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物质的元素》 学历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物质的元素》学历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元素在地壳、生物细胞等中的分布情况。
3、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能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难点
(1)元素概念的理解。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知识链接
1、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四、学习过程
(一)元素的概念
1、观察下列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水(H₂O)、氧气(O₂)、二氧化碳(CO₂)。
思考:这几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所有质子数为 8 的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3、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例如:不能说“一个氧元素”,而应说“一种氧元素”。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改变。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
论种类,不论个数。
2、联系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三)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
2、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氧(O)、碳(C)、氢(H)、氮(N)。
(四)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C 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
小写,如:Ca、Fe、Zn 等。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 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
(五)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18 个纵行。
7 个横行称为 7 个周期,18 个纵行分为 16 个族。
2、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
(1)元素的原子序数。
(2)元素的名称。
(3)元素的符号。
(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五、课堂练习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3、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氢____ 氧____ 氮____ 碳____
4、用化学符号表示:
2 个氢原子____
3 个氧分子____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查阅资料,了解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元素的概念、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的分布、元素符号以及元素周期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记忆有些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同时,对于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了解得不够,需要通过更多的途径去获取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