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练习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题号
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2、6、7、8、9、13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3、4、5、10、11、12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
B。

加剧环境污染
C。

缓解能源紧张
D。

促进资源开发
2.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

图乙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图丙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

图丁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解析:1。

C 2.D 第1题,本题易错选D,错因是没有注意到本题考查的是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

“疆电外送”是能源的输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是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故选C。

第2题,本题易错选A,错因是不能正确认识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图甲新疆晾房利用了当地气候干燥、蒸发旺盛的特点;图乙是陕西窑洞,体现了当地黄土深厚、直立性强的特点;图丙是青海牧场,青海经济水平落后,科技水平低;图丁是四川水田,当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2017·陕西咸阳模拟)“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

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3~5题:
3.“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A。

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

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

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

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4。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①断裂下陷②地壳抬升③流水堆积④流水侵蚀⑤风力堆积⑥风力侵蚀
A.①③
B.①⑤C。

②④D。

②⑥
5.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

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

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解析:3.C 4.A 5。

D 第3题,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不能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第4题,受水地区为渭河平原,其成因为内力断裂下陷,外力流水堆积。

第5题,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注入长江干流,水量不受长江的影响,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渭河处于温带,冬季结冰,受黄土高原的影响含沙量大。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坑口电站,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回答6~7题:
6。

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A。

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7。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髙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析:6。

C 7。

D 第6题,宁夏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第7题,将宁夏的火电输往东部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8~9题:
8。

甲、乙、丙依次是()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D。

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9.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A。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解析:8。

C 9。

B 第8题,由图可知,甲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水电较丰富;乙图例代表的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这些省区煤炭资源丰富,故为火电丰富区;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是电力短缺区。

第9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这是我国建设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10~11题:
10。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②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③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④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1.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①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②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③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④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 D.③④
解析:10.A 11.B 第10题,利用“昆明水少”的信息及图示概况注记,可知滇池流域面积相对水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稀释作用弱。

水体更新周期长短还与水体总量、进出水量有关,注记显示滇池水体总量大,加上进出水量小,更新速度慢,增加了其更新周期。

第11题,引金沙江的水入滇,一方面缓解昆明的用水紧张状况;另一方面增加滇池汇入水量,提高滇池水体的自净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017·宁夏石嘴山测试)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9分)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

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9分)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即可判断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和南部的气候差异,并结合两个地区需水量的差异,分析其水资源的盈亏.同理可以分析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第(2)题,从工程建设角度考虑,也就是从其是否经过山地进行考虑。

第(3)题,从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整治措施加以分析回答。

答案:(1)①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②南部城市和人口比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10分)
(2)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高.理由:美国输水路线位于盆地,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路线与山脉相交,需开凿隧道,工程量大.(9分)
(3)西部调入区土壤盐碱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治理措施:①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③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9分)
13.(2017·山东实验中学模拟)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

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 170 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指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9分)
(2)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

(9分)
(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有哪些?(10分)
解析:第(1)题,从线路图可以看出图中经过很多城市,所以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为城市分布。

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主要从“需求”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考虑,甲地区“产”大于“需”,而乙地区则“需”大于“产”。

第(2)题,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污染等方面考虑。

第(3)题,甲地区位于长江上游,与乙地区相比,发展工业的优势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考虑,包括能源、土地、劳动力价格、政策、市场等.
答案:(1)城市分布(消费市场)。

乙经济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9分)
(2)缓解乙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减轻乙地区的环境污染。

(9分)
(3)甲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经济发展潜力大;政策支持;市场广阔.(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