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道保温施工方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道保温施工方案2..
目录
1.编制依据和执行规范 (2)
1.1施工验收标准 (2)
1.2施工图纸 (2)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简介 (2)
2.2工程特点 (2)
3.施工组织 (3)
3.1组织机构 (3)
4.主要施工方案 (3)
4.1 设备保温施工工序 (3)
4.2管线保温施工工序 (3)
4.3施工准备 (4)
4.4管线绝热施工 (4)
4.5设备绝热施工 (7)
4.6保温结构形式图例 (8)
5.雨天施工措施 (11)
6.质量保证措施 (11)
6.1 质量目标 (11)
6.2 质量保证措施 (11)
6.3 质量控制点 (12)
7.HSE技术措施 (12)
7.1劳保着装 (12)
7.2 施工用电 (12)
7.3 脚手架搭设作业 (12)
8.HSE控制措施 (13)
9.施工机具及技措用料 (14)
9.1主要施工机具 (14)
9.2主要技措用料 (14)
1.编制依据和执行规范
1.1施工验收标准
1.1.1《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SH3010-2000
1.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26-2008
1.1.3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统一规定
1.1.4山西省宏源煤焦化工有限公司设备及管线保温的补充规定
1.1.5设备保温施工及验收技术条件EQJ224-2007
1.2施工图纸
1.2.1工艺管道施工图纸
1.2.2工艺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1.2.3工艺管道设计部分
1.2.4设备施工图纸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山西省襄汾县宏源煤焦化工有限公司新建甲醇项目,本装置保温工作量主要包括:设备及工艺管道,设备保温材料为复合硅酸盐,保温厚度为20-100mm,防护层材料为铝板及防锈铝板,厚度为0.6-1.0 mm;各规格管线保温材料为复合硅酸盐及硅酸铝耐火纤维毡,保温厚度为20-150mm,防护层材料为铝板及防锈铝板,厚度为0.6 mm;
2.2工程特点
设备、管线保温施工时部分需搭设临时脚手架施工难度和危险性增加。

3.施工组织
3.1组织机构
4.主要施工方案
4.1 设备保温施工工序
4.2管线保温施工工序

1 施工组织机构
4.3施工准备
4.3.1前期准备
4.3.1.1具有已报验完施工方案,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4.3.1.2熟悉掌握施工图纸和保温相关规定,了解使用何种保温材料及保温厚度;
4.3.1.3保温人员、材料准备到位,施工用机具设备准备到位;
4.3.1.3施工用脚手架搭设完成,且牢固可靠;
4.3.2材料验收
4.3.2.1保温材料必须具备齐全的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出厂合格证;
4.3.2.2保温层材料应平整,不得有裂纹、断裂、变形、残缺等缺陷,表面尺寸偏差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4.3.2.3保温材料检验报告中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规范(SH3010-2000)要求。

4.3.2.4保温用辅材,如镀锌铁丝、镀锌钢带,自攻螺钉和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4.3.2.5保温材料应分类存放,并注意防水、防潮。

堆放高度不超过2m,且不能直接放于地面之上。

4.4管线绝热施工
本装置管线保温采用符合硅酸盐,保护层用0.6 mm铝板。

保温辅材选用18#和20#镀锌铁丝和半圆头自攻螺钉。

4.4.1绝热层施工要求
4.4.1.1在绝热层施工时,同层应错缝,内外层应压缝,其搭接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

4.4.1.2绝热制品的拼缝宽度,当作为保温层时,不应大于5mm。

4.4.1.3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线两侧45°范围内(如下图所示)。

4.4.1.4管道的法兰、阀门采用双头螺栓连接:其一侧应留出3倍
螺母厚度的距离;另一侧应留出螺栓长加25mm的距离。

4.4.1.5垂直管段施工时, 安装间距为4~6m时应设抱箍型支承件, 当管道介质温度大于或等于200摄氏度时,应垫非金属隔热垫。

此外,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法兰上方必须设隔热支托或支撑圈。

4.4.1.6管线上法兰、阀门的保温应采用可自拆卸式隔热结构。

按广西石化防腐保温补充规定:对于异形部位(阀门、法兰、螺栓、弯头、封头)的保温采用保温盒与复合硅酸盐膏料结合的方式。

其中保温盒仅适用与经常拆卸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的管件范围;其他异形部位全部采用复合硅酸盐膏料。

4.4.2隔热层的绑扎要求
4.4.2.1整体要求
根据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统一规定及广西石化关于设备及管线防腐保温的补充规定,本装置所用保温材料均为半硬质材料,应根据管道直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绑扎:公称直径小于等于DN100的管道采用18号不锈钢丝捆扎。

捆扎的间距,对半硬质绝热制品不应大于300mm;每块绝热制品上的捆扎件,不得少于两道。

当绝热制品长度大于800mm时,捆扎不少于三道。

隔热层捆扎应逐圈单独进行,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

4.4.2.2垂直管道的绝热层施工时,应从支承件开始,自下而上拼砌,并用不锈钢丝或不锈钢带进行环向捆扎。

4.4.2.3敷设异径管的绝热层时,应将绝热制品加工成扇形块,并应采用不锈钢丝做环向或网状捆扎,其捆扎钢丝应与大直径管段的捆扎钢丝纵向拉连。

4.4.2.4弯头部位绝热层宜使用成型制品;当无成型制品时,应将直管壳加工成虾米腰进行分节敷设。

DN ≤60mm时,不得少于4节,60≤DN≤200时,不得少于5节。

当公称直径等于小于27mm的中、低温管道上的短半径弯头部位的绝热层,当加工成虾米腰施工有困难时,可采用导热系数近似的软质材料缠裹捆扎绑扎敷设。

4.4.3保护层施工要求
隔热层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装置工艺管线外保护层采用0.5mm厚平铝合金板,阀门管件采用0.8mm厚平铝合金板。

4.4.3.1管道直管段的金属保护层下料应实地测量,测量时不宜拉得太紧,测量后的周长应有30~50mm的裕量。

下料后的金属薄板,横向、竖向应各有一边按需要方向压出凸筋。

4.4.3.2管道的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宜采用搭接或插接,纵向接缝宜采用搭接或咬接。

若为搭接,则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的环向接缝搭接50mm,纵向接缝搭接30~50mm;(2)管道弯头与直管段的搭接尺寸,高温管为75~150mm,中低温管道为50~70mm。

4.4.3.3管道的金属保护层搭接接缝除活动缝外,应采用抽芯铆钉或自攻螺钉紧固,其间距应为150~200mm,且在1m长度内不应少于5个。

当金属保护层用支承环固定时,钻孔应对准支承环。

4.4.3.4管道隔热的金属保护层遇到障碍时,应开出合适的孔眼,其开口误差不得超过3mm。

开口处的缝隙应予以密封。

4.4.3.5水平管道的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接,其纵向接缝不得布置在水平中心线上方的垂直中心线两侧45°范围内,缝口应朝下。

纵缝可组成一条连续的直线,也可相互错开,但必须与管道轴线始终保持平行。

4.4.3.6垂直管道隔热的金属保护层应自下而上敷设,且上口搭下口。

对于斜度大于45°的立管,其金属保护层还应分段固定在支承件上。

4.4.3.7管道隔热金属保护层在法兰、阀门断开处应按下述要求进行封堵:
(1)水平管道保温的金属保护层在法兰、阀门断开处,应环向压凸筋,并用合适的金属圆环片卡在凸筋内封堵;
(2)垂直管道保温的金属保护层在法兰、阀门断开处,应在上方环向压凸筋,并用合适的金属圆环片封堵,下方用硅酸盐膏料抹成10°~20°的圆锥状。

4.4.3.8弯头隔热后外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宜采用对称分瓣冲压的弯头型金属保护层;)弯头隔热后外径大于200mm时,应采
用虾米腰型金属保护层,虾米腰型金属保护层分节数为5节。

(中节:3;边节:2)。

4.4.3.9虾米腰金属保护层的纵向接缝可咬接或搭接,搭接处用自攻螺钉固定,但每节分片上至少应有两个。

环向接缝也可咬接或搭接,搭接量视具体情况决定。

4.4.3.10管道末端保温后外径小于500mm时,隔热金属保护层应环向压凸筋,并用直径合适、斜度为20°~30°的圆锥金属片卡在凸筋内予以封堵,圆锥金属片的搭口朝下。

4.4.3.11管道的隔热金属保护层在三通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施工:
(1)水平管与垂直主管相交,应先包水平管后包垂直管,并用垂直管保护层的开口压住水平管保护层;
(2)垂直管与水平主管在水平主管下部相交,应先包垂直管后包水平主管,并用水平主管保护层的开口压住垂直管保护层;
(3)垂直管与水平主管在水平主管上部相交,应先包水平管后包垂直管,并用垂直管保护层盖住水平管保护层的开口;
(4)水平支管与水平主管在水平面相交,应先包水平支管后包水平主管,并用水平主管保护层的开口压住水平支管的保护层。

4.4.3.12直管段金属保护层膨胀缝的环向接缝部位,其金属保护层的接缝尺寸,应能满足热膨胀的要求,不得加固定件,且应做成活动接缝。

其间距应符合要求:金属保护层环向活动缝间距为4-6m。

4.4.3.13进行金属保护层施工时,为防止发生在金属保护层上打孔时钻到管线,所用的钻头伸出长度不得大于保温层厚度的1/2。

施工前根据保温层厚度对钻头长度进行调整。

4.5设备绝热施工
本装置保温设备为6台换热器,位号为:E101A/B、E201A/B、E202A/B。

保温材料为玻璃棉,保温厚度60mm,保护层用0.8mm 厚花纹铝板。

保温辅材选用0.4T×15W不锈钢带和抽芯铆钉。

4.5.1绝热层施工
4.5.1.1设备法兰、封头处绝热施工时,应在法兰两侧留3倍螺母
厚度的距离。

4.5.1.2设备裙座、支座、吊耳、支架、吊架、锚栓座等附件,当无特殊要求时,可不进行保温。

4.5.1.3设备封头保温时,应将保温材料切割成合适形状,错缝铺设。

保温敷设后,在封头中心环与保温支持圈之间用不锈钢带拉成扇形固定保温层。

4.5.1.4保温层沿设备轴向的捆扎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两端50mm长度处应各捆扎一道。

捆扎应用力均匀,松紧适度,使保温层捆扎后的厚度及密度符合要求,外形应规整。

4.5.1.5任何情况下保温层的每道捆扎都应单独进行,严禁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

4.5.1.6施工后的保温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

当设备铭牌支架的高度小于保温厚度时,可将铭牌周围的保温层切割成喇叭形开口,开口处应密封规整。

4.5.2保护层施工
4.5.2.1保护层施工前,应保证绝热层表面平整、干燥,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4.5.2.2金属保护层下料应实地测量,测量时不宜拉得太紧,测量后的周长应有30~50mm的裕量。

下料后的金属薄板,横向、竖向应各有一边按需要方向压出凸筋。

4.5.2.3设备的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宜采用搭接或插接,纵向接缝宜采用搭接或咬接。

纵向接缝与环向接缝均搭接50mm。

4.5.2.4设备封头保护层施工为大小头式,且分片不少于6片。

同直径封头,分片应相同,且中心圆片直径也相同。

4.5.2.5卧式设备封头施工时,在封头中心用内外两个圆金属片将中心封堵,圆金属片为内小(不压凸筋)外大(外圆压凸筋),内圆片上半部插入分片内,下半部分盖住分片。

外圆片应全部盖住内圆片,并用铆钉固定。

4.5.2.6设备封头分片接头应为咬接,若为搭接应全部压出凸筋,并压住下口,然后用铆钉固定。

4.6保温结构形式图例
4.6.1管线保温结构形式
4.6.1.1弯头保温形式
图1 90°弯头保温结构
1-管;2-管壳;3-保护铝皮;4-压出凸筋;5-咬接;6-捆扎材料4.6.1.2管线端部保温形式
图2 管道端部保温结构
1-管;2-管壳;3-破碎管壳;4-铝皮
4.6.1.3管线三通保温形式
图3 三通的保温结构
1-三通;2-管壳;3-保护铝皮
4.6.1.4剖分式法兰保温形式
图3 剖分式法兰保温罩
1-管;2-管壳;3-保护铝皮;4-破碎管壳;5-保温钉;6-垫板;7-法兰保温罩;
8-活套①H为可取下螺栓的距离,一般H=螺栓长度+30mm
4.6.1.5剖分式阀门保温形式
图5 剖分式阀门保温罩
1-管;2-管壳;3-保护铁皮;4-软质保温材料;5-保温钉;6-垫板;7-阀门保温罩;8-活套①H为可取下螺栓的距离,一般H=螺栓长度+30mm
4.6.1.6异径管保温形式
图6 异径管保温形式
4.6.1.7虾米腰保护层形式
图7 虾米腰保护层形式
4.6.2设备保护层结构形式
4.6.2.1 卧式设备封头处保护层结构
图 8卧式设备封头处保护层结构
5.雨天施工措施
5.1.1保温施工现场必须搭设防雨料棚或放置在能避雨淋的地方,
保温材料与地面之间应架空或做200mm 的防潮垫层,保证运至施工现场未安装的保温材料不被雨淋或受潮。

5.1.2施工现场必须携带防雨用的塑料布或苫布,用以防备不期而至的降雨淋湿保温材料。

5.1.3保温层施工完毕后及时报所属图幅技术员进行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5.1.4当天施工的保温层必须在当天完成保护层的施工。

5.1.5施工现场的用电设施必须按要求做好防雨措施。

6.质量保证措施
6.1 质量目标
6.1.1绝热施工零质量问题。

6.1.2 顾客投诉率0,顾客满意率95%以上。

6.1.3工程回访率达到100%,顾客调查率达到90%以上。

6.2 质量保证措施
6.2.1认真做好绝热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由技术人员向参加施工的全体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掌握施工工序、作业工艺方法、操作规程、所用机具设备和检验测量设备以及质量检验标准,确保按技术方案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6.2.2将质量责任落实到班组,让负责的各组作业人员增强责任心,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参与质量控制的积极性;
6.2.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对不合格质量责任者,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和罚款。

6.2.4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力求绝热施工工作优质、高效、经济、合理地完成;
6.2.5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自检,合格后上报专职质检员进行专检,并按规定级别报监理及业主检查,合格后并签字确认,以明确质量责任。

6.3 质量控制点
表1 绝热工程质量控制表
A——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人员共同检查
确认
B——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确认
R——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人员共同检查确认质量
(其中质检站为抽检)
7.HSE技术措施
7.1劳保着装
设备保温施工前,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等常用防护用品。

施工纤维类保温材料时,施工人员应该戴口罩、防护手套、风镜及防尘帽。

7.2 施工用电
进入施工现场的灯具、开关等工具必须使用防爆型。

施工用电必须采取“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一保”的配电方式,安全经理定期进行检查。

材料负责人严格控制采购环节,保质保量配备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7.3 脚手架搭设作业
7.3.1参加搭设脚手架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资质的。

搭设前,承包商必须将作业人员
的有效操作许可证和近期体检证明报监理及项目组HSE部审查备案,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得从事该工作;
7.3.2 搭设脚手架前,技术人员和HSE监督员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搭设方案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并做好交底记录;
7.3.3 搭设作业人员一定要明确作业和安全要求,了解工作环境,检查自己的防护用品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

脚手架搭设人员所使用的安全带必须使用全身式安全带;
7.3.4 脚手架位置,离电线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安全距离不足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7.3.5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HSE专职或兼职监督员必须在现场监护,同时应划定警戒区域并设置警示标识,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或通行;
7.3.6 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如需暂停作业(包括下班),必须使
所搭设区域脚手杆形成一个稳定的空间受力体系,否则不得中途停止作业。

8.HSE控制措施
绝热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施工作业有:脚手架搭设、高空作业等,工作危险性分析及控制措施见表9。

表2绝热施工工作危险性分析及控制措施表
9.施工机具及技措用料
9.1主要施工机具
表3施工机具一览表
9.2主要技措用料
表4施工技措用料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