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活动中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权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活动中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权衡分析
2019-10-24
【摘要】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者认为,财务风险与收益的基本关系是匹配关系,系统运⽤风险与收益权衡原理,适度权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与收益,是构筑企业财务安全的基⽯,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不容忽视的⼀个永久性问题。

⽂章主要从财务管理⽬标、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收益分配活动四个⽅⾯分析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关键词】财务风险;收益;适度权衡
风险是财务管理学中的⼀个重要概念。

1895年美国学者Hayes⾸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定义,认为它是损失发⽣的可能性。

但被学术界较普遍接受的风险定义是美国学者A·威廉斯的结果变动说:在某个特定状态下和时间内可能发⽣的结果的变动,即只要某项活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未来结果,具有客观不确定性,就是风险。

风险事件⼀定具有客观不确定性,但不是所有具有客观不确定性的事件就是风险事件,客观不确定性是风险事件成⽴的必要条件。

在财务管理学中,风险总是同收益联系在⼀起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成正⽐。

⾼风险往往伴随着⾼收益,⽽低风险则常常意味着低收益。

此即风险报酬(收益)交换律,或风险收益权衡理论。

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代价(成本)。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营运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多种风险。

如何降低各种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化,是我们要处理的重要问题之⼀。

⼀、企业价值最⼤化财务管理⽬标与风险收益的权衡
企业价值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其创造的预计未来现⾦流量的现值,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和成长能⼒。

企业价值最⼤化⽬标充分考虑了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努⼒实现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化,不仅企业⾃⼰要发展好,还是处理好多⽅⾯的关系。

第⼀,注重协调好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培养股东忠诚度;第⼆,关注内部职⼯的利益,营造舒适的⼯作环境;第三,加强与债权⼈联系,培养可靠的资⾦供应者;第四,关⼼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努⼒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第五,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

⼆、筹资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在筹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预先确定资⾦的需求量。

为使筹资量与需求量相互平衡,既不能过量筹集资⾦,造成筹资过剩⽽降低筹资效益,也不能筹资不⾜,影响企业⽣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必须以“需”定“筹”,按企业最低资⾦需求量进⾏资⾦的筹集。

现阶段,由于我国资本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单⼀、资⾦成本使⽤较低,造成部分企业⼤量占有资⾦,⽽资⾦使⽤效益却很低,⽽真正需要资⾦的企业却⽆法获得资⾦⽀持。

因此,⾯对筹资风险时,⾸先要从资⾦来源、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等⽅⾯来考虑,在筹资风险、资⾦成本和投资报酬之间进⾏综合权衡。

所谓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其效益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难以偿债的可能性。

筹资风险可能发⽣于企业筹资⾏为之前,也可能发⽣于其理财过程中;筹资风险不仅影响企业⽣产经营的价值运动,也作⽤于企业⽣产经营的实物运动,影响企业供、产、销等活动。

企业要树⽴筹资风险控制观念,根据不同的资⾦需要和筹资政策,综合考虑筹资风险、资⾦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并将资⾦筹集和资⾦投向结合起来考虑,⼒求以最低的筹资风险和资⾦成本获得最⼤的投资效益。

企业资⾦来源主要有两⼤类:⼀是所有者投资,如发⾏股票、认股权证等。

⼆是负债,如发⾏债券、银⾏借款、短期融资券等。

对于所有者投资⽽⾔,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由⽀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效益的不确定性上。

⽽对于负债⽽⾔,要按期偿还利息和本⾦,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负债经营同时,要承受偿债压⼒的风险。

因此在选择筹资⽅式时,应注意权衡各种筹资⽅式的风险与收益,选择使资本结构最优,企业价值最⼤的筹资⽅式。

三、投资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按投资⽅向的不同,投资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从企业的⾓度来讲,对内投资就是项⽬投资。

企业对内投资的⽬的主要是为⽣产经营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等情况的变化,其经营收益往往会波动起伏,从⽽造成对内投资风险(经营风险)。

经营收益波动的幅度和可能性越⼤,经营风险便越⾼,反之经营风险则越低。

企业在选择对内投资项⽬时,通过分析、预测项⽬投资未来现⾦流量,权衡风险和收益,运⽤项⽬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来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投资项⽬。

企业对外投资时,遭受风险的⼤⼩主要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共同影响到企业直接投资的风险,故在被投资企业经营风险或总风险已知的情况下,可近似地将其作为本企业直接投资风险。

企业也可根据与直接投资收益有关的历史资料计算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和变化系数等指标来预测直接对外投资风险,原理与间接对外投资风险的估量相同。

间接对外投资主要是证券投资,⼀般通过期望投资收益(率)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率)的幅度和可能性来估量它们所⾯临风险的⼤⼩。

对于单项证券投资风险的估量,常⽤的指标是该项证券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标准差率以及β系数,指标值越⼤,说明投资风险越⾼。

企业在识别与估量投资风险后,对决策过程中选定的投资⽅案,针对其可能⾯临的风险,单独或同时采取下列措施进⾏投资风
险的预防与控制:
1.合理预期投资效益,加强投资⽅案的可⾏性研究。

2.运⽤杠杆原理,协调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

根据总杠杆、经营杠杆和筹资杠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般⽽⾔,经营风险较低的企业可在⼀定⽔平上使⽤筹资杠杆,采⽤筹资杠杆程度较⾼的融资组合⽅式,但经营风险很⾼的企业则宜在较低的程度上使⽤筹资杠杆,采⽤筹资杠杆程度有限的融资组合,从⽽控制企业的总风险。

3.运⽤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投资组合。

4.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

5.积极采取其他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四、收益分配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收益分配是企业⼀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个环节。

收益分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股利政策运⽤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需求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发展信⼼,同时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关的法律限制、企业资⾦变现能⼒、筹资能⼒等等。

⼀般⽽⾔,股利政策包括剩余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变动股利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各种股利政策各有利弊且适⽤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剩余股利政策适⽤于企业的初创期,能够满⾜企业对于盈余资⾦的需要,但会造成股利发放波动⼤且⽆法满⾜那些固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因此企业在选择股利政策时,既要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要兼顾投资者的利益,进⽽实现收益分配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总之,权衡风险和收益作为财务学的⼀个重要理念,应贯穿于处理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以实现财务管理⽬标的各个环节之中。

我们在实现财务管理⽬标的过程中,要时刻拥有⼀种权衡风险和收益的理念,作出符合财务管理⽬标的正确决策。

同时,在决策中要追求⼀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种平衡器的作⽤。

【参考⽂献】
[1]徐程兴.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概念:基于企业性质的解析[J].⼯业技术经济,2006(7):158-160.
[2]姜荣.从风险投资流程分析公司财务风险[J].现代会计,2008(2).
[3]李琪琦,向锐.试论财务风险与报酬的关系[J].财会⽉刊,2003(12).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财务活动中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权衡分析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