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平均数_教学实录_张齐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 4 个。平均分到每一次上,每一次 正好能分到 1 个, 结果自然就是 5 个了。
师:那么,最后一次如果从原来 的 1 个变成 9 个, 平均数又会增加 多少呢?
生:应该增加 2。 因为 9 比 1 多 8, 多出的 8 个再平均分到四次上, 每一次只增加了 2 个。 所以平均数 应增加2 个。
生: 我 是 列 式 计 算 的 ,4+6+5+ 9=24(个 ),24÷4=6(个)。 结果也是 6 个。
生:我不同意。万一他后面两次 投中的多了,那我不就危险啦!
生:我会同意的。做老师的应该 大度一点。
师:呵呵,还真和我想到一块儿 去了。不过,小强后两次的投篮成绩 很有趣。
(师出示小强的后两次投篮成 绩:5 个,5 个。 生会心地笑了)
师:还真巧,小强三次都投中了 5 个。 现在看来,要表示小强 1 分钟 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小强、小林、小刚对我的投篮技术也 术
深表怀疑。就在上星期,他们三人还
欣 约我进行了一场 “1 分钟投 篮 挑 战
赛”。 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

赛情况?
生:(齐)想!
师:首先出场的是小强,他 1 分
钟投中了 5 个球。可是,小强对这一
16
成绩似乎不太满意, 觉得好像没有 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想再投两 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同意他的 要求吗?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 这一回, 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 1 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我觉得可以用 5 来表示,因 为他最多一次投中了 5 个。
生:我不同意!小强每次都投中 5 个,所以用 5 来表示他的成绩。 但 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 4 个和 3 个,怎么能用 5 来表示呢?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 5 来表 示 ,对 小 强 来 说 — — —
7、图 8)吧? 生:(观察片刻)也是这样的。 师:这 儿 还 有 几 幅 图 ,(出 示 图
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 生:一个数。 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
最后一个数从 1 变到 5 再变到 9, 平 均 数 — — —
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 很敏感, 任何一个数据的 “风吹草 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 现在 看来,这话有道理吗? (生:有)其实 呀, 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 变化, 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 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就 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大家还有别 的发现吗? 生: 我发现平均数总是比最大 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生:很简单。多的要移一些补给 少的, 最后的平均数当然要比最大 的小,比最小的大了。 师: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 个重要特点。 利用这一特点,我们 还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 平均数。 生:我 还 发 现 ,总 数 每 增 加 4, 平均数并不增加 4,而是只增加 1。 师:那么,要是这里的每一个数 都增加 4,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 还会是 1 吗? 生:不会,应该增加 4。 师:真是这样吗? 课后,同学们 可以继续展开研究。或许,你们还会 有更多的新发现! 不过, 关于平均 数,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隐藏 在这几幅图当中。 想不想了解? 生:想! 师:以图 6 为例。 仔细观察,有 没有发现这里有些数超过了平均 数,而有些数还不到平均数? (生点 头示意) 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 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生:超 过 的 部 分 和 不 到 的 部 分一样多,都是 3 个。 师: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呢?让 我们赶紧再来看看另两幅图 (指图
个数呢?
生: 这里的 4 代表的是小刚三
次投篮的平均水平。
生: 是小刚 1 分钟投篮的一般
水平。
(师板书:一般水平)
师:最后,该我出场了。 知道自
己投篮水平不怎么样, 所以正式比
赛前,我主动提出投四次的想法。没
想到,他们竟一口答应了。前三次投
篮已经结束,怎么样,想不想看看我
每一次的投篮情况?
( 师 呈 现 前 三 次 投 篮 成 绩 :4
师:凭直觉,张老师最终是赢了
还是输了?
生:输了。 因为你最后一次只投
中 1 个,也太少了。
师: 不计算, 你能 名 几个吗?

生:大约是 4 个。
生:我也觉得是 4 个。

师:英雄所见略同呀。 不过,第
二次我明明投中了 6 个, 为什么你 学
们不估计我最后的平均成绩是 6
生: 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

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 家
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 就叫

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
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 学
1), 我们就说 4 是 3、4、5 这三个数 艺
的平均数。 那么, 在这里 (出示图
3),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 术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欣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 移一些补给少的, 使得每个数都一 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移 完后, 小林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 几个?
生:(齐)4 个。 师: 能代表小林 1 分钟投篮的 一般水平吗? 生:(齐)能! 师:轮到小刚出场了。 (出示图 2)小 刚 也 投 了 三 次 ,成 绩 同 样 各 不 相同。 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 1
二、深化理解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 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 小组里说一说。 (师出 示 图 6、图 7、图 8,三 图 并排呈现)
(生独立思考后,先组内交流想 法,再全班交流)
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 次成绩不变, 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 相同。
师 :最 后 的 平 均 数 — — — 生:也不同。 师:看 来 ,要 使 平 均 数 发 生 变
个、6 个、5 个,如图 4)
师:猜猜看,三位同学看到我前 三次的投篮成绩,可能会怎么想?
数学版 2009.04
17
2009.04
数学版
生:他们可能会想:完了完了, 肯定输了。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你们看,光前三次,张老师 平均 1 分钟就投中了 5 个, 和小强 并列第一。更何况,张老师还有一次 没投呢。 生:我觉得不一定。万一张老师 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 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 生: 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 超常 ,投 中 10 个 或 更 多 ,那 岂 不 赢 定了? 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还是 让我们赶紧看看第四次投篮的成绩 吧。 (师出示图 5)
生:5。 师:为什么? 生:他每次都投中 5 个,用 5 来
表示他 1 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 了。
师:说得有理!接着该小林出场 了。小林 1 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 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小林第一次投中的个 数:3 个)
师: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 束吗?
生:不会!我也会要求再投两次 的。
师:为什么? 生:这也太少了,肯定是发挥失 常。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小林果然 也要求再投两次。 不过,麻烦来了。 ( 出 示 小 林 的 后 两 次 成 绩 :5 个 ,4 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 生:(齐)不同。
生:在 这 里 ,4 是 3、7、2 这 三 个
数的平均数。

师:不过,这里的平均数 4 能代
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
生:不能!
师: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
投中的个数吗?
生:也不能!
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 4 既不
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
不能代表他第二次、 第三次投中的
个数, 那它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
生:也不可能。这次尽管只投中 1 个,但其他几次都比 1 个多,移一 些补给它后,就不止 1 个了。
师: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 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最后的平 均 成 绩 应 该 比 这 里 最 大 的 数 — — —
生:小一些。 生: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生: 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 间。 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 算算看吧。 [生列式计算, 并交流计算过 程 :4+6+5+1=16 (个 ),16÷4=4 (个 )] 师:和 刚 才 估 计 的 结 果 比 较 一 下,怎么样? 生: 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 间。 师:现在看来,这场投篮比赛是 我输了。 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 儿? 生:最后一次投得太少了。 生:如果最后一次多投几个,或 许你就会赢了。 师:试想一下:如果张老师最后 一次投中 5 个,甚至更多一些,比如 9 个,比赛结果又会如何呢? 同学们 可以通过观察来估一估, 也可以动 笔算一算,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 想法。 (生估计或计算, 随后交流结 果) 生:如果最后一次投中 5 个,那 么只要把第二次多投的 1 个移给第 一次,很容易看出,张老师 1 分钟平 均能投中 5 个。 师: 你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出结 论的。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我是列式计算的。 4+6+5+ 5=20(个 ),20÷4=5(个)。 生:我还有补充!其实不用算也 能知道是 5 个。大家想呀,原来第四 次只投中 1 个,现在投中了 5 个,多
艺 个?
生:不可能,因为只有一次投中 术
6 个,又不是次次都投中 6 个。

生: 前三次的平均成绩只有5
个,而最后一次只投中 1 个,平均成

绩只会比 5 个少,不可能是 6 个。
生: 再说,6 个是 最 多 的 一 次 ,
它还要移一些补给少的。 所以不可
能是 6 个。
18
师: 那你们为什么不估计平均 成绩是 1 个呢? 最后一次只投中 1 个呀!
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同学们先 独立思考,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 的想法。
生:我觉得可以用 4 来代表他 1 分钟的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 7 个,可以移 1 个给第一次,再移 2 个 给第三次, 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 都投中了 4 个。 所以用 4 来代表比 较合适。
(结合学生交流, 师再次呈 现 移 多 补 少 过 程 , 如 图 3)
生:(齐)不公平! 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可以 用 4 来 表 示 ,因 为 3、 4、5 三个数,4 正好在中间, 最能代 表他的成绩。 师:不过,小林一定会想,我毕 竟还有一次投中 5 个, 比 4 个多 1 呀。 生:(齐) 那他还有一次投中 3 个,比 4 个少 1 呀。 师:哦,一次比 4 多 1,一次比 4 少 1…… 生:那么,把 5 里面多的 1 个送 给 3,这样不就都是 4 个了吗? (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呈现移多 补少的过程,如图 1)
2009.04
数学版
编者按:张齐华老师自重备、重上“圆的认识”之后, 又踏上了对经典课例“平均数”进行超越的思考和实践 之旅。 这次超越与前者不同, 它对教师自身数学素 养— ——将 “平 均 数 ”看 做 一 个 统 计 量 , 进 而 具 备 统 计 观 点— — — 的 要 求 更 高 ,而 这 对 于 在 上 学 期 间 从 未 系 统 学 习 过“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教师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 这次超越是否成功我们姑且不论,仅这种超越的勇气和 精神就值得称道! 因为创造来自于不断的超越。 “课堂实 录+磨课思考+专家评析”的饕餮大餐,相信会给您带来 方法、思想乃至艺术上的享受。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 们 先 把 小 刚 三 次 投 中 的 个数相加,得到 12 个,再用 12 除以 3 等于 4 个。 所以,我们也觉得用 4 来表示小刚 1 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 合适。 [师 板 书 :3+7+2=12 ( 个 ),12÷3= 4(个)] 师:像 这 样 先 把 每 次 投 中 的 个 数合起来, 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 ( 板 书 :合 并 、平 分 ),能 使 每 一 次 看 起来一样多吗? 生:能! 都是 4 个。 师: 能不能代表小刚 1 分钟投 篮的一般水平? 生:能! 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 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 的 只 有 一 个 ,那 就 是 — — —
“平均数”教学实录
◇张齐华
一、建立意义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
师:如果张老师告诉大家,我最 名 喜欢并且最拿手的体育运动是篮

球,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篮球运动员通常都
教 很强壮,就像姚明和乔丹那样。张老
师,您也太瘦了点。 学
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不
艺 过还别说,和你们一样,我们班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