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六年级数学比例 培优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 六年级数学比例培优题
一、比例
1.下面()能和:4组成比例。

A. 5:10
B.
C.
【答案】 C
【解析】【解答】:4=÷4=;
选项A,5:10=5÷10=,≠,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B,:=÷=,≠,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C,:=÷=,=,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用前项÷后项=比值,分别求出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2.下面各比中,能与:6组成比例的是()
A. 2.5:16
B. 0.1:
C. 3:2.4
D. :4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
A、2.5:16=2.5÷16=0.15625,不能组成比例;
B、,不能组成比例;
C、3:2.4=1.25,不能组成比例;
D、,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因此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3.下面各比中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 3:4
B. 4:3
C. 1:12
【答案】 B
【解析】【解答】:=÷=,
选项A,3:4=3÷4=,≠,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B,4:3=4÷3=,=,能组成比例;
选项C,1:12=1÷12=,≠,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求出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4.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

A. 4∶3
B. 3∶4
C. ∶3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4: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比例的定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构成比例。

5.人的体重和身高(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人的体重和身高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它们的乘积或比值都不一定,所以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办法:当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时,这两个数就成正比例关系;反之,当这两个数的积一定时,这两个数就成反比例关系。

6.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上距离( )。

A. 缩小到原来的
B. 扩大到原来的5倍
C. 不变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当比例尺一定时,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上距离也将扩大到原来的5倍。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7.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 10:12和35:42
B. 20:10和60:20
C. :和12:8
D. 0.6:0.2和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10:12=, 35:42=,能组成比例;
B、20:10=2,60:20=3,不能组成比例;
C、=1.5,12:8=1.5,能组成比例;
D、0.6:0.2=3,=3:1,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即可确定能否组成比例。

8.已知a:b=c:d,若将b乘5,使比例不成立的条件是( )。

A. a乘5
B. c除以5
C. d除以5
【答案】 C
【解析】【解答】因为 a:b=c:d ;所以bc=ad;bx5xc=ax5xd;bx5xc÷5=bc=ad
故答案为:C
【分析】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bc=ad,若将b乘5,等式左边扩大到原来的5倍,若d 除以5,等式的右边缩小到原来的.因此,等式不成立,即比例也不成立。

9.如果甲×3=乙×2,那么可以组成的比例是( )。

A. 甲:3=乙:2
B. 甲:乙-=3:2
C. 甲:乙=2:3
D. 乙:甲=2: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可以组成的比例是甲:乙=2: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乙和2看作内项,甲和3看作外项,然后写出组成的比例即可。

10.与18:15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A. 6:30
B. :
C. 0.25 :
D. 5:6【答案】 A
【解析】【解答】解:18:15=1.2,
A、6:30=0.2,不能组成比例;
B、=1.2,能组成比例;
C、0.25:=0.75,不能组成比例;
D、5:6=,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计算出每个比的比值,与18:15的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一个比例。

11.下列各组中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是()。

A. 和
B. 40:10和1:4
C. 1.2:0.4和:
D. :2和
:5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2=,,不能组成比例;
B、40:10=4,1:4=0.25,不能组成比例;
C、1.2:0.4=3,,能组成比例;
D、,,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12.在一幅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1千米
B. 1:1000
C. 1:100000
D. 1:1000米【答案】 C
【解析】【解答】解:1千米=100000厘米,比例尺是1:1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把1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

13.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4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答案】 1:8000000
【解析】【解答】3厘米:240千米=3厘米:24000000厘米=(3÷3):(24000000÷3)=1:8000000。

故答案为:1:8000000。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先将单位化统一,然后化简比即可。

1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0,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1÷20=。

故答案为:。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内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外项之积;外项之积是1,1÷其中一个内项=另一个内项。

15.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

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7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13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答案】解: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0×4000000=80000000(厘米)=800(千米)
800÷(87+113)=4(小时)
答:4小时后两车相适。

【解析】【分析】先计算A、B两地的距离,即A、B两地的实际距离=A、B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故两车相遇需要的时间=A、B两地的实际距离÷(甲车每小时行的距离+乙车每小时行的距离),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