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刑法学》在线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刑法学》在线作业
华师《刑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普遍管辖原则
D. 保护原则
满分:2 分
2. 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
A. 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
B. 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 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
D. 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满分:2 分
3. 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 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 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C.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D. 实行数罪并罚
满分:2 分
4. 下列罪中,刑法规定以"明知"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是()
A. 窝藏包庇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玩忽职守罪
D. 泄露国家秘密罪
满分:2 分
5. 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

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 )
A. 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 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 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满分:2 分
6.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无期徒期不能少于()
A. 15年
B. 10年
C. 5年
D. 20年
满分:2 分
7. 王某在拐卖女青年李某的途中多次强迫李某向他人卖淫。

对王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A. 直接以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进行处罚
B. 以强迫卖淫罪进行处罚
C. 以拐卖妇女罪和强迫卖淫罪进行数罪并罚
D.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进行处罚
满分:2 分
8. 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了保险金,对投保人应()处罚。

A.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
B. 以保险诈骗罪定罪
C. 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定罪,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 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满分:2 分
9.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A.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B. 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 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满分:2 分
10. 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
A. 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
B. 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
C.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D. 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满分:2 分
11. 下列罪中以"情节严重"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有()
A. 劫持航空器罪
B. 抢劫罪
C. 侮辱罪
D. 强奸罪
满分:2 分
12. 副乡长李某见其妻与
邻居王某扭打一起,遂将王某拖回王的娘家,王某骂李是流氓。

数日后,王某与其弟弟一块到公安局控告李某利用副乡长职权强奸她。

后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与其弟的控告纯属虚构。

王某与其弟的行为构成( )
A. 伪证罪
B. 报复陷害罪
C. 诬告陷害罪
D. 诽谤
满分:2 分
13. 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无期徒刑,或者其中一个最重刑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只执行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这属于()
A. 吸收原则
B. 相加原则
C. 限制加重原则
D. 混合原则
满分:2 分
14. 易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盗窃了5000元人民币,对易某()。

A. 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论处
B. 以盗窃罪论处
C. 实行数罪并罚
D.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满分:2 分
15.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甲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A. 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 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 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
D. 不应撤销缓刑,但对所发现的罪应当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满分:2 分
16.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的区别主要是:()
A. 犯罪目的不同;
B. 犯罪故意内容不同;
C. 打击的部位不同;
D. 使用的工具不同
满分:2 分
17. 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概念,属于()
A. 形式的犯罪概念
B. 实质的犯罪概念
C. 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
D. 具有我国特色的独创型概念
满分:2 分
18. 甲系某县民政干部,挪用准备发放的1万元救灾款用于自己炒股票,长达半年。

甲的行为构成()
A. 挪用公款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
C. 贪污罪
D. 违反财经纪律
满分:2 分
19. 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
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

甲、丙( )
A. 构成共同犯罪
B. 不属于共同犯罪
C.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 甲单独构成犯罪
满分:2 分
20. 甲、乙、丙3人共同去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负责入室偷窃,丙负责运送。

甲、乙、丙3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 复杂共同犯罪
B. 简单共同犯罪
C. 必要共同犯罪
D. 犯罪集团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即使未发生结果亦构成犯罪既遂的有()
A. 盗窃罪
B. 煽动分裂国家罪
C. 伪证罪
D. 诬告陷害罪
E.骗取出口退税罪
满分:3 分
2. 按照刑法规定,既可
从轻处罚,又可减轻处罚的犯罪有:()
A. 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B. 中止犯罪
C. 防卫过当
D. 犯罪未遂
满分:3 分
3.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有( )
A. 未遂犯
B. 从犯
C. 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教唆犯
D. 中止犯
满分:3 分
4. 具有下列选项哪些情形,人民法院可以对犯罪人免除处罚?()
A.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
B. 由于不能预见或不能抗拒的原因造成损害结果的
C.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D.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满分:3 分
5. 刑法分则将各种犯罪划分为十大类的主要依据是()
A. 犯罪主体
B. 犯罪侵害的同类客体
C. 犯罪对象
D. 犯罪侵害的直接客体
E. 犯罪危害程度的大小
满分:3 分
6. 下列犯罪告诉的才处理的为( )
A. 虐待罪
B. 重婚罪
C. 侮辱罪
D. 诽谤罪
满分:3 分
7. 拐卖妇女、儿童罪与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区别界限是()
A. 客体不同
B. 犯罪对象不同
C. 取财的方式不同
D. 主观目的不同
E.主体不同
满分:3 分
8. 有期徒刑与拘役主要区别是()
A. 适用对象不同
B. 执行场所不同
C. 期限不同
D. 待遇不同
E. 法律后果不同
满分:3 分
9.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是()
A. 犯罪对象不同
B. 侵犯的客体不同
C. 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D. 犯罪形成的时间不同 E.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满分:3 分
10. 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
A. 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C.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D. 为他人实际谋取了利益
E.亲自收受他人财物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段指14岁到16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某国家机关处长,因对其下属高某检举其大吃大喝而心怀不满,便捏造高某在外嫖娼的匿名材料,广为散发,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李某的行为构成侮辱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三分之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下列罪中,属于侵犯财产犯罪的有敲诈勒索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某甲意图杀某乙、乘乙在和他人打牌之机,向乙扔去一颗自制炸弹,不但炸死了乙,而且还炸伤在场的某丙和某丁以及其他人,炸毁某丁电视机一台,价值人民币2000元。

某甲的行为构成的犯罪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20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侵犯同类客体的犯罪中区分不同犯罪,一般根据犯罪的客观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下列刑种中不属于主刑的有罚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放火罪的既遂标准是引起被烧财物的独立燃烧( )
A. 错误
满分:2 分
10. 某甲虚构某乙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并在众人中散布,某甲应构成诬告陷害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和处罚原则是应当从重处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我国修订后的现行刑法开始施行的时间1997年7月1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下列犯人中,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是初犯()
A. 错误
满分:2 分
14. 数次贪污构成犯罪的是牵连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某人偷割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