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强化训练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强化训练(四)
一、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A.儒学的“大一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2.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下列各项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B.邵雍—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C.张载—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D.程颢、程颐—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3.下列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A. 韩愈
B. 周敦颐
C. 张载
D. 朱熹
4.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气关系论主要吸收了谁的思想
A. 张载
B. 程颢、程颐
C. 周敦颐
D. 李翱
5.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远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6.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
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
C.《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D.《大学》《中庸》《易经》《周书》
7.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王阳明的“良知”是指
A.人固有的善性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8.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是
A.“心即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致良知”
D.“理”是世界的本源
9.对明朝后期李贽的“离经叛道”评价正确的是
A. 对传统文化盲目批判,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B. 否定了传统文化中对孔子的盲从,具有进步意义
C.与传统道德观念背道而驰,是社会的异类,不值得肯定
D.扰乱了社会治安,迷惑了百姓,应予以否定
10.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1.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意义在于
A.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
B.澄清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C.唤醒人们的“民权”意识
D.使人们勇于改革时弊,增强社会责任感
12.王夫之认为“天下唯气而已矣”“据气而道出”“无气而道毁”“无其气则无其道”他所说的“气”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实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
13.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
1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16.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
──朱熹材料二“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凡一物之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
——《二程遗书》材料三“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请回答:
(1)材料一的“理”和“气”各指什么?他认为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2)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
(3)材料三与材料一又有何不同?
(4)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哲学观分别体现了什么世界观?
(5)程朱理学有没有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赞反对那些道学家为了抬高自己,故意把孔于吹捧为神圣,甘愿冒着“非圣无法”的罪名,自称“异端”,他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
——《中国思想通史》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于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黄宗羲《原君》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贽思想的进步性,说明其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找出最能体现黄宗羲思想观点的两句话,这实际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强化训练(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B 3.A 4.B 5.C 6.C 7.A 8.A
9.B 10.B 11.D 12.A 13.D 14.C 15.A 16.D
二、非选择题
9.(1)“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两者是同时存在、密切结合而不可分割的。
(2)都认为理为万物的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封建制度和相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
(3)认为“心”为宇宙的本体,强调自心,修身养性。
(4)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5)有,如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中节气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
10.(1)揭露道学家的虚伪,破除对孔子的迷信。
反封建的先驱,带有民主色彩。
(2)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民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