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训练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训练题新人教版
一、阅读《桃花源记》回答以下问题.
1、南阳刘子骥,崇高士地,闻之,欣然规往,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代 ) 有名诗人。
2、解说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芳草鲜美,落英绚丽
( ....)( 2)欲穷其林 (
.
)
(3)忧如如有光
..()(4)才通人 (
.
)
(5)屋舍俨然 (
..)( 6)并怡然自乐
.
()
(7)问所素来,具答之(.)( 8)便要还家 (
.
)
(9)乃不知有汉(
.)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1)便扶向路(
.)( 12)诣大守(
.
)
(13)寻向所志,遂迷(
.)( 14)寻病终(
.)
(15)后遂无问津.者()
3、指出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不一样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
交通:
(2)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老婆 :
(3)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
不论:
(4)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5)芳草鲜美,落英绚丽
..鲜美:
4、写出出自于本课的成语,起码写两个,分别解说它们的意思并用它的各写一句话。
5、成语皆要言不烦,很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边的句子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余,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丽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6)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太守既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7、第一段描绘桃花林自然美景有什么作用?
8、渔人走开时“到处志之”再去找却找不到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李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李白”,它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像
的空间,你以为本文哪处运用了这类手法,试简要剖析。
10、本文纯属虚假那么陶渊明为何要虚假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作者在这篇文阐里
寄望了如何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可以变为现实?今日我们应该对
待这样的理想社会?
11、本文组成一个没有盘剥压迫,没有战乱纷拢,人人安家乐业的理想社会,现在“桃花
源生态旅行企业”正式挂牌建立了,为招徕天下旅客,企业准备于桃花源进口处是挂一
幅广告,请你为此出谋划策。
你准备写点什么作为广告词呢?
二、阅读《陋室铭》回答以下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选自 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 _______(朝代)有名诗人_____________
2、用原文语句回答
(1)点明全文要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有句古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不妨有卧龙。
”文中与这句诗意思邻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室内生活情味主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提到诸葛庐,子云庐的目的是什么?
5、文末借用孔子的话来结束全文,试翻译全句并谈谈作者借孔子的话表现如何的含义?
6、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经过对居室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
7、解说加点的字词
(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
...
(3)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 (4)能够调素琴 ()
.....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8、翻译以下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偏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偏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荣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出自_____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朝代 )_______ 家
2、解说以下加点词在文中意思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
..
(3)出淤泥而不染 ()(4)不蔓不枝()
..
(5)香远益清()(6)亭亭净植()
...
(7)予谓菊()(8)陶后鲜有闻 ()
..
(9)宜乎众矣 ()
.
3、翻译以下句子
(1)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中与“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相照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绘莲花高洁朴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莲正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归纳莲花尊贵的质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6、从上下文连接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观
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7、《爱莲说》一文赞誉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尊贵质量,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
现实生活中,有人以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看法,你是如何对待的,请
简述原由。
8、作者在文中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什么思想感情?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
喜欢的一栽花,并用一句话来归纳喜欢的原由.
9、从古到今,无数游人立足湖畔、池边,一睹荷花之风韵,更有众多文人雅士驰骋想像,
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赞叹诗章,从不一样角度道出了芙蓉的千古风流和高洁志趣,到现在咏来,仍给人以美好的启示和享受,请你默写一首吟荷的小诗来。
三、杜甫诗三首
1、依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望岳
贷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望岳》一诗中,抓住光景细节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空旷的两句诗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表现登高而小天下的豪放气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作者将泰山的奇特艳丽归之于长自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的悲伤,对家人的想念之情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石壕吏》中宫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苦形成鲜亮对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述老妇三个儿子悲惨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边一首诗,达成文后问题。
望岳
贷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望岳》一诗除题目外,全诗为着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试作
详细剖析。
(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色。
(3)这首诗的颔联是描绘近望泰山所见的光景,此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向来被人
称道,请简要剖析“钟”“割”幸亏哪处?
(4)请品析诗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蕴涵的人生真理是什么?
3、《春望》
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战火连三月,家信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率在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字中诗人的视线,则远及近,由大到
小,由 ____________________到 ___________________ __。
(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说,你赞成哪一种?说明原由:
A、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觉惊心。
B、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3)请睁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深欲不胜簪”所显现的画面,并揭露诗句的含义。
四、新闻
阅读下边资料,按要求答题。
1、新华网河南频道 5 月 20 日电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
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时期在郑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国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
本次大赛是以“中原龙舟大赛”为基础上涨级成“中华轩猿龙舟大赛”的。
大赛区的宗旨是传承华农历史文明,推进龙舟运动发展,促使中原经济区建设。
大赛开幕式上设置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
从今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