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2018最新物理(新课标)高考总复习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三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1.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
位移 随________ 时间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_______
变化的规律. (2) 斜 率 的 意 义 : 图 线 上 某 点 切 线 的 斜 率 大 小 表 示 物 体
运动图象问题的应用 【知识提炼】 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 要素
一般意义 图象描述哪 轴 两个物理量 之间的关系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纵轴—位移 纵轴—速度 纵轴—加速度
横轴—时间 横轴—时间
横轴—时间
一般意义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表示物理量y随 运动物体的 线 物理量x的变化 位移与时间 过程和规律 的关系
加速度 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________ 方向 . __________
(3)“面积”的意义
位移大小 .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___________ 正方向 ;若面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________ 负方向 . 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________
1.判断正误 (1) 无 论 是 x - t 图 象还是 v - t 图 象 都只 能描述 直线 运 动.( ) )
(2)x-t 图象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3)x - t 图 象 与 时 间 轴 围 成 的 面 积 表 示 物 体 运 动 的 路 程.( ) )
(4)两条 v-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点
纵、横坐标轴物理 表示两物
量相等 体相遇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
的面积,也往往代 面积 表一个物理量,这 要看两物理量的乘 积有无意义 无意义
图线和时间 图线和时间
轴所围的面 轴所围的面 积,表示物 积,表示物 体运动的位 体的速度变 移 化量
一般意义 图线在坐标轴 上的截距一般 截距 表示物理过程
x-t图象
提示:(1)√
(2)√
(3)×
(4问题
同一位置 ,且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____________
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相等 时,两者相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________
距最近. 2.两类相遇问题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追上时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 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2.一步行者以 6.0 m/s 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 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公共汽车 25 m 处时,绿灯亮 了,公共汽车以 1.0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B )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 36 m 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 7 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 43 m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速度 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________ 方向 . ________
2.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速度 随________ 时间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_______
变化的规律. (2) 斜 率 的 意 义 : 图 线 上 某 点 切 线 的 斜 率 大 小 表 示 物 体
v-t图象
a-t图象
在纵轴上
的截距表
在纵轴上的 在纵轴上的
截距表示t 截距表示t =0时的加 速度
的“初始”情
况
示t=0时的 =0时的速 位移 度
【典题例析】 (多选)(2016· 高考全国卷乙)甲、 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t=3 s 时 并排行驶,则( BD ) A.在 t=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 m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v2-v2 0=2ax, v2 1 0 2 其中 v=0,整理得 x=- ,因为 x-v0图象的斜率 k= m 2a 4
-1
·s2,可得 a=-2 m/s2,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2
运动物体的 运动物体的加 速度与时间 速度与时间的 的关系 关系
Δy k= ,定 某点的斜率 Δx 斜率 性表示y随x变 表示该点的
某点的斜率 某点的斜率表 表示该点的 示该点加速度
化的快慢
瞬时速度
加速度
的变化率
一般意义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两线交点表示对应 两线交点
两线交点表 两线交点表 示两物体该 示两物体该 时刻速度相 时刻加速度 同 相同
[审题指导]
由图象中的斜率、面积分别可得甲、乙两车运
动时的加速度、位移等运动信息,再根据 3 s 时并排寻找两 车间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解决问题.
[解析] 根据题述,两车在 t=3 s 时并排行驶,由图线与横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 t=1 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 驶,选项 A、C 错误.由图象可知,在 t=1 s 时甲车速度为 10 m/s,乙车速度为 15 m/s,0~1 s 时间内,甲车行驶位移 为 x1=5 m,乙车行驶位移为 x2=12.5 m,所以在 t=0 时, 甲车在乙车前 7.5 m,选项 B 正确.从 t=1 s 到 t=3 s,甲、 1 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x= 2 ×(10+30)×2 m=40 m,选项 D 正确.
【跟进题组】 考向 1 图象信息的读取 1.(多选)如图甲所示,小滑块 P(可视为质点)以不同的初速 度 v0 从长度为 4 m 的固定斜面 Q 的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得
2 到小滑块下滑的最大距离 x 与初速度的平方 v0 的关系图象
(即 x-v2 0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
A.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4 m/s2 B.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C.若 v0=5.0 m/s,则滑块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长为 1 s D.若 v0=5.0 m/s,则滑块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长为 4 s
第三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1.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
位移 随________ 时间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_______
变化的规律. (2) 斜 率 的 意 义 : 图 线 上 某 点 切 线 的 斜 率 大 小 表 示 物 体
运动图象问题的应用 【知识提炼】 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 要素
一般意义 图象描述哪 轴 两个物理量 之间的关系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纵轴—位移 纵轴—速度 纵轴—加速度
横轴—时间 横轴—时间
横轴—时间
一般意义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表示物理量y随 运动物体的 线 物理量x的变化 位移与时间 过程和规律 的关系
加速度 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________ 方向 . __________
(3)“面积”的意义
位移大小 .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___________ 正方向 ;若面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________ 负方向 . 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________
1.判断正误 (1) 无 论 是 x - t 图 象还是 v - t 图 象 都只 能描述 直线 运 动.( ) )
(2)x-t 图象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3)x - t 图 象 与 时 间 轴 围 成 的 面 积 表 示 物 体 运 动 的 路 程.( ) )
(4)两条 v-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点
纵、横坐标轴物理 表示两物
量相等 体相遇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
的面积,也往往代 面积 表一个物理量,这 要看两物理量的乘 积有无意义 无意义
图线和时间 图线和时间
轴所围的面 轴所围的面 积,表示物 积,表示物 体运动的位 体的速度变 移 化量
一般意义 图线在坐标轴 上的截距一般 截距 表示物理过程
x-t图象
提示:(1)√
(2)√
(3)×
(4问题
同一位置 ,且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____________
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相等 时,两者相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________
距最近. 2.两类相遇问题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追上时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 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2.一步行者以 6.0 m/s 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 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公共汽车 25 m 处时,绿灯亮 了,公共汽车以 1.0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B )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 36 m 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 7 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 43 m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速度 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________ 方向 . ________
2.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速度 随________ 时间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_______
变化的规律. (2) 斜 率 的 意 义 : 图 线 上 某 点 切 线 的 斜 率 大 小 表 示 物 体
v-t图象
a-t图象
在纵轴上
的截距表
在纵轴上的 在纵轴上的
截距表示t 截距表示t =0时的加 速度
的“初始”情
况
示t=0时的 =0时的速 位移 度
【典题例析】 (多选)(2016· 高考全国卷乙)甲、 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t=3 s 时 并排行驶,则( BD ) A.在 t=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 m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v2-v2 0=2ax, v2 1 0 2 其中 v=0,整理得 x=- ,因为 x-v0图象的斜率 k= m 2a 4
-1
·s2,可得 a=-2 m/s2,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2
运动物体的 运动物体的加 速度与时间 速度与时间的 的关系 关系
Δy k= ,定 某点的斜率 Δx 斜率 性表示y随x变 表示该点的
某点的斜率 某点的斜率表 表示该点的 示该点加速度
化的快慢
瞬时速度
加速度
的变化率
一般意义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两线交点表示对应 两线交点
两线交点表 两线交点表 示两物体该 示两物体该 时刻速度相 时刻加速度 同 相同
[审题指导]
由图象中的斜率、面积分别可得甲、乙两车运
动时的加速度、位移等运动信息,再根据 3 s 时并排寻找两 车间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解决问题.
[解析] 根据题述,两车在 t=3 s 时并排行驶,由图线与横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 t=1 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 驶,选项 A、C 错误.由图象可知,在 t=1 s 时甲车速度为 10 m/s,乙车速度为 15 m/s,0~1 s 时间内,甲车行驶位移 为 x1=5 m,乙车行驶位移为 x2=12.5 m,所以在 t=0 时, 甲车在乙车前 7.5 m,选项 B 正确.从 t=1 s 到 t=3 s,甲、 1 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x= 2 ×(10+30)×2 m=40 m,选项 D 正确.
【跟进题组】 考向 1 图象信息的读取 1.(多选)如图甲所示,小滑块 P(可视为质点)以不同的初速 度 v0 从长度为 4 m 的固定斜面 Q 的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得
2 到小滑块下滑的最大距离 x 与初速度的平方 v0 的关系图象
(即 x-v2 0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
A.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4 m/s2 B.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C.若 v0=5.0 m/s,则滑块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长为 1 s D.若 v0=5.0 m/s,则滑块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长为 4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