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取及方式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

氧气的制取主要内容:氧气的制取(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液态空气蒸发,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低,所以氮气先蒸发出去,剩余的主要就是液氧了。

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

富氧膜技术获得氧气:在一定压力下,让氧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空气。

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含90%以上的氧气的富氧空气。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和特点:原料便宜、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

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常温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很慢,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实验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化学上把二氧化锰这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意:①定义中的“改变”包含的意思是加快或者减慢。

②催化剂又称为触媒。

③催化剂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而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而已。

④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⑤催化剂必须具体到某个化学反应,不能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二氧化锰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应该说成: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反应原理: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符号:KClO3 KCl O2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

②加热高锰酸钾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符号: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医院里常用作消毒剂。

概念: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六个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六个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六个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氧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气体之一,它对于维持生命和燃烧是至关重要的。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制取氧气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过程。

下面我们将介绍六种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加热过氧化铁来制取氧气。

过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会分解成铁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Fe2O3(s) → 4Fe(s) + 3O2(g)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实验室制氧。

2(t-BuO2H) → 2C4H8 + O2第四种方法是通过电解水来制取氧气。

电解水是通过通电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反应方程式如下: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

制取氧气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用途。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或工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和方法。

【不足2000字,可能需要增加些相关知识或实验步骤等内容】。

第二篇示例: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它是所有生物体都需要的气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制取氧气。

以下是六种制取氧气的方程式:1. 通过加热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过氧化氢(H2O2)在加热的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水:2H2O2 → 2H2O + O2以上是六个制取氧气的方程式,通过这些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化学反应方式来制取氧气。

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制取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希望这些方程式能为您在实验和工程中提供一些参考。

【此文仅供参考】。

第三篇示例: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它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氧气来呼吸,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都是通过空气中的氧气来获取足够的氧气。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制取氧气,比如在一些实验室中或者一些工业生产中。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六个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我们来看一种最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就是通过将氯酸锰和硫酸反应来制取氧气。

氧的三种制取方法及原理

氧的三种制取方法及原理

氧的三种制取方法及原理
1. 热分解法:将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等物质加热分解,产生O2。

例如:2H2O2 →2H2O + O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 光解法:利用光照下光敏剂的分解,释放出O2。

例如:2AgBr + hν→2Ag + Br2↑,同时放出O2。

3. 电解法:利用电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将氧气采集。

例如:2H2O →2H2 + O2。

原理:氧气是一种概括的气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制备。

其中,热分解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中高温下的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光解法是通过吸收光的能量,将光敏剂分解产生氧气;电解法则是通过电解水分子的方式产生氢气和氧气。

这些方式都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氧气,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一、引言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在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取氧气。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相关过程。

二、过氧化氢的性质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产生氧气和水。

过氧化氢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特殊的注意,避免其分解或爆炸。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1. 催化分解法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催化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MnO2),它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当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时,会发生以下反应:2H2O2(过氧化氢)→2H2O(水)+ O2(氧气)2. 热分解法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过氧化氢的热分解。

当过氧化氢受热时,其分子内的氧气键断裂,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例如使用催化剂加热或通过电加热。

3. 光解法光解是指利用光能使化学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方法。

过氧化氢也可以通过光解来制取氧气。

当过氧化氢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时,会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四、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1. 准备实验装置:需要一个适当的容器来储存过氧化氢,可以使用试管或烧瓶。

同时需要一个催化剂,如二氧化锰,以及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如气球或气体收集瓶。

2.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容器中。

3. 加入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缓慢地加入容器中。

4. 观察反应: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5. 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通过管道或导管引导到收集装置中。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应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同时,实验操作要小心,避免剧烈分解或爆炸。

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化学知识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化学知识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化学知识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方法二:氯酸钾加二氧化锰加热
分解(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方法三: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
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

1、色味态:标准情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液态为天蓝色液体,固态为蓝色晶体;
2、熔点-218.4℃,沸点-182.9℃;
3、密度:气体密度1.429克/升,略大于空气,液态密度1.419克/立方厘米,固态
密度1.426克/立方厘米;
4、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5、贮存方式:天蓝色钢瓶。

1、氧气在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但在高温下很活跃,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
2、具有氧化性,除了惰性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起反应,这类反应被称为氧化反应,反应产生的化合物为氧化物;
3、具有助燃性,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一般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七个步骤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七个步骤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七个步骤一、实验前准备在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高锰酸钾、烧杯、漏斗、滴管、试管、水槽等。

1.2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称取高锰酸钾2.1 使用天平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一般为1克。

2.2 将称取好的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待用。

三、加水溶解3.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搅拌棒搅拌均匀,使高锰酸钾充分溶解。

3.2 注意,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是由于高锰酸钾与水反应放出的氧气导致的。

四、收集氧气4.1 准备一个试管,用玻璃搅拌棒将其内壁涂上一层肥皂水。

4.2 将试管倒置,将试管口完全浸入水槽中,确保不漏气。

4.3 将烧杯中的溶液缓慢倒入试管中,注意不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试管太快,以免产生水喷溅。

4.4 观察到试管内逐渐充满气泡,即可确认产生氧气。

五、收集氧气样品5.1 用滴管从试管中取出适量的氧气。

5.2 将滴管封闭,避免氧气泄漏。

5.3 将滴管中的氧气放入试管中,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6.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溶液的溅出和氧气的泄漏。

6.2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干净,以免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6.3 操作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好实验手套和护目镜,防止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

七、实验结果及分析7.1 实验结果是成功制取到氧气样品。

7.2 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和收集,可以判断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7.3 高锰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3H2O → 2MnO2 + 2KOH + 3O2。

通过以上七个步骤,我们成功地制取到了氧气样品。

高锰酸钾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许多实验和应用中,如燃烧实验、氧气气体制备实验等。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并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范。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步骤,也对实验操作和安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个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文字

三个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文字

三个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文字
制取氧气的方式有三种:
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分解与双氧水分解。

其文字表达式为:
1.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3.加热: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具体化学方程式如下:
1:加热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热分解的方程式存在争议,因为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会有差异
中学阶段反应方程式
2KMnO₄== K₂MnO₄+MnO₂+O₂↑(加热)
2:氯酸钾分解
制得的氧气中含有少量Cl₂、O₃和微量ClO₂;该反应实际上是放热反应,而不是吸热反应,发生上述1mol反应,放热108kJ
2KClO₃==2KCl+3O₂↑(MnO₂催化加热)
3:双氧水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氧化铜也可)。

氧气的制取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制取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制取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制取氧气的方法: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是通过蒸馏空气,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叫做空气分离法。

空气经过压缩、冷却、过滤等处理后,经过蓄冷器加热,使空气分离成液态氮和液态氧两部分,最后将液态氮和液态氧分别蒸发得到纯气体。

2. 分子筛吸附法:分子筛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它能够吸附一些气体,而对其他气体不起作用。

使用分子筛吸附法可以从大气中隔离出氧气。

3. 生物方法:通过植物或细菌的代谢过程来制取氧气。

例如,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会产生氧气,而某些细菌在氧化有机物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氧气。

4. 收集氧气的方法:氧气可以用各种方式收集,如在实验室中使用氧气发生器,或使用气罐来储存制得的氧气。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氧气也可以通过分离空气来收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氧气经常被用来各种氧化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得并收集氧气。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三个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三个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三个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有: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条件:mno2、加热) 2、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加热)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2h2o=2h2o+o2↑(条件: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方式有三种: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分解与双氧水分解。

其文字表达式为: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具体内容化学方程式如下:1: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热分解的方程式存有争议,因为其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可以存有差异中学阶段反应方程式2:氯酸钾水解3:双氧水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水解(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氧化铜也可以)。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往上:避免冷凝水滑液回去试管底部碎裂试管;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③铁夹缠在距管口约1/3处为;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⑤试管口濶濑一团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步入导管并阻塞导管,圣戈当县制取气体无法较好排泄;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⑦实验完结时,先拆掉导管,再点燃酒精灯:避免水槽中的冷水好像吐出冷的试管引发试管碎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备氧气注意事项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控制反应速率);②导管应当稍遮住橡皮塞:易于气体排泄。

去制氧气实验报告(3篇)

去制氧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 了解氧气的性质;3. 熟练操作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1.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 实验二: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ClO3 → 2KCl + 3O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集气瓶、水槽、导管、试管、棉花、毛玻璃片、单口塞、燃烧匙、火柴等。

2.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硫粉、红磷、铁丝、澄清石灰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用棉花塞住试管口;(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氧气产生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观察其性质。

2. 实验二:氯酸钾制取氧气(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氧气产生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观察其性质。

五、实验现象1. 实验一: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内出现紫色晶体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氧气收集满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实验二:加热氯酸钾时,试管内出现白色晶体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氧气收集满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六、实验结论1.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助燃性;3. 通过实验,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氧气的性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和爆炸;2. 加热试管时,要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破裂;3. 收集氧气时,要保证集气瓶内无气泡,避免氧气收集不纯;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熄灭酒精灯,清理实验器材。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氧气的 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收Hale Waihona Puke 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的工业制法
方法一:分离液态空气法
空 气 多次压缩 液 低温蒸发 态 降温 空 气 一定压力下 富集氧气 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 氮气 N2 液氧 O2
方法二:膜分离技术
空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同一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1.43g/L)。
二氧化锰
实验室制取氧的发生装置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过氧化氢 溶液制氧 气 液体 不需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固 固 加 热 型
发生装置
氯酸钾制 氧气
固体 高锰酸钾 制氧气 需要加热
学会整合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固液不 加热型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固固要 加热型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你知道那是什么气体吗?怎样制取的呢?他的性质是什么?
那是氧气,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 2O 2 H2O O2 二氧化锰 2、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KClO3 KCl O2 3、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铁+氧气
加热
四氧化三铁
3Fe+2o2=Fe3o4
3.氧气的性质
硫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 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O2 = SO2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工业制取氧气是指通过特定的工艺和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以满足工业生产或其他需求的过程。

下面将从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取氧气的方法1. 空分法空分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不同物理性质,利用分子筛或冷凝等工艺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具体步骤如下:(1)压缩空气:将大气中的空气经过压缩机进行压缩,以提高氧气的浓度。

(2)冷却净化:通过冷却和过滤等工艺,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

(3)分离氮氧:利用分子筛或冷凝器等设备,将氮气和氧气分离,从而获取高浓度的氧气。

2. 液化法液化法是另一种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它基于氧气和空气的沸点差异,通过冷却和液化的方式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压缩空气:将大气中的空气经过压缩机进行压缩,以提高氧气的浓度。

(2)冷却净化:通过冷却和过滤等工艺,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

(3)液化氧气:利用制冷机或液化器等设备,将氧气冷却至其沸点以下,使其液化为液态氧气。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兴的制取氧气方法。

它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气体分子的渗透和选择性吸附,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具体步骤如下:(1)压缩空气:将大气中的空气经过压缩机进行压缩,以提高氧气的浓度。

(2)膜分离:将压缩后的空气通过膜分离器,膜材料会选择性地让氧气分子通过,从而分离出氧气。

二、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氧气的原理主要涉及氮氧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分离方法的工艺原理。

1. 氮氧分子的物理性质氮氧分子在物理性质上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沸点和相对分子质量上。

氮气的沸点为-195.8°C,而氧气的沸点为-183°C,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沸点差异。

此外,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2. 分离方法的工艺原理不同的制取氧气方法基于氮氧分子的物理性质差异,通过不同的分离工艺来实现氧气的分离。

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不利于排出
等气泡连续 均匀的冒出 时,才收集
导管只能伸 于集气瓶口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②装:将药品装入干燥的试管(药品平铺:增大受热面积),并在试管口放一 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倒放在盛水的水槽内;
注意: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验满方法
①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放出时,
证明已收集满

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

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6、注意事项
夹持在距管口 约三分之一处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药品平铺
若用高锰酸钾制 氧气应在管口塞 一团棉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焰加热 且先预热 再集中加 热
导管伸出橡皮塞 约0.5cm,过长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③定 :固定装置-连接好导管和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 ①组装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③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④点: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 加热;
实验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学习目标
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操作.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利用含氧物质的分解来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
1、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2-5)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加热高锰酸钾为例)
(一)实验原理
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仪器
根据功能可以将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双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则气密性良好。

2、装: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4、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先给试管预热,操作方法是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5、收:收集气体。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原因是刚开始出来的是空气。

收集好的氧气,应正放正放在桌子上。

6、离: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撤离水槽,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水倒吸进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四)检验和验满
1、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氧气已集满。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有三种方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加热分解氯酸钾和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以下是这三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详述:
1.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化学方程式:$2 H_{2}O_{2} \rightarrow 2 H_{2}O + O_{2}$
详述:过氧化氢(H_{2}O_{2})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氧化剂。

在特定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

这个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如MnO_{2})来加速反应。

2. 加热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方程式:$2 KClO_{3} \rightarrow 2 KCl + 3 O_{2}$
详述:氯酸钾(KClO_{3})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试剂,可用于制备氧气。

在加热条件下,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

这个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在400°C左右)才能开始进行,同时需要催化剂(如MnO_{2})来加速反应。

3.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方程式:$2 KMnO_{4} \rightarrow K_{2}MnO_{4} + MnO_{2} + O_{2}$ 详述:高锰酸钾(KMnO_{4})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这个反应首先产生锰酸钾(K_{2}MnO_{4})和二氧化锰(MnO_{2}),随后二氧化锰进一步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氧气。

这个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在350°C左右)才能开始进行。

这三种方法都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操作,通常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或者加热高锰酸钾来获得氧气。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材料,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约30%)、催化剂(如二氧化锰)、试管、试管架、水盆等。

操作步骤:a. 在试管中倒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b.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并轻轻摇晃试管使其充分混合;c. 将试管倒置放置在试管架上,保持试管口向下;d. 观察试管口处会产生气泡,这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e. 将试管口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产生的氧气充分释放;f. 可以用一根湿润的玻璃棒把试管口封住,然后将试管倒置放入水盆中,收集生成的氧气。

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试管口封闭时要轻轻拧紧,避免气体泄漏;收集氧气时,要保持试管口始终向下,避免氧气泄漏。

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材料,高锰酸钾粉末、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水盆等。

操作步骤:a. 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b. 将试管架放置在酒精灯上,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c.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高锰酸钾粉末,高温下高锰酸钾会分解,释放出氧气;d. 用试管口向下的方式收集生成的氧气。

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高温灼伤;收集氧气时,要保持试管口始终向下,避免氧气泄漏。

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有多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实验者都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结果。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同时也提醒大家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时刻注意安全,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

三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三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三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中,氧气是当今世界上存在最多元素之一,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取:光催化,氧化法和拉尔坦氧化。

光催化是一种以可见的曙光和紫外光为能源的氧气自动制取方法,化学方程式为4 HCl + 2 KMnO4 + 3 O2 → KCl + 2 MnO2 + 4 H2O + 4 O2。

氧化法是通过电解将水分解成氧气的化学方法,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 H2O →
2 H2 + O2。

然后,拉尔坦氧化是将苯乙醇通过氧化反应制取氧气的制备方法。

其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2CO2 + 3H2O + O2。

光催化法充分利用了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能量来制取氧气,它能够提高反应活性,抵消反应所需的能量,从而减少制取氧气所需的成本和环境污染。

氧化法通过加热电解质水来分解水,以氧气为目的产物,它是一种使用电带穿过的电流电解水质的方法。

拉尔坦氧化法则是通过对苯乙醇的氧化反应来制取氧气,它的反应过程会产生极大量的热能,从而消除了使用传统的燃烧或氧化方法所需的能量。

同时,拉尔坦氧化法实现的氧气的制备过程很简单,结构上也更易实现。

总之,三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实现氧气的生产,这些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可能被安全而有效地利用氧气而产生的能量效率,使其成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一次能源来源。

制取氧气的步骤

制取氧气的步骤

制取氧气的步骤制取氧气的步骤氧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气体之一,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制取氧气的步骤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材料准备、设备搭建、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

一、材料准备1. 氧气源:制取氧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常见的氧气源包括液态氧和氧气气瓶。

2. 氧化剂:常用的氧化剂有氯酸钠、高锰酸钾等,用于促使空气中的氮气和其他杂质与氧气分离。

3. 过滤材料: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如活性炭或分子筛。

二、设备搭建1. 分离装置:制取氧气的常见方式是采用冷却分离法或吸附分离法。

冷却分离法是利用空气的沸点差将氧气和氮气分离,而吸附分离法是利用固体材料对气体的选择性吸附性质使氧气和氮气分离。

2. 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防止杂质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影响氧气的纯度。

3. 冷凝器:用于冷却和凝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避免其对设备的腐蚀。

三、操作步骤1. 开启氧气源:根据所采用的氧气源,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打开氧气气瓶或锁定液态氧。

2. 准备氧化剂:根据制取氧气的具体方法,将氧化剂制备好并准备添加到分离装置中。

3. 启动分离装置:根据设备的操作说明,启动分离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工作温度的稳定。

4. 加入氧化剂:将准备好的氧化剂缓慢添加到分离装置中,注意控制添加速度和剂量。

5. 分离气体:随着氧化剂的加入,分离装置会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出来。

根据不同的分离方法,适时调整操作参数以提高氧气的纯度。

6. 氧气收集:通过收集装置或管道,将制取出的氧气收集到指定容器中。

7. 储存和使用:将收集好的氧气储存并使用于所需领域。

四、安全措施1. 安全操作:在进行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2. 通风设施:保持操作区域的良好通风,避免氧气积聚和意外爆炸。

3. 防火措施:制取氧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应保持操作区域无明火,防止意外发生。

4. 废气处理:对于分离装置产生的废气,应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氧气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可以保证人体健康的运作,也是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由于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十分丰富,所以我们可以从空气中自由获取氧气。

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精确、稳定、直接的方式获取比空气中氧气含量更高的氧气。

这时候,就只能靠实验室制取氧气来满足需求。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电解水分解,二是加热分解。

首先,电解水分解法。

这种方法将水通过一个包含铂、碳、氧及其他元素的电解极,通过电动势将水但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然后将氢气排放,留下氧气。

经过净化后的氧气就可以供使用了。

第二种方法是加热分解法,这种方法是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水蒸气经过加热之后,一部分水蒸气会变成氧气,再经过净化过滤就可以获得洁净的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虽然简单明了,但是操作非常繁琐,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使用电解极时,要确保电极的质量高,电流大,以及操作者熟悉电解极的性质,以避免电解极腐蚀或过热而造成不安全情况。

其次,当水加热分解时,水加热的温度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否则气体分解過程将会影响氧气含量。

因此,确保加热设备可以准确控制加热温度也是操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最后,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安全,
确保操作畅通,并且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维护。

以上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大致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者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操作,确保制取氧气的效果。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原理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原理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制取氧气的三种超有趣的方法原理呀!
先来说说第一种,那就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你看哈,高锰酸钾就像一个小魔术盒,当我们给它加加热,就像打开了神奇的开关一样。

它会“噗噗”地分解出氧气来。

这就好比是一个隐藏的宝藏,平时看不出来,一旦给它合适的条件,宝藏就现身啦!高锰酸钾在加热的过程中,分子们就像是被施了魔法,开始分裂重组,氧气就这么神奇地产生啦!
然后呢,是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就像是一个小勇士,只要给它加点催化剂这个小助手,它就能快速地释放出氧气。

就好像小勇士在战场上,有了得力的伙伴,就能更加勇猛无敌啦!过氧化氢分子在催化剂的帮助下,“哗啦”一下就变成了水和氧气,这过程是不是特别神奇呀!
最后一种,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呀,就像是一个沉睡的精灵,当我们用加热的方式去唤醒它,它就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氧气。

想象一下,氯酸钾就像一个被封印的能量球,加热就是解开封印的钥匙,氧气就欢快地跑出来啦!
这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各有各的奇妙之处呢!加热高锰酸钾,就像是一场热闹的派对,分子们在加热的氛围中欢快地舞蹈,然后送出氧气这个礼物。

分解过氧化氢呢,像是一场默契的合作,过氧化氢和
催化剂携手合作,创造出氧气的奇迹。

而加热氯酸钾,更像是一次神秘的唤醒仪式,让沉睡的氧气得以释放。

在我们的生活中,氧气是多么重要呀!没有氧气,我们可就没法呼吸啦!所以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奇妙世界的大门。

朋友们,好好感受一下这些神奇的方法原理吧!说不定哪天你也能亲自试试制取氧气呢,那感觉肯定超棒的!是不是很期待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制取及方式
【经典例题】
【例1】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硫+氧气→二氧化硫
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例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例3】催化剂的作用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只能减慢反应速率
C.改变反应速率
D.改变本身的化学性质
【例4】科学探究是一种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⑴[提出问题] 晓松同学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的时候,不小心将过氧化氢倒在水泥板
上。

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晓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过氧化氢分解
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是否也可以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工
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⑵[猜想] 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⑶[实验验证]
⑷[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⑸[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
催化剂。

他觉得需要加一个实验:探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完成实验二;待反应完成后,将试管里的物
质过滤,洗涤,④_______、_______(操作步骤)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前后的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这个实验的催化剂。

⑹但小华认为要证明晓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充分,还需要补充一个
探究实验:探究: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一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

图二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

观察图一回答下列问题
⑴利用上述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确定收集的气体的
体积。

⑵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a→( )→( )→d
观察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装置试管中蓬松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
现象的发生。

【例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所选用
的收集装置是_____或E。

⑷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在线测试题
温馨提示:请在线作答,以便及时反馈孩子的薄弱环节!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可少的一组玻璃仪器是( ) A.大试管、玻璃导管、水槽、玻璃片
B.大试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酒精灯
C.锥形瓶、集气瓶、铁架台、水槽
D.大试管、铁架台、单孔塞、玻璃导管、酒精灯
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B.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气体
C.用鼻子去嗅气体D.用天平称量
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 A.防止试管破裂B.防止水被吸入试管
C.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在实验室用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在制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 )
A.不变B.变大
C.变小D.无法确定
5.下列物质,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2的是( )
A.H2O2 B.MnO2
C.KClO3D.KMnO4
6.工业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使用的是固体,后者使用的是气体
C.两种方法都是分解反应
D.这两种方法制得的氧气性质不同
7.下列反应是分解反应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