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L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WL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KWL阅读教学模式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产生的教学模式,教师
运用KWL教学模式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尝试理解未知的信息,开拓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以stonehenge阅读课为例,对KWL教学模式进
行阐述。
【关键词】KWL;阅读;思维;支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6-030-01
KWL教学模式包括What do you know abou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What do you learn about…?三个问题。
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包括了3个步骤:1.评测课前读者已有的知识(know), 决定他们想通过阅读获取什么新知识(want to know), 回忆阅读后他们学到了什么(learn)。
通过阅读前对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
进行评测并开启学生的思维,并通过提问建立阅读目的,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
解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在下文阅读步骤中对相关信息更加敏感,也更易于理解。
教师应当有效的引导学生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尝试理解未知的信息,加强学生
的背景知识,建立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以go for it 九年级第八单元阅读课Stonehenge—Can anyone Explain Why It Is There?为例,阐述KWL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K—提问激发思维火花
本课一开始,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Stonehenge为标题,顺势抛出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Stonehenge?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原有的认知。
学生虽然没见过真正的石头阵,但部分学
生通过各种读物和电视媒体对石头阵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话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们有内容可说。
由于话题本身颇具趣味性,也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
根据已有的知识,得到各式答案。
如:1. It is in Britain. 2. It is made of huge stones. 3. It is on an island等等。
学生各抒己见,在话题的激发下开启思维,甚至
出现令人欣喜的答案.这些信息的收集也为后面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W—提问搭建思维支架
有了第一个问题的铺垫,教师开始抛出第二个问题。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tonehenge? 这个问题的提出把话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问他们对
于石头阵想知道什么更多的内容。
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兴趣点,也为后面文本阅读搭建起知识的桥梁,连接了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
学生们
开始提问以下问题,如:1. Where is Stonehenge? 2. Who built Stonehenge? 3. Why was it built?/ What was it used for? 4. When was it built? 5. How was it built? 甚
至还有学生提问 Where were the stones from? 话题一旦打开,学生思维也变得活
跃起来,课堂上也出现了精彩的生成。
学生一边提出问题,教师一边板书,板书和问题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思维的支架,也为后面阅读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这些问题与文本内容不谋而合,帮助学生更加关注阅读内容。
带着这些问题,带
着满满的疑惑,进入文本阅读。
L—阅读搭建语言支架
由于第二环节所提出的问题已经为学生搭建起思维的支架,学生接触文本后,能快速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细节,找到一些明显的答案如:1. Where is the Stonehenge? It is in Britain. 2. Who built it? Nobody knows.从而导入本文的关键字
mystery, 并在板书中央呈现。
然后进一步提问what other mysteries does Stonehenge have?得到答案1. Why was it built?/ what was it used for?( para2-3) 2. How was it built?(para 4).理清文章的段落关系后,进入文本的深层阅读,并在阅读中渗透阅读策略。
重点寻找不同人对于石头阵建造原因的不同猜测,提取关键信息,并用板书呈现如下关键字:
对于文本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如Where were the stones from?这样的开放式问
题展开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引发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了学生的阅读
体验,也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问题抛出后,教师把思考空间留给
学生,然后学生们相互交换意见,给学生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
文本阅读完成后,教师抛出最后一个问题:What do you learn about Stonehenge?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对文章的重点信息进行复述。
先前教师已经为学生搭建好框架,关键字等语言支架,因此复述难度不大,学生完成效果理想。
由于本课的活动设计目标性强,课前环节,课中环节都指向目标,KWL的阅
读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切实可行的思维支架和语言支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良好。
What do you know about Stoneheng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tonehenge? What do you learn about Stonehenge?三个
问题成为本课的主线,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接触文本,走
进文本,熟悉文本,并进行相关的语言输出。
这些有效的提问,让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因此运用KWL阅读教学模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姬玫.《运用KWL阅读策略来提高阅读能力》,甘肃省医学科学院研究院,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