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交通工程学外出调查实习心得体会(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交通工程学外出调查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交通工程学外出调查实习心得体会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交通调查更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方法,要敢于走向世界社会,积极工作,才能取得成果。

交通调查的目的进一步熟悉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初步掌握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培养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第一次实习是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福州南的收费站和湾边大桥,在6月号早上,全专业的人在拓荒集合,一起乘坐校车从南门出发,行驶在三环路上,一路上老师让我们注意观察前方及旁边的路边情况,三环路上的通道是地下通道,到达福州南收费站后,老师跟我们介绍车辆过去如何检验,如何收费,以及不同的通道通过的车辆不同,我们还走到收费站的收费点近距离去观看,有些驾驶员询问我们在干什么,当车辆驶进收费站,有收费的机器语音提示驾驶员如何打卡取卡,并且有显示屏显示收费数目,在靠近收费站的路旁,长得像路灯的杆上是摄像机,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拍照。

随后我们乘坐校车返回到湾边大桥,老师让我们自行观察,并画出立交桥的图。

通过仔细观察,画出了立交桥的草图,通过观察车辆,知道了道路的通行方向。

第二次实习是小组(16人)一起自行进行交通调查,掌握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调查的方法和数据分析。

此次交通调查是在测量实习中抽出时间分别在七月二号和七月四号两天内完成的,在早高峰的去交叉口调查。

第一次是去建新的三岔路口,第二次是去燎原(有个车站)的一个四岔路口。

早上全组人在校门口集合,一起乘坐公交车赶去交叉口。

到达目的地后听从组长的安排,不同的小组分别在一个路口,每个路口有四个人,一人计时,其余三人数车,我在此次实习中是计时的,在早高峰时段与其余三名小组成员在交叉口的一个路口用手机的秒表,依照组长的指挥,在看到手势开始后立即按下秒表,每隔十五秒报时一次,分别报时十五秒,三十秒,四十五秒,和六十秒,一共报
时十五次,这是调查车辆入口延误的。

另一个调查交通能力的是每隔一百秒报数一次,为了能够准确的报时,事先在纸上计算好隔一百秒的时间点,这样不会计算错误而导致报时错误。

取得十五至十七组数据后停止报时。

在这次调查时,有路人过来询问我们在干什么,与我们讨论,说之前也做过类似的实习,并询问是哪个学校的。

还有一些路人奇怪的看着我们。

因为天气很热,撑着伞还是觉得很热,站的累了就坐在路边,计时的时候怕错过报时时间,一直盯着手机,不敢一开视线。

数车时会有公交车挡住视线,无法看见其他的小车辆,只有来回走看清车辆数,高峰时段通过的车辆数很多,有时数会来不及,就跟着车后面跑着数车,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取得了可靠的数据。

测完后所有人一起乘坐公交车返回学校。

通过这次的交通工程学的实习,我了解了收费站是如何收费的,以及湾边大桥的地形复杂,以至有驾驶员上了立交桥后无法绕出,还知道了如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的数据经过计算后得到车辆延误及道路通行能力;体会到在调查中小组成员需要听从组长的安排,积极做事,相互配合,团结起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