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线索整理及重难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知识点线索整理及重、难点提示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
一、亚洲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和非洲相邻,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和北美洲隔海相望。
3、穿过的主要经线、纬线: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据此可判断,亚洲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少部分处于热带和北寒带)
二、亚洲地形、地势:
亚洲的地形特点: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2、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三、亚洲气候:
1、气候特点:⑴气候复杂多样;⑵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⑶季风气候显著。
2、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亚洲的冬季风与夏季风
发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影响
冬季风
西伯利亚、
蒙古一带偏北(西北、东
北)
寒冷干燥
经过地区气温降
低,降水水不
多。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偏南(西南、东
南)
温暖湿润
给亚洲东部和南
部带来丰沛的水
汽和大量降水
四、亚洲河流、湖泊:
亚洲河流分布的特点: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奔流入海;2、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五、亚洲的人口、地理分区:
1、据2000年统计资料,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0个,其中有6个在亚洲,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日本、巴基斯坦。
2、亚洲分为六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即西伯利亚,是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3、按照地区划分,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属于人口稠密地区,西亚、中亚、北亚属于人口稀疏地区。
五、欧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几乎全部位于东半球(注:冰岛跨东、西半球);
2、海陆位置:西、北、南三面分别临大西洋、北冰洋、地中海,东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亚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和非洲相望。
3、穿过的主要经线、纬线:
⑴0度经线;⑵北极圈;⑶38°N线(据⑵、⑶可知欧洲大部分处于北温带)
六、欧洲的地形特点:1、地形以平原为主;2、地面起伏小,高低差距小,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3、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4、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七、欧洲的气候:分布最广、最典型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八、欧洲的主要河流: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流经11个国家,注入黑海)
九、欧洲的人口及地理分区:
1、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同时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甚至如德国、瑞典、意大利三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2、按地区,欧洲分为:欧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主要是指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及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
3、欧洲西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第二节:非洲
一、地理位置:
㈠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西部,跨南北半球;
㈡海陆位置:北、西、东三面分别临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和亚洲相邻。
㈢穿过的主要经线、纬线:
1、0°经线;
2、北回归线;
3、赤道;
4、南回归线(据2、3、4项可知,非洲大部分处于热带)
㈣人文状况:1、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二战前的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3、有54个国家,是目前国家数最多的大洲。
二、地形特征:1、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3、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和海湾。
4、有特色地形:沙漠、盆地。
三、气候:
㈠气候特点:1、气温高,被称为“热带大陆”;2、干旱面积广大,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洲;3、气候类型大致呈条带状分布,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
㈡主要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㈢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四、非洲主要河流:
河流流向
干流流经主
要气候区汇入
海洋
流量特点及
其成因
其他
特点原因
尼罗河
自南
向北热带草原气
候、热带沙
漠气候
地中
海
水量较小,
水位
季节变化大
上游支流
青尼罗河
流经
地区降水
量季节变
世界第
一长河
化大
刚果河
自东
向西热带雨林气
候
大西
洋
水量较大,
径流
量居世界第
二位
主要流经
热带雨林
气
候区
两次穿
越赤道
五、非洲资源:物产丰富多样,被称为“富饶大陆”。
㈠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主要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
㈡动植物资源丰富。
1、热带地区的名贵树种: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2、是咖啡、枣椰、油棕等作物的原产地;3、大型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均居世界各洲之冠。
六、非洲人口与经济:
㈠人口方面:1、总人口数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2、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
增长率均最高的大洲。
㈡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除南非外,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成因:长
期受到殖民统治。
㈢主要经济部门:农业。
玉米种植面积广,小麦和稻米需大量进口。
㈣主要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咖啡、可可、花生、棉花和剑麻。
第三节:美洲
一、新大陆:1、美洲是15-17世纪“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又被称为“新大陆”。
美洲是北美洲
与南美洲的合称。
美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2、白令海峡是被亚洲与北美洲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的海峡。
3、美洲地理分区:北美地区与拉丁美洲(即美国以南的美洲地
区)。
二、北美洲:
1、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东、西、北三面分别临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东北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
望,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邻。
3、穿过的主要经线与纬线:北极圈、北回归线。
(据此可判断,北美洲大部分处于北温
带)
三、南美洲:
1、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2、海陆位置:东、西两面分别临大西洋、太平洋,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邻,南
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3、穿过的主要经线与纬线:赤道、南回归线。
(据此判断,南美洲大部分处于热带)
四、北美洲与南美洲自然环境、人口与经济比较:
北美洲南美洲
地形1、平均海拔较
高,地势起伏较
大;2、地形分三
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
系,中部是广阔
的平原,东部是
低缓的高地。
3、
冰川作用显著
(多冰川湖,格
陵兰岛是仅次于
南极洲的世界第
二大冰川分布
区)
西部是年轻高大
的山脉——安第
斯山脉,东
部和中部平原和
高原相间分布。
气候1、气候复杂多
样;2、大部分位
于北温带,以温
带大陆性气候和
亚寒带带针叶林
气候为主。
3、热
带范围狭窄。
1、热带范围广
阔,温带面积不
大,寒带缺失;
2、主要气候类型
为:热带雨林气
候和热带草原气
候;3、是世界上
最湿润润的大
洲。
北美洲南美洲
河流密西西比河:自
北向南流入墨西
哥湾,为世界第
四长河。
亚马孙河:自西
向东注入大西
洋,为世界第二
长河,年径流量
和流域面积均居
世界第一。
居民1、原住居民绝大
部分为印第安
人;2、现在居民
的主体为来自欧
洲与其他大洲的
移民。
1、原住居民绝大
部分为印第安
人;2、南美洲是
世界上种族成分
非常复杂的大
洲,号称“世界人
种大熔炉”。
经济美国与加拿大均
为发达国家,其
中美国为世界上
最发达的资本主
义国家;墨西哥
为发展中国家。
所有国家均为发
展中国家,其
中,巴西是南美
洲最发达的工农
业国家。
物产墨西哥:石油储
量丰富,石油工
业是该国支柱工
业,该国是玉米
原产地,玉米是
该国主要粮食作
物。
1、南美洲能源矿
产:石油;
2、南美洲金属矿
产:铁、铜、铝
土;
3、出产经济作
物:咖啡、香
蕉、蔗糖、棉
花、可可;
4、阿根廷:主要
出口小麦、牛
肉、羊毛。
《第一章:认识大洲》知识重、难点列表
重点难点
1、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与复杂多样的气候;
2、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
3、南、北美洲各异的自然环境。
1、欧洲气候特征;
2、非洲炎热的气候
3、北美洲地形对气
候的影响
4、区时与日期的换
算
《第二章:了解地区》知识重、难点列表
重点难点
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3、南亚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
4、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6、欧洲西部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特点;
7、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
8、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南亚降水和农业的影响;
2、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
境、自然资源和
科学考察。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知识点线索整理及重、难点提示
第一节:东南亚
1、组成部分: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10°S之间,属于热带。
海陆位置:⑴东南亚位于亚州东南部,东、西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⑵中南半岛东临中国南海,西临孟加拉湾;
3、海陆位置重要性:⑴东南亚地处与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⑵这里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大洋洲、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4、东南亚的地形特征、气候、河流、农业情况:
地区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
征
河流特征农业情况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⑴类型:热带
季风气候⑵特
征:
全年高温,分
旱雨两季。
上游水力资源
丰富;
下游形成冲积
平原。
农作物雨季播
种,旱季收
获。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
岭很多,
平原较少。
⑴类型:热带
雨林气候
⑵特征:全年
高温,多雨。
短小湍急农作物可随时
播种,一年到
头都有收获。
5、物产:
⑴东南亚三大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椰子。
⑵东南亚三大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⑶东南亚三大石油输出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⑷东南亚天然橡胶产量前三位的国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⑸泰国产量、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天然橡胶、棕榈油;
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⑺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知识点线索整理及重、难点提示
五、分析说明题:(8分,二选一,若两题都做,仅批阅第一道)
㈠日本人多地狭,矿产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但二战后发展迅速,成为目前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答:
1、日本工业为何集中分布在何处?(1分)
答: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与濑户内海沿岸。
2、为何这样分布?(4分)
答:⑴平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⑵多天然良港,可停靠巨型船舶;
⑶陆地交通便利
⑷城市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国内最大消费市场。
3、日本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2分)
答: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海洋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注:卷面整洁,书写无误者该题加1分。
㈡结合地形、气候因素及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澳大利亚为何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8分)
答:1、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很适合发展农牧业:
⑴地形:地势低平,起伏缓和。
西部是平坦广阔、海拔较低的高原;中部平原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内流盆地之一,有丰富地下水。
(3分)
⑵气候:这里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适合羊群生长繁殖。
(3分)
2、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输出国,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之一。
(2分)
因此,澳大利亚为何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补充:
一、写出下列国家所在大洲、地区、首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
国家所在大洲所在地区首都最大城市最大港口中国亚洲东亚北京上海上海港
日本亚洲东亚东京东京横滨港
埃及非洲、亚洲北非、西亚开罗开罗亚历山大港俄罗斯亚洲、欧洲欧洲东部、北亚莫斯科莫斯科圣彼得堡港法国欧洲欧洲西部巴黎巴黎马赛港
美国北美洲、大
洋洲
北美地区、
大洋洲地区
华盛顿纽约纽约港
巴西南美洲拉丁美洲地区巴西利
亚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澳大利亚大洋洲大洋洲地区堪培拉悉尼悉尼港
二、思维拓展:(5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请你简单介绍对你影响最深刻的国家,
并提出对中国的发展值得借鉴的建议或想法。
1、新加坡:发展条件:⑴是一个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岛国,海运便利;⑵环境优美,市容整洁,绿草如茵,树木葱茏,有“花园城市美”誉。
产业:把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作为三大经济支柱。
2、印度:⑴二战后,工业发展较快,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
在利用煤、资源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
⑵电脑软件产业发达,世界软件仅次于美国。
3、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了解地区》知识点线索整理及重、难点提示
第一节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