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M误码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M仪表的测试
一、2M测试仪表测试的内容:
2M误码仪是用于测试传输设备的传输特性的仪表。

测试内容包括:
1、传输系统的比特错误(也称之为误码)特性:
由于传输系统传输的信息都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加之传输
系统受外界的影响,因此,信号从A地传输到B地产生错误
是必然的。

只是由于传输系统的质量以及受外接影响程度地
不同,产生错误的程度不同而已。

信号从A地传输到B地产
生的错误越少,表明传输系统的传输质量越好。

传输系统对被传输的信号每产生一个错误,就称为有一个比
特错误或称为一个误码。

在比特错误测试中,包括:
误码计数(BE)或称比特错误-在测试的时间内,测试到的总错误数。

误码率(BER)或称比特错误率-在测试时间内,测试到的误码数与已经测试的比特数的比之。

例如:仪表已经测试的
比特数为10000个,已经测试到的误码数为3个,误码率
=3/10000,
同样可以表述为:1×10-4,或3E-4。

编码错误-由于输出的码型是严格按照正负交替(HDB3中的
“0”变“1”码也是按照正负交替规律)的规律变换
的,因此,对于检测出的不符合正负交替规律的比特
数,称之为编码错误。

对于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编
码错误测试的结果远不如比特错误测试的准确。

2、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
一般情况下,系统产生的错误越少越好。

但单纯的误码个数
并不能确切的描述传输系统传输质量的优劣。

例如:A系统在
10个小时中测得的误码为100个。

B系统在10个小时中测得
的误码为150个。

但是,A系统产生的100个误码是零散的,
B系统产生的150个误码只是在1秒之内,如果按照产生的误
码秒计算,A系统将可能有100个误码秒。

而B系统却只有1
个误码秒。

就其传输质量而言,当然是B系统优于A系统。

这就是国际ITU-T的G.821建议的实值所在。

因此该建议规
定:
可利用时间内,一秒钟之内产生
以上的的误码,该秒就称之为1个误码秒。

如果没有误码产生,则该秒就称之为1个无误码秒。

所谓系统可利用时间是指:仪表在连续10秒的测试时间内,如果每秒的误码率都不超过1×10-3,那么该10秒钟就是可利用时间,并且意味着可利用时间的开始。

反之仪表在连续10秒的测试时间内,如果每秒的误码率都超过了1×10-3,那么该10秒钟就是不可利用时间,并且意味着不可利用时间的开始。

对于不是连续10秒出现的误码率超过了1×10-3的秒,如果跟在可利用时间后面,就称为可利用时间。

如果跟在不可利用时间后面,就称为不可利用时间。

误码秒必须是在系统可利用时间之内,对于出现在不可利用时间内的不加以测试。

因此:按照G.821建议的测试内容,包括:
误码秒(ES)-在系统可利用时间内出现误码的秒数。

误码秒的百分比(ES%)-测试到的误码妙数与总测试的秒数比之的百分数。

严重误码秒(SES)-在系统可利用时间内出现的误码率大于1×10-3的秒数。

严重误码秒百分比(SES%)-在系统可利用时间内出现的误码率大于1×10-3的秒数与测试的总秒数比之的百分数。

系统可利用时间秒数-测试到的系统总的可利用秒数。

系统不可利用时间秒数-测试到的系统总的不可利用秒数。

总测时间-仪表已经测试的总秒数。

3、传输系统产生的告警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系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告警,作为2M传输测试,主要包括:
信号丢失(或称无信号--LOS)-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到的多于15个连“0”信号时表明信号已经丢失,此时告警测试将
定义信号丢失或称为无信号。

AIS(信号告警指示)告警-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到的多于15个连“1”信号时表明系统全1告警,此时告警测试将定
义为AIS告警。

同步丢失(OOF或LOSY)-测试中,由于传输设备或仪表设置的原因导致的仪表收、发之间地码型失步,称为同步丢
失。

至于在以表面板上的“帧失步”、“复帧失步”、“对告”、“复帧对告”等指示灯,是在带帧结构测试时的一些告警。

二、关于SunLite E12M 测试仪表的设置:
SunLite E12M 误码仪的测试设置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采用不同的设置。

1、中断业务测试:
所谓中断业务是指将要测试的2M 线路的业务断开,将线路交给仪表进行测试。

开机按黄色的(Power)键,仪表进入自检状态,完成自检后,屏幕将出
此时:
A 、按(S (SET ET UP UP)
)键进入测量设置菜单,设置如下:◆
MODE :E1------仪表的工作模式为“2M ”。


键将光标向下移动到FRAME 处。

通过
FRAME

置为:
◆FRAME :UNFRAME ----一般的测试选择“无帧结构”。

有帧结构时分为:PCM30/PCM30C /PCM31/PCM31C 按
键将光标向下移动到INPUT 处。

通过INPUT 设置为:◆
INPUT :TERM -----将仪表的输入设置为“终端”方式。


键将光标向下移动到TX CLK 处。

通过TX CLK 设置为:◆TX CLK :INTERNAL ----将时钟的方式设置为“内部”。

B 、按(PRBS )键,通过键将测试图案设置为:2E15。

C 、按(Tx )键,将仪表发送的模式MODE 设置为“TX ON ”。

D 、等待LED 指示灯变为绿色,如有闪烁的红灯状态,按(HISTORY )键清除。

E 、按(START )键开始测量,按(STOP )键停止测量,
F 、按(RESULTS )键并通过键或测试结果比较的多:
第一屏START D :开始测量的日期,START T :开始的时间,LAST T EST
RESULT :表明是测试结果的第一屏。

通过按键进入下一显示屏。

第二屏主要是信号的特点---SIGNAL/FREQUNCY ,包括信号的电平包括信号的电平
第三屏接收到的最高频率—MAX Hz等。

第四屏检测到的错误信息。

包括:CODE ER—编码错误。

FAS ER—帧结
—E
ER—
构错误。

CRC4ER—CRC4的错误。

E BIT ER
上述的错误既可以是个数,又可以是错误率,通过按动键即可
改变。

第五屏检测到的告警信息。

包括:LOSS—信号丢失,LOFS—帧丢失,SYLS—同步丢失(或称之为失步),AIS—告警指示信号。

第六屏FAS RAI--帧远端告警指示,MFAS RAI—复帧远断告警指示。

第七屏G.821(1/6)显示的是按照G.821的测试结果(共六屏)包括:BIT ERR—比特错误(我们常说的误码),ES—误码秒,SES—严重误
码秒。

上述的检测结果通过按动键将会在错误的个数和错误率之间变
21换,G.821(1/6)变为G.8
G.821
(2/6)。

第八屏G.821(3/6)显示的为:EFS—无误码秒,UAS—不可利用时间,AS—可利用时间。

第九屏G.821(5/6)显示的为:DGRM—模拟线路的距离,%ES—在该距离下的误码秒百分比的模拟指标,%SES—在该距离下的严重误码秒
百分比的模拟指标。

第十屏G.826(1/4)显示的为:EB—块错误,BBE—背景块错误,SES—严重快错误秒。

UAS——G.826的不可利第十一屏G.826(3/4)显示的是:ES---块错误秒,UAS
用时间,AS---G.826的可利用时间
—M.2100的误码秒,
ES—
第十二屏M.2100的测试结果。

包括:ES
SES——M.2100的严重误码秒。

SES
一般情况下,到基层测试关心的是第七屏中的比特误码,这反映着传输系统有没有误码和误码的多少。

此外还有两个键是经常要用的,一个是“OTHERS”—其它键,按动该
键可以进行相关的设置,真正关心的包括:
第一屏TIME&DATE—给仪表设置当前的日期和时间
方法:A TIME&DATE上,
键,此时看到在数字的下方有一个小光标,在按动B
第三屏ERROR INJECTION—误码插入功能。

将该功能打开,可以在测试过程中进行误码的插入,以便于检查仪表测试的正常与否。

另一个是ERROR INJECT,这个键是在仪表打开误码插入情况下,按动此键即可插入误码,一旦插入了误码,在测试结果中就能看到
测试出的误码。

2、中断业务测试的连接:
中断业务测试又分为对测和环测两种。

对测是指用两个测试仪表分别两地对测。

A 地仪表的发送对B 地仪表的接收,B 地仪表的发送对A 地仪表的接受。

首先确定A 地仪表的发送占用的是第几个2M,由此确定B 地仪表接收相应的2M。

然后由B 地仪表确定占用第几个2M,由此确定A 地仪表接受相应的2M。

A 地与B 地仪表的发送部设置可以不一样,但B 地仪表的接收设置必须与A 地仪表发送设置相同,同理,A 地仪表的接收设置也必须与B 地仪表的发送设置相同。

对测的连接图如下:环测是指用一个仪表在同一地方进行测试,对端将要测试的2M 信号由设备的
接收端按照要求,再环到本地设备发送端相对应的2M 接口上,再经传输设备发送到本地的仪表端,仪表的接收将相应的2M 信号接收过来进行测试。

这种测试只要求仪表如上述的设置方法。

环测的连接图如下;3、不中断业务测试(一般情况下用的较少);
所谓不中断业务测试是指用仪表检测正常的业务信号中的固定比特,
例A 地第8个2M 发送
B 地第8个2M 接收A 地第4个2M 接收B 地第4个2M
发送A 地第8个2M 发送
B 地第8个2M 接收A 地第4个2M 接收B 地将第8个2M 环
回到本地复用设备
的第4个2M 上进行
发送
置与中断业务测试的设置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有:
INPUT -仪表的输入模式。

此时应设置为H i -z ---高阻状态或
MONITOR —检测模式。

FRARM —将仪表的帧结构改为和被测电路相一致的帧结构,或按动
“AUTO”键由仪表自动搜捕线路的帧结构进行配置。

按动TX 键,将仪表的模式改为关闭,即MODE :TX OFF 按动PRBS 键,将测试的图案改为LIVE 状态即可。

注;
1、
如果仪表本身具有高阻设置功能,测试线就是一般同轴电缆。

如果仪表不具备高阻功能,测试线就是高阻测试线,高阻测试线的高阻端连接设备,低阻端连接仪表。

2、仪表的监测点可以有两个,实线部分为设备提供的检测
点,虚线部分为过桥或三通BNC。

4、仪表面板的指示灯:
SIGNAL —信号指示灯,红色表明信号丢失,绿色表明正常。

CODE —编码错误指示灯,如果检测出编码的错误,该指示灯变成红
色。

AIS ---告警指示信号,一旦出现AIS 的告警,该指示灯将会变成红色。

PCM-30---如果出现帧错误(在PCM30)时,该指示灯将会变成红色。

正常情况下该指示灯是绿色。

PCM-31---如果出现帧错误(在PCM31)时,该指示灯将会变成红色。

正常情况下该指示灯是绿色。

CRC-4----如果出现CRC的错误(在PCM30C或PCM31C)时,该指示灯将会变成红色。

正常情况下该指示灯是绿色。

SYNCH----同步丢失(或叫做失步),当仪表的收/发码型不一致时,该指示灯将会变成红色。

正常情况下该指示灯是绿色。

RAI---远端告警指示,当远端设备不匹配时,该指示灯将会变成红色。

BIT---当检测出误码时,该指示灯将会变成红色。

TX---发送端工作状态指示灯,当打开发送(TX OFF)部分时,该指示灯将会变为绿色。

当关闭发送(TX ON)部分时,该指
示灯熄灭。

ERROR---检测出错误指示灯,当检测出传输发生的错误时,该指示灯变成红色。

RUN---环回指示信号。

正常情况下该指示灯是绿色。

无论上述的错误还是告警指示信号,当仪表恢复正常状态后,有些指示灯将会自动的变成绿色,有些指示灯将会出现红色的闪烁,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按动“HISTORY”键就可以将已经发生的错误或告警信息清除掉,使指示灯恢复正常的状态。

关于Sun lite E1的面板操作键说明
自动配置光标右移/数据递增键光标上移键测试结果查看键向上翻页查看键向下翻页查看键Sa 比特测量键发送状态控制键告警状态清除键显示状态返回键
/关键
121314光标左移/1516171819202122232425键盘锁定/27随路信令设置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