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3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基础巩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种类与总量日益增多,许多地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堆积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大气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

据此完成第1~2题。

1.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
①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飘逸,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②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会使水体遭到污染③垃圾经过风化、雨淋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质④垃圾经过强光照射,会逸出氟氯烃,影响臭氧层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有关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其他类型的污染一样,污染途径单一
B.固体废弃物污染以迁移转化为主,其过程是长期的、缓慢的
C.因为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我们不必过分注意固体废弃物造成的危害
D.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弃物,可避免大气二次污染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垃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

垃圾经过强光照射会产生有毒气体从而污染大气,造成地区性大气污染,但不会逸出氟氯烃影响臭氧层。

第2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种类与总量日益增多,许多地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与堆积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固体废弃物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并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弃物,会产生粉尘、Cl2、HCl等物质,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2016年4月,某某某学校迁入新址后,多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
情况。

专家调查发现,新址附近新开挖地块曾经是化工厂旧址,土壤污染严重,污染物成分与学生疾病直接相关。

根据材料,完成第3~4题。

3.不属于污染物进入学生身体的主要途径的是( )
A.蚊虫等生物传播B.通过食物链富集
C.呼吸被污染的空气D.接触被间接污染的水体
4.土壤污染往往比大气污染、水污染危害更大,原因是( )
①土壤污染常常不易被察觉②污染物附着在土壤中难以被清除③土壤中污染物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④土壤中的污染物易被农作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和动物
A.①③④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污染物进入学生身体与环境有关,而与食物无关,因此通过食物链富集不正确。

第4题,土壤污染常常不易被察觉,且污染物不易被清除,还会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和动物。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以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碳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

据此完成第5~6题。

5.我国煤矸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前列,煤炭开采中产生非常多的煤矸石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大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滥挖
6.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包括( )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中长期占70%以上,所以大量开采使用煤炭造成大量煤矸石的排放。

第6题,煤矸石大量长期堆放会诱发多种灾害。

某某省某某市把农村垃圾处理视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经过两年多的强势推动,95%的自然村有效治理了垃圾污染问题,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用这些蚯蚓养殖青蛙,实现了垃圾的生态处理。

据此回答第7~8题。

7.下列关于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
C.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8.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大X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答案】7.B 8.A
解析:第7题,任何垃圾处理手段都不是万能的,有些不能被蚯蚓分解的物质也是无法处理的。

第8题,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从而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D项与环境问题无关。

【精炼提升】
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7年1月5日,某某西向生态填埋场进入试投用阶段,该项目是某某市创建国家环保模X城市的核心工程。

今后某某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后的飞灰固化和需要应急处置的各类生活垃圾将运送到这里进行填埋消纳。

困扰某某多年的市区“垃圾围城”,终于有了破局之
策。

简述某某出现“垃圾围城”现象的主要原因及西向生态填埋场投用对市区的有利影响。

【答案】原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多,生活生产排污量大;垃圾场规划不合理,清理垃圾能力差。

有利影响:减少垃圾占地面积;减少对大气、土壤及水的污染;改善居住环境。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农村大量出现的废旧塑料包、农膜等垃圾因处理不当而污染环境,甚至威胁到“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安全(如下图)。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真实写照。

目前,全国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较低,其中无害化处理量更是少之又少。

要破解“垃圾围村”的顽疾,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农村一片青山绿水。

(1)指出农村垃圾的危害。

(2)请你提出整治农村垃圾的措施。

【答案】(1)危害: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导致饮用水水质下降;引污水灌溉,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富集,农作物品质下降;垃圾阻塞河道,导致河流泄洪能力下降;垃圾中有害物质经风化渗漏,污染土壤,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垃圾扬尘和焚烧会污染大气;危害人体与牲畜健康。

(2)整治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管理,防止城市向农村违规排放垃圾等。

11.(2019年某某省某某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享单车在我国不断推广,它给居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018年底,在某某市静安区某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堆放现场,数万辆共享单车杂乱堆放在一起,
长期风吹雨淋,很多单车锈蚀十分严重,后续处置困难。

简述共享单车大量堆放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为其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不利影响:堆放共享单车,占用城市用地;侵占公共环境,影响城市环境美观;锈蚀、老化车身和脱落零部件可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

建议:政府增加并规X单车的停放X围,减少随意停放现象;企业与政府开展积极合作,实现共享单车的有效回收和替代;及时维修、维新共享单车,提供更多的服务。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共享单车杂乱堆放,占用城市用地,侵占公共环境,影响城市环境美观;搬运管理等成本较高;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锈蚀、老化车身和脱落零部件可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具体建议可根据具体问题本身对应提出,合理即可。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8月,我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确诊疫情。

虽然非洲猪瘟不传染人,但是对猪的致病性强,致死率高,发病X围广,引起了人们对养猪场的环境保护的关注。

养猪场的猪粪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1)简述养猪场粪便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2)提出对养猪场粪便的处理建议。

【答案】(1)养猪场粪便产生异味,污染大气;养猪场粪便随意堆放,占用土地;养猪场粪便在雨水浸泡下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养猪场粪便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利用微生物技术和生物发酵工艺,将养猪场粪便制成复合有机肥,用作农田肥料;将养猪场粪便转入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用作能源;采取措施对养猪场粪便进行杀菌消毒,减少病菌和蚊虫滋生;合理规划养猪场粪便的堆放X围,远离水源地和农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