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论文(人类面对疾病的伟大与渺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面对疾病的伟大和渺小
摘要:面对种种可怕的疾病,人类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伟大,克服了很多很多可怕的疾病,比如说:非典型性肺炎。
可是面对有些更加难解决的疾病,人类显得很渺小,对这些疾病束手无策,比如说:超级细菌、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
我们人类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探索去解决这些可怕的疾病,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安心的生活着。
关键词:伟大,渺小,非典,治疗,探索,超级细菌,艾滋病,乙肝,健康,努力,智慧。
正文:
经常长达五个星期的学习生物工程教育这门课程,让我学到很多知识,我更加了解到疾病的可怕,也同样知道了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一个个可怕的病魔,这样才让我们现在还能健康的生存。
不过我也了解到人类需要更加的努力去克服一个个还没有克服的疾病,面对疾病,人类展示了自己的伟大,面对疾病,人类同样显得那么的渺小。
一:面对疾病,人类展示了自己的伟大
面对可怕非典,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让病魔不再那么的可怕。
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
肺炎。
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传统医学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
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
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
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
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 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20世纪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
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
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
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
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
无效的。
可怕的非典是人类的杀手,当时如果谁感染上非典,那就意外着谁将要面临死亡,这种疾病引起了社会的恐慌。
可是通过科学家和医疗人员等人的努力下,人类基本上克服了这种可怕的疾病,展示了人类面对疾病的智慧和伟大。
虽然SARS的致病原已经基本明确,但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缺少针对病因的治疗。
基于上述认识,临床上应以对症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为主。
在目前疗效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大剂量地联合应用。
(一)一般治疗与病情监测
卧床休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少患者在发病后的2~3周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
一般早期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吸氧浓度一般为1~
3L/min).
根据病情需要,每天定时或持续监测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
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T淋巴细胞亚
群(有条件时)和X线胸片等。
(二)对症治疗
1、发热>38.5℃,或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高热者给予冰敷、
酒精擦浴、降温毯等物理降温措施,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
2、咳嗽、咯痰者可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者,应采取相应治疗。
4、腹泻患者应注意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状态,从而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减轻肺的渗出、损伤,防止或减轻后期的肺纤维化。
应用指征如下:①有严重的中毒症状,持续高热不退,经对症治疗3天以上最高体温仍超过39℃;②X线胸片显示多发或大片阴影,进展迅速,48小时之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3以上;
③达到急性肺损伤(ALI)或ARDS的诊断标准。
具备以上指征之一即可应用。
成人推荐剂量相当于甲泼尼龙80~320mg/d,静脉给药具体剂量可根据病情及个体差
异进行调整。
当临床表现改善或胸片显示肺内阴影有所吸收时,逐渐减量停用。
一般每3~5
天减量1/3,通常静脉给药1~2周后可改变口服泼尼松或泼尼龙。
一般不超过4周,不宜过大剂量或过长疗程,应同时应用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还应警惕继发感染,包括细菌或/和真菌感染,也要注意潜在的结核病灶感染扩散。
(四)抗病毒治疗
目前尚未发现针对SARS-CoV的特异性药物。
临床回顾性分析资料显示,利巴韦林等常用抗病毒药对本病没有明显治疗效果。
可试用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Kaletra咯匹那韦(Lopinavir)及利托那韦(Ritonavir)等。
(五)免疫治疗
胸腺肽、干扰素、用丙种球蛋白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对本病的疗效尚未肯定,不推荐常规使用。
SARS恢复期血清的临床疗效尚未被证实,对诊断明确的高危患者,可在严密观察下试用。
(六)抗菌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的应用目的是主要为两个,一是用于对疑似患者的试验治疗,以帮助鉴别诊断;二是用于治疗和控制继发细菌、真菌感染。
鉴于SARS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混淆,而后者常见致病原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在诊断不清时可选用新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试验治疗。
继发感染的致病原包括革兰阴性杆菌、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及结核分枝杆菌,应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七)心理治疗
对疑似病例,应合理安排收住条件,减少患者担心院内交叉感染的压力;对确诊病例,应加强关心与解释,引导患者加深对本病的自限性和可治愈的认识。
(八)中医药治疗
本病符合《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论述,属于中医学瘟疫、热病的范畴。
其病因为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主要病位在肺,也可累及其他脏腑;基本病机为邪毒壅肺、湿痰瘀阻、肺气郁闭、气阴亏虚。
中医药治疗的原则是早治疗、重祛邪、早扶正,防传变。
以上只是人类克服种种病例的其中之一,面对很多可怕的疾病人类都度过了灾难,这是我们人类伟大的所在。
二. 面对疾病,人类同样显得那么的渺小。
可是人类在有些病例面前也显得很渺小,人类对它们都束手无策,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的探索,这些方面我们显得很渺小,不堪一击。
比如说目前面对的21世纪的三大疾病:超级细菌,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
这都是最难解决的疾病,我们人类需要更加的努力探索,寻找治疗它们的办法,让我们人类能够更加健康的活着。
让我们稍微了解这些疾病吧。
1.超级细菌
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
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
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
2.艾滋病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
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3.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 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
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
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
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
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
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
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
这些可怕的疾病,让我们害怕,人类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些疾病,我们人类面对这些可怕的疾病还是特别的渺小,人类还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探索去解决这些可怕的疾病,我们需要时间。
参考文献:【1】《百名摄影记者聚焦SARS》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2】刘学周----《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读本》
【3】名医谈乙肝—《大众医学》乙肝文章精选
【4】致命抗生素(中国超级细菌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