素 幼嫩根尖) 延缓衰老 乙 烯 植物各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 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衰 老与脱落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 伸长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
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 根尖 。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 分裂 。
3.脱落酸 (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Hale Waihona Puke (2)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抑制细胞 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 衰老和脱落。
④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 裂素。 ⑤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⑥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及应用
(1)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
植物生长调节剂。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易合成,不易被分解,效果持久 稳定。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辩证运用
①农业生产的运用实例
使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莴苣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在 采收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喷施芹菜、苋菜、菠菜等可促 进营养生长,增加产量;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喷施黄瓜、 南瓜可促进雌花分化。
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青鲜素可用于处理洋葱、大蒜、马铃薯块茎,延长休眠、 抑制发芽,延长储存期,但青鲜素是致癌物质,对人体健 康不利。如果水果远未达到成熟期,营养物质没有得到足 够积累,盲目地用乙烯利催熟,必然改变水果的营养价值 及风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编制:万晓涛 审核:张统省 校对:王曼 学案编号:11
【学习目标】
1、能简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会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自学质疑】
1.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

(如下图所示)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 )
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 、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 D 、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3.右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 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 、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 、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 、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 、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4.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 )
A 、通过薄壁细胞的运输过程
B 、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C 、需能的主动运输方式
D 、1cm/h~2.4cm/h 的运输速度
5.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 )
自由扩散 B 、极性运输 C 、主动运输 D 、渗透作用 6.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 )
A 、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
B 、植物处于黑暗中
B 、植物处于强光下 D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 8.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的含量( ) A 、左右相等 B 、左多右少
C 、左少右多
D 、左右均无
9..如图所示,如果茎a 侧生长素在B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 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
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 )
A .在OA 段范围内
B .在B
C 段范围内 C .在B
D 段范围内 D .在BA 段范围内
7.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迁移应用】
10.如下图示用燕麦幼苗所做的实验。

具体做法如下: A .切去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
B .把燕麦胚芽鞘尖端用不透光的纸遮住;
C .完整的燕麦幼苗;
D .在胚芽鞘尖端从上向下插入云母片(不能让水透过);
E .用琼脂片把胚芽鞘尖端与下部隔开;
F .在燕麦幼苗尖端左侧插入一片云母片。

将F 所示的幼苗放在暗室中,其余各幼苗均照以单侧光,试分析各幼苗的生长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