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1.在预防SARS时,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对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毛巾、口罩要经常用开水蒸煮,
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是
A.使多糖水解B.使油脂水解C.使氨基酸变性D.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D
【解析】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消毒、用开水蒸煮、阳光直射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变性,答案选D。

【考点】考查蛋白质的性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强紫外线灼伤人体皮肤属于皮肤蛋白质的变性
C.纤维素和淀粉的组成都可用(C
6H
10
O
5
)
n
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向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H
4)
2
SO
4
和CuSO
4
溶液都能使之聚沉,其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A糖类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蛋白质遇到射线会发生变性。

C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故纤维素和淀粉不是同分异构体。

D鸡蛋清遇到硫酸铵发生的是盐析,遇到硫酸铜发生的是变性。

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糖类蛋白质性质的相关知识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纤维素、油脂、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的皂化和硬化都是取代反应
C.饱和Na
2SO
4
、CuSO
4
溶液均可用于蛋白质的盐析
D.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答案】D
【解析】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油脂的硬化属于加成反应,错误;C、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不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而是变性,错误;D、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发生反应的类型的判断,物质的性质判断,化学分析方法的判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乙醇、乙烯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乙醇、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D.淀粉、油脂、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错误;B、乙醇、乙烯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正确;C、乙醇、乙酸都可发生酯化反应,正确;D、淀粉水解最终得葡萄糖,油脂水解得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最终得氨基酸,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5.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答案】B
【解析】A.植物油高级脂肪酸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原说法不
正确;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正确;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它是单糖,不水
解反应,原说法不正确;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是因为蛋白质的变性,不能重新
溶于水,原说法不正确。

【考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

6.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有关上述反应物和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按碳的骨架分类,上述三种有机物均属于芳香烃
C.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能与含2mol NaOH的水溶液发生反应
D.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含氧官能团
【答案】A
【解析】A、该反应是酚羟基与羧基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B、上述三种有机物除
了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B错误;C、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
能与含3mol NaOH的水溶液发生反应,故C错误;D、贝诺酯分子含有酯基和肽键两种含氧官
能团,故D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B.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C.糖、油脂、蛋白质均不溶于水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是混合物,不是同分异构体;B、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故B错误;C、有的糖能如葡萄糖、蔗糖均溶于水,C错误;故选D。

【考点】糖类、蛋白质、油脂的性质
8.关于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既有酸性,也有碱性
B.只有酸性
C.只有碱性
D.既没有酸性也没有碱性
【解析】—NH
2
显碱性,—COOH显酸性。

9.淀粉经过下列变化:淀粉→单糖→酒精→乙烯→…→草酸。

在该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反应类型一定没有发生的是()
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加氢反应④消去反应⑤取代反应⑥水解反应⑦酯化反应⑧加聚反应
A.①③④⑤B.③⑦⑧C.④⑥⑧D.①④⑥
【答案】B
【解析】由淀粉制取草酸的一系列变化可表示如下:
10.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有关的是()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有关”的性质,这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容易导致出
错的地方。

A、B、D三选项是油脂的共性,与结构中是否含有双键无关。

C中的“氢化”就是与H
2的加成反应,是不饱和双键的特性。

11.下列物质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①二甲苯②裂化汽油③植物油④软脂酸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二甲苯只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与溴水不发生反应;裂化汽油和植物油中都含有
,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软脂酸是饱和羧酸,不能与酸性KMnO
4
溶液和溴
水反应。

12.某物质的结构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解析】硬脂酸为C
17H
35
COOH、软脂酸为C
15
H
31
COOH,该物质和氢气加成得不到硬脂酸甘油
酯和软脂酸甘油酯,A、B项错误。

该物质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
肪酸钠,C项正确。

与该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完全水解后相同的油脂有两种,分别是:
,D项错误。

13.洗衣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烷基苯磺酸钠,常用的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子中的亲水基是__________,亲油基是__________。

(2)由十二烷基苯制取十二烷基苯磺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油脂可以制肥皂,从硬脂酸甘油酯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能促进污垢中的蛋白质(如奶渍、肉汤)等水解为可溶性的物质而被除去。

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水溶液中浸泡10~30 min,水温在40~50 ℃最佳。

加酶洗衣粉不宜在高温、
潮湿环境中贮存,也不宜久存。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去使用的合成洗涤剂中常加入三聚磷酸钠(Na
5P
3
O
10
)作助剂,它可使硬度大的洗涤水软化,
对微细的无机粒子或油脂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防止污渍再次沉积到衣物上;它还能维持
水溶液的弱碱性,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和洗涤效果。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
后提出必须生产和使用无磷洗涤剂。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酸碱度等),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容易
变质(如高温)
(5)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
影响
【解析】(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有机盐,其亲水基为—SO
3
-,亲油基为。

(2)十二烷基苯磺酸应是十二烷基苯和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

(3)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做皂化反应,产物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
油。

(4)酶是一种蛋白质,在适宜的温度下发生催化作用,高温下会变性而失去活
性。

14.对下列各有机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中共热,没有银镜产生,说明淀粉尚未水解成葡萄糖
B.结构式为的有机物,可以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
但水解生成产物只有一种
C.油脂在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相同
D.在苯环上有1个羟基,1个相对分子质量为43的烃基,属于酚类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答案】B
【解析】A项中未用碱中和硫酸至碱性;B项中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项中在稀酸催化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D项中符合题意的同分
异构体有6种,分别为 (邻、间、对)和
(邻、间、对)。

15.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错误的说法是 ()。

A.油的熔点低,脂肪的熔点高
B.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
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D.油经过氢化可以转化为脂肪,通常又叫做硬化油
【答案】B
【解析】油和脂肪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较高,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较高,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

16.油脂在空气中暴露过久会产生难闻的臭味,这种现象称为“酸败”。

“酸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油脂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在日光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有
臭味的醛或酮(R
1、R
2
为烃基或H),其过程如下:
醛或酮(具有臭味)。

(1)试写出油酸甘油酯 [R为CH
3(CH
2
)
7
CH=CH(CH
2
)
6
CH
2
—]“酸败”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延缓不饱和油脂的“酸败”,通常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试以油酸甘油酯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3CH
3(CH
2
)
7
CH=CH(CH
2
)
7
COOH+CH
2
OHCHOHCH
2
OH
②CH
3(CH
2
)
7
CH=CH(CH
2
)
7
COOH+O
2
―→CH
3
(CH
2
)
7
—CHO+OHC(CH
2
)
7
—COOH
(2)氢化
【解析】“酸败”是油脂水解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被氧化而造成的。

抓住这个信息,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17.工业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时,常用________作________剂,反应时该糖中的________基被氧化成________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葡萄糖还原醛羧
CH
2OH(CHOH)
4
CHO+2Ag(NH
3
)
2
OH―→CH
2
OH(CHOH)
4
COONH
4
+2Ag↓+3NH
3
+H
2
O
【解析】葡萄糖是多羟基醛,醛基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等弱氧化剂氧化成羧酸。

18.森林是国民经济的宝贵资源,它不仅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而且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试回答:
(1)森林通过什么途径吸收CO
2
,防止温室效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分子由很多个________单元构成,在
每个单元中含有________个羟基,所以纤维素能发生________反应,它与浓H
2SO
4
和浓HNO
3
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纤维素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写出在医学上检验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合作用(2)葡萄糖3酯化
[C
6H
7
O
2
(OH)
3
]
n
+3nHNO
3
[C
6
H
7
O
2
(ONO
2
)
3
]
n
+3nH
2
O
(3)CH
2OH(CHOH)
4
CHO
CH
2OH(CHOH)
4
CHO+2Cu(OH)
2
CH
2
OH(CHOH)
4
COOH+Cu
2
O↓+2H
2
O
【解析】该题是一道生化结合题,考查了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

同时考查了纤维素的结构
[C
6H
7
O
2
(OH)
3
],纤维素的硝化反应;同时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在医学上常用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检验。

19.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H
2SO
4
,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其水解程度,需要的试剂是(。

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的Cu(OH)
2
悬浊液;④碘水
A.④B.②④C.①③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就分为三种情况①完全水解②部分水解③没水解;完全水解:证明无淀粉了,用碘水;部分水解:证明有淀粉—用碘水,变蓝,证明有葡萄糖—用银氨溶液[或新
制Cu(OH)
2
悬浊液],但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没有水解:证明无葡萄糖产生即可,用银氨溶液
来证明。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淀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
B.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C.加热、加入甲醛或硫酸铜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渗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答案】A
【解析】A、蛋白质和淀粉都属于混合物,且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是油脂,错误。

【考点】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知识。

21.中华民族有着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以五谷杂粮为主,水果菜蔬必不可少。

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糖类摄入不足,人易患低血糖;而摄入过多,则可能引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B.某些植物油和鱼油中的不饱和酯含量丰富,而动物脂肪中饱和酯含量很高
C.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硫酸钠等无机盐溶液,会析出沉淀,这个过程称为变性
D.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是人类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它
【答案】C
【解析】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硫酸钠等无机盐溶液,会析出沉淀,这个过程称为盐析,
C错误;
【考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体的营养
22. A、B、C是大家熟悉的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
下列转化关系:
其中化合物D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单质甲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A、B、C、D四种化合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写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A和B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化为C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葡萄糖、乙醇(2)光合作用(3)矿物燃料的燃烧
【解析】A、B、C是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B可能为CO
2
,联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可能为水,代入框图验证
符合。

即A为H
2O,B为CO
2
,C为C
6
H
12
O
6
,甲为O
2
,联想乙醇的燃烧,D为乙醇。

(1)在
A、B、C、D四种化合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葡萄糖、乙醇;(2)常温下,H
2O和CO
2
是通过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C
6H
12
O
6
的;(3)目前,CO
2
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
产生了不良影响,产生温室效应,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含碳燃料的燃烧。

【考点】考查糖类的合成与性质
23.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为20%的H
2SO
4
溶液,其作用是。

(2)试剂2为,其作用是,使检验水解产物
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检验淀粉液是否已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
解的现象是。

(5)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填”能”或”否”),若不能,其原因是,
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

【答案】(1)作催化剂(2)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 H+ + OH-=H
2
O
(3)(C
6H
10
O
5
)n +nH
2
O nC
6
H
12
O
6

淀粉葡萄糖
(4)显蓝色否硫酸能溶解Cu(OH)
2
而使实验失败,(5)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NaOH溶液
【解析】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中
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被新制取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

但在反应
前一定要先加入碱将稀硫酸中和,使反应处于碱性环境中。

否则实验失败,看不到实验现象。


简单的改正措施是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来调整溶液的酸碱性。

淀粉遇碘变蓝色。

常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淀粉或碘的存在。

【考点】考查淀粉的水解、检验及葡萄糖的有关性质等相关的知识。

24.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 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 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A正确;碘遇淀粉
显蓝色,所以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B正确;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
是葡萄糖,C正确;蛋白质中还含有N和S等元素,D不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天然水解产物的判断、有机物的组成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试题基础性强,紧扣教材,旨在调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难度不大,记住即可。

25.(8分)某学生取9g淀粉溶于水,为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图:
(1)各步所加试剂为:
A 、
B 、
C 、
D 。

(2)实验中必须加B溶液的理由是。

(3)当析出2.16g沉淀时,淀粉水解率为。

【答案】(1)A稀硫酸、B 氢氧化钠溶液、C 碘水、D 银氨溶液。

(各1分)
(2)硫酸会破坏银氨溶液,导致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分)
(3)18%。

(2分)
【解析】淀粉的水解要用酸催化,故A稀硫酸;银镜反应不能在酸性环境中进行,B为氢氧化钠
溶液;根据后面的现象,可以推断C 为碘水及D为银氨溶液。

测定淀粉的水解情况,依据两点
检验:1.加入碘水看是否显蓝色;2.先用碱中和用于水解时过量的酸,再加入银氨溶液并用水浴
加热,看是否产生银镜。

根据关系式:2摩尔银—1摩尔葡萄糖(水解产物)—已水解的淀粉的量,然后求出水解百分率。

【考点】淀粉的水解程度的判断
点评:考查淀粉的水解程度的判断,注意实验步骤和现象的描述。

属于考高中的易错题,需特别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语言描述。

26.证明淀粉在酶作用下只部分发生了水解的实验试剂是()
A.碘水B.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
C.烧碱溶液、新制Cu(OH)
2溶液D.碘水、烧碱溶液、Cu(OH)
2
悬浊液
【答案】D
【解析】淀粉在酶作用下只部分发生了水解,就要证明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所以要能够证明这两种物质的存在;应该先验证淀粉,要在酸性环境下检验,所以要用到碘水,而后检验葡萄糖时要在碱性环境中检验,故选D。

【考点】淀粉葡萄糖的鉴定
点评:葡萄糖验证:
⒈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浓度高时生成黄色沉淀)
CH
2OH(CHOH)
4
CHO+2Cu(OH)
2-
--加热→CH
2
OH(CHOH)
4
COOH+Cu
2
O↓+2H
2
O
注意事项:⑴新制Cu(OH)
2悬浊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⑵配制新制Cu(OH)
2悬浊液时,所用NaOH溶液必须过量
⑶反应液必须直接加热至沸腾
⑷葡萄糖分子中虽然含有醛基,但是d-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⒉葡萄糖溶液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反应
CH
2OH(CHOH)
4
CHO+2[Ag(NH
3

2
OH](水浴加热)→CH
2
OH(CHOH)
4COONH
4
+2Ag↓+3NH
3
↑+H
2
O
注意事项:⑴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⑵银氨溶液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⑶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⑷乙醛用量不宜太多,一般加3滴
⑸银镜可用稀HNO
3
浸泡洗涤除去
加热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也叫银镜反应。

27.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通式______________表示,但二者的n值是_____同的。

它们都属于_____糖,在性质上跟单糖、二糖不同,没有_______味,都______发生(填“能”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都能发生_______反应,反应的最终产物都是___________。

【答案】(C
6H
10
O
5
)
n
、不、多、甜、不能、水解、葡萄糖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通式(C
6H
10
O
5
)
n
表示,但二者的n值是不同的。

它们
都属于多糖,在性质上跟单糖、二糖不同,没有甜味,都不能发生发生银镜反应,但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考点】淀粉和纤维素
点评: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属于多糖的,分子式虽然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熟悉二者的不同点,此题便不难解决。

28.蛋白质溶液分别作如下处理后,仍不失去生理作用的是()
A.加热B.紫外线照射C.加饱和食盐水D.加福尔马林
【答案】C
【解析】高温加热、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会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失去活性,只有加食盐水不会,故选C
【考点】蛋白质活性
点评:本题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9.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
③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④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⑥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
⑦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⑧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A.①②③⑧B.②⑤
C.④⑤⑥⑦D.①⑤
【答案】B
【解析】①制备乙酸乙酯的时候,正确做法是将浓硫酸加到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原题的实验做法很危险,故错误。

②丝是蛋白质,只要含碳氢氮硫等元素,灼烧,会有烧焦的味道,而棉花是纤维,只要含碳氢元素,灼烧没味道,故正确。

③油脂是由1分子甘油(丙三醇)和3分子高级脂肪酸酯化而成,水解时,酸性条件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氨基酸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故错误。

④同分异构体是指化学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分子式可以写成
(C
6H
10
O
5
)n,其n可以不同,故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⑤溴乙烷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称为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油脂是高级脂肪酸酯化而成,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不同,见解释③;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相
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类化合物,最终逐步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故正确。

⑥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剧烈,故不能用来检验,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故错误。

⑦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分子应该具有不饱和键,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乙烷不能,故错误。

⑧蛋白质最终水解的产物应该是氨基酸,故错误。

【考点】有机物性质。

点评:此题通过对有机物性质的考核,涉及面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识记一些分散的知
识点,这种考题,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有机化学知识。

30.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能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D
【解析】油脂属于有机物中的酯类,相对分子质量很小,但很容易发生水解反应,能变成高级脂
肪酸和甘油,油脂是混合物,故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因此A、B、C都是正确的,不饱和的
油脂能使溴水褪色。

故答案选D。

【考点】酯类物质的性质
点评:酯类的各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好,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

31.(8分)乙二醇(C
2H
6
O
2
)为常用的化工原料。

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二醇,A为一种单
糖,B为一种有特殊香味的一元醇,C为一种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C的反应条件;
(2)试剂X为;D→乙二醇的反应类型为。

(3)某同学想确认淀粉和稀硫酸是否已经发生反应,取反应混合液少许,加新制的碱性氢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