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387942_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演艺游客感知探究——以拉萨市《文成公主》实景演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演艺游客感知探究
——以拉萨市《文成公主》实景演出为例
崔凯鑫 刘虹岩 刘 夏 陶建阳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摘 要:旅游演艺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形式,在展现旅游目的地的民俗与文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托著名旅游城市或热点景区,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展现地域文化或民俗风情,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先行领域和重要载体。
本文以拉萨市《文成公主》实景演出为案例,利用ROST CM软件分析相关网络平台上的游客评价内容,探究旅游演艺的游客感知特征。
研究表明,游客对《文成公主》实景演出历史故事的表达、藏族特色文化的展示、露天演出带来的震撼感知较好,但对于演出场地基础设施、服务人员态度、演出互动性、演出周边旅游配套设施等方面感知较差,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网络文本分析;旅游演艺;游客感知
中图分类号:J892.4;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同时,建设文化强国为旅游业明确了发展方向,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旅游演艺是以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主要表演内容、依托多种表现形式和现代演艺技术的一种艺术展示方式,几十年来的发展使其成为文旅产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是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名片、新的旅游吸引物,旅游演艺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知名度,而且能够促进以文旅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在大众休闲旅游时代,旅游演艺作为能够直观体验地区文化的旅游产品,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
《文成公主》实景演出由域上和美集团与拉萨市布达拉文旅集团携手打造,以文成公主和亲的历史事件作为故事主线,着力展现和亲途中历经的种种磨难与艰辛,体现民族团结、表达人间大爱。
但是,拉萨市旅游演艺发展存在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研究、应用技术落后等问题。
因此,深入探究和分析《文成公主》实景演出的游客感知,有利于提升其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为未来拉萨市旅游演艺产品的打造、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旅游演艺相关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73年麦坎内尔(MacCannell)对旅游演艺真实性问题的探究[1]。
随后,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旅游演艺对当地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影响。
在此期间作为旅游主体的游客开始被提及,游客体验、游客感知问题逐渐被关注。
国内关于旅游演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类别划分、产品开发、游客体验等方面。
类别划分方面,肖波等将旅游演艺划分为实景演出、剧场演出和主题公园演出三大类[2],本文研究的便是实景演出案例;产品开发方面,马瑛在对旅游演艺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为内蒙古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及优化提出建议[3];游客体验方面,展梦雪等对《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藏谜》进行网络文本分析,发现旅游演艺产品影响游客的核心体验、情感满意度等,且不同类型的旅游演艺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4]。
相较而言,游客感知方面的研究较少。
游客感知主要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主观体验,是基于泽思曼尔(Zeithmal)的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的外延。
迈克尔·海伍德(Michael Haywood)首先将顾客感知理论与旅游业相结合,提出游客感知理论。
国内学者对游客感知的研究多集中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传统旅游产品上,对旅游演艺等新型旅游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
例如,周妮笛等采用IPA分析法对广西钟山县龙岩生态村游客感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5];王铭杰等基于游客感知,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乡村旅游中乡村性等问题[6];王妍方等以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为案例,探究森林环境禀赋与游客感知间的耦合关系[7]。
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量研究,主要有结构方程模型、TCM模型、IPA分析等。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演艺的研究大多
作者简介:崔凯鑫(2002—),女,山东日照人,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旅游规划与开发。
图1 《文成公主》实景演出语义网络图
出内容的具体感知;“朋友”表现了演出适合的游客人群。
“效果”“性价比”“好玩”等词汇位于语义网络的外围位置,是对于演出吸引物的形象感知。
在总体上形成了“核心-次核心-外围-边缘”的语义网络,形象地展示了游客对于《文成公主》实景演出的感知。
(二)高频词归类分析
游客对于景区的认知形象感知越强则在评价文本中相关词汇的词频越高,反之则越低。
本文利用ROST CM软件的词频分析功能对收集到的网络文本进行分析,整理词频最高的40个词汇,将这些词汇分成出游动机、出游时间、演出内容及方式、基础设施、游客特征、游客感知6个词汇类型。
第一,出游动机。
高频词中显示“文成公主”“历史”“文化”数量较多,可见目前游客选择观看《文成公主》实景演出的首要动机是了解文成公主进藏故事,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第二,出游时间。
高频词显示“晚上”的数量最多。
由于《文成公主》实景演出开场时间为晚上9点,故游客大多在晚上出游。
且实景演出周边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除演出外没有其他特色旅游吸引物,其他时段很难吸引游客驻足。
第三,演出内容及方式。
“故事”“剧情”“服饰”“音乐”“舞蹈”出现次数较多,《文成公主》实景演出依托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历史故事,演出从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展现藏族特色文化。
对于演出方式,游客反映仅能“观看”,缺乏互动体验。
如何提高游客互动性,是演出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四,基础设施。
“携程”“座位”出现次数较多。
不少游客认为演出票务系统不够灵活,应变能力不强。
工作人员面对不同购买渠道票价不同、检票排队时间长、游客未携带身份证等特殊情况时,未能制定相应的解决机制,对游客整体感知产生负面影响[8]。
演出场地座位设置缺乏考量,未能使所有观众看到演出台上的巨幕,影响游客对剧情、表演的感知。
第五,游客特征。
高频词中“旅游”“第一次”“朋友”数量较多。
演出观众以第一次观看的游客为主,大部分游客与朋友结伴观看。
第六,游客感知。
高频词中的“震撼”“宏伟”“好看”“有趣”反映了游客对《文成公主》实景演出整体效果满意度较高。
从“值得”“性价比”等词,也可看出游客对街区的正面感知大于负面感知。
(三)游客感知情感分析
笔者通过对收集到的网络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发现在《文成公主》实景演出的游客感知中,积极情绪占比83.66%,消极情绪占比7.28%。
消极情绪中多以轻微消极情绪为主,并无严重的消极情绪,游客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积极情绪主要源于文成公主历史故事的表达、藏族特色文化的展示、露天演出带来的震撼。
游客的消极情感一方面源于演出本身,主要是演出场地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人员态度差、演出互动性不强等,部分游客认为藏语台词导致剧情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源于周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演出所处的慈觉林村位于拉萨市区周边,周边饮食、住宿场所较少。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以拉萨市《文成公主》实景演出为案例,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游客评论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游客感知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研究表明,游客选择观赏《文成公主》实景演出旨在了解汉藏和亲故事、感受历史文化熏陶。
积极情绪多集中于对演出剧情方面及其所展示的藏族特色文化的喜爱,但由于内容展示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游客感知偏好集中。
从满意度上看,游客整体满意度较高,消极情绪主要来自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二)建议
1.丰富演出展现形式,加强游客互动体验
根据高频词分析,演出方式中的“观看”一词出现频率较高,不少游客反映“演出挺震撼的,但是只能在台下坐着看,要是能互动就好了”“好想跟着一起跳舞”“把马、牦牛牵上台还蛮震撼的,要是能近距离接触它们就更好了”。
优秀的旅游演艺作品不仅需要向游客呈现丰富的地域文化,更应以多样化的展现形式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
随着游客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从台下的观众席走上舞台,参与互动。
《文成公主》实景演出中舞蹈部分占一半以上,演出最后的锅庄舞作为一种团体舞蹈,动作简单、舞蹈基础要求低,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游客参与。
可以安排部分舞蹈演员邀请观众参与,加强游客互动体验。
2.完善演出服务设施,增强游客情感体验
游客对演出场地基础设施的消极情绪主要来源于票务系统与座位设施方面。
针对线上购票体验问题,主办方应加强与平台交流,推出在线选座功能。
针对游客出游特征,推出情侣票、家庭票等类型,完善票种。
由于座位较多,角度偏僻的位置无法看
清舞台上的字幕大屏。
演出场地座位露天,在偶遇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无法及时起到保护作用。
且应对夜晚气温降低问题,场地内仅提供大衣租赁服务,无其他防护措施。
所以应增加字幕大屏数量或调整角度,有效缓解游客的不满情绪。
同时,在座位区增加意外天气防护措施、开设小范围供暖,减少游客额外支出,有利于增强游客情感体验。
3.打造旅游文化园区,强化游客整体体验
游客对《文成公主》实景演出的负面评价集中在演出周边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
针对交通问题,域上和美集团可以与拉萨市公交集团合作推出方便演出后人员分散离开的夜间公共交通线路。
由于周边餐饮、住宿设施较少,除夜间外其他时段客流量有限。
可以尝试打造文成公主主题旅游文化园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增加演出附近的旅游吸引物,如开设特色文创店、主题书店等,以吸引更多游客驻足游玩。
参考文献
[1] MACCANNELL D.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3):589-603.
[2] 肖波,钱珊.旅游演艺业的技术崇拜与文化失语:
以武汉《汉秀》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8(1):39-48.
[3] 马瑛.内蒙古旅游演艺资源评价和开发研究[D].呼和浩
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3-5.
[4] 展梦雪,孔少君.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旅游演艺体验特
征的比较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和《藏
谜》为例[J].旅游论坛,2016(3):37-43.
[5] 周妮笛,李毅,徐新龙,等.基于IPA方法的乡村生态旅
游游客价值感知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钟山县龙岩生态
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12):142-146. [6] 王铭杰,孟凯,张世泽,等.乡村性和乡村旅游吸引力: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要素结构辨识和认知机制解析[J].
热带地理,2021(6):1325-1337.
[7] 王妍方,何平鸽.基于森林环境禀赋与游客感知的康养旅
游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4):47-50.
[8] 崔凯鑫.基于ASEB栅格理论的西藏《文成公主》实景
演出发展策略分析[J].炎黄地理,2022(11):29-31.
查,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是景区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
同时,景区应重视游客的人身安全,在购票、出票等节点,增加对旅游保险的宣传,建议游客购买相关保险等,降低景区安全责任风险。
(四)加强景区营销,提升景区知名度
黑竹沟景区总评较少,反映出景区知名度不高。
黑竹沟可与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区联动营销,也可依托周围乡村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副产品,提升周围村民宣传的积极性。
找出景区市场定位,挖掘核心吸引物,借助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来提升知名度。
在自媒体平台上,乐山硝斗岩瀑布受到众多博主的推荐,尽管路况差,位置难找,仍受到追捧。
黑竹沟也可借鉴这种宣传模式,“马里冷旧”景点已经受到某些旅行博主的推荐,可借此进行宣传,吸引更多游客。
也可以举办旅游节事活动与民俗活动,如彝族火把节、民族服饰展演、歌剧等,通过具象的活动让游客形成记忆点,产生冲击力,加大官方宣传力度,打造景区文旅品牌。
五、结语
本文以黑竹沟景区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游客对黑竹沟景区的旅游空间环境认知、旅游基础设施认知、旅游景观认知、旅游体验感受认知四方面,由上述可知游客对黑竹沟景区的关注点主要在交通方式、自然景观、基础设施三方面上,在自然景观方面游客满意度较高。
但也存在游客对景区项目选择少、路况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季节依赖性强、存在一定的旅游安全风险等问题。
总体来说,游客对黑竹沟景区的满意度较高,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阿留林正.四川黑竹沟旅游景区进一步开发对策探讨[J].
技术与市场,2014(4):269-270.
[2] 闫丽丽,杨青林,黄中奕,等.山地景区生态旅游适宜性
分析及功能区划:以黑竹沟风景名胜区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123-131.
[3] 邓健,惹几尔布.黑竹沟旅游开发初探[J].中国商
贸,2010(15):74.
[4] 刘雄,杨斌,罗洁.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在旅游地开发中的
应用:以黑竹沟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80-82.
[5] 冯晓兵,基于网络点评的旅游形象游客感知研究:以峨
眉山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7(1):70-76.
(上接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