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日大礼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日大礼物》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了解数字的顺序和数量关系。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生日蛋糕模型、礼物盒模型、糖果模型等。

2.环境准备:将教室布置成生日派对场景,营造出愉快的氛围。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出示生日蛋糕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蛋糕上的数字,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2.活动主体
(1)教师出示礼物盒模型,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熊宝宝的生日,它收到了很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礼物吧!”
(2)教师将礼物盒逐一打开,每次打开一个盒子,让幼儿猜一猜里面是什么礼物,并说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将所有礼物盒按照数字顺序排列,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数字顺序。

(4)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操作,将数字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数字接力”游戏,提高幼儿对数字顺序的熟练程度。

(6)教师出示糖果模型,引导幼儿进行数量比较,如:“哪个盒子里糖果多,哪个盒子里糖果少?”
(7)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糖果数量猜猜看”游戏,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提问:“我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四、活动延伸
1.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继续进行数字顺序排列和数量比较的游戏。

2.课后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数学主题活动,如:“数字接力比赛”、“糖果数量猜猜看”等。

五、活动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对数字顺序和数量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2.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操作,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
1.数字顺序的理解:幼儿可能对数字顺序的概念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加强理解。

对话示例:
教师:“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数数。

1,2,3你们看到了吗?数字就像小火车一样,一个接一个排排队。

现在,谁能告诉我,哪个数字排在最前面,哪个数字排在面?”
2.数量比较:幼儿可能难以理解数量大小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直观的比对和操作来建立概念。

对话示例:
教师:“现在我们有两盒糖果,一盒多,一盒少。

我们来比一比。

嗯,这边有5颗糖果,那边有3颗糖果。

哪个多,哪个少呢?”
3.活动主体环节的引导与参与:教师需要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并在参与中理解和学习。

对话示例:
教师:“小明,你能来帮我们摆一摆这些数字卡片吗?从1开始,慢慢来,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按顺序排好了。


1.导入
教师通过生日蛋糕上的数字引发幼儿兴趣,并通过简单的对话引导幼儿关注数字顺序。

教师可让幼儿自己尝试排列数字卡片,并在旁边指导,帮助幼儿理解数字顺序。

2.活动主体
在打开礼物盒环节,教师可让幼儿自己猜测并说出数字,再打开盒子验证,增强幼儿的参与感。

对话示例:
教师:“啊,这个盒子上写着数字4,你们猜猜里面是什么呢?对,是4个玩具小熊!我们再来找一个写着数字5的盒子吧。


在“数字接力”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简单的规则,如传递数字卡片,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

对话示例:
教师:“好了,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

我会给第一个小朋友一个写着数字1的卡片,然后传给下一个小朋友,直到传到一个小朋友。

注意,每个小朋友都要说出自己手中的数字哦。


在数量比较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直观的比对来理解数量的多少。

对话示例:
教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这两盒糖果。

大家来看,这边有几个糖果,这边有几个糖果。

哪个多,哪个少呢?我们来数一数。


对话示例:
教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的,我们学会了按顺序排数字,还学会了比大小。

你们做得真棒!”
通过这样的对话和引导,教师能够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注意事项:
1.考虑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游戏,以保持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尽量使用直观的教具和实物,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3.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较慢的幼儿要有耐心,通过反复演示和个别指导来帮助他们跟上进度。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5.教学方式上,可以结合集体教学和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同时也要给予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

6.在活动设计中,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7.定期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数学学习上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