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范文
导读:本文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水浒传》电视看过很多,但是一直没有看过文本,所以看了看,零零碎碎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之后,发现以前接触到的一些东西其实都不是本来的面目。
电视剧只是局部拍了一些,如果完整地看整本书,应该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发现人类在大多数时候,心中的利害观会大大强于心中的是非观,人们考虑的问题也总是从自己所在的立场出发,而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是非善恶,这个在水浒传里面是有非常明显的体现的。
当我们看水浒传的时候,有些梁山好汉明明反了恶,我们却仍然觉得酣畅淋漓,非常之痛快。
李逵以杀人为乐,长时间不杀人就会浑身不自在;宋江在题了反诗按照法律应被砍头,在被营救之后进行了复仇;最明显的就是时迁的事情,时迁在祝家庄偷鸡被追,逃上梁山之后,晁盖认为他做偷鸡的事情辱没了梁山的名声,而宋江却结为兄弟,也许这时我们都对晁盖不可理喻,反而认为宋江是对的。
所以,当一切我们心中的英雄好汉犯了错事,我们同时会击掌叫绝,而绝少感受到不安。
我觉得梁山必然是一个不稳定的所在,不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
因为里面的每个人,他们的价值观并不相同。
关胜、林冲、徐宁一类的人,怎么可能真正与李逵、周通、白胜等人肝胆相照,当然这还只是两个极端,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成分,注定了他的不稳定性。
其次,
我们通常说“逼上梁山”,但是看书了我们会知道,梁山中有很大部分人,实则是被梁山方面逼上梁山的,他们中很多是来源于官府之中的忠义之士,其中很多都是有实力的角色,排名靠前的也很多。
我们常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己所欲之,也不能强施于人。
宋江但凡见到英雄豪杰,必定执意拉其入伙,别人如若不愿意,便设计谋害逼上梁山,梁山越壮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还有一点可怕的是,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经常都是吴用笑着对当事人说如何已经请了家眷烧了庄院让你得了死罪只能落草。
梁山注定无远景。
当我看完了整本水浒传,我突然对于招安这件事情有了不同的认识。
诏安之后不都是被高俅害死的,真正意义上被高俅害死的其实只有宋江和卢俊义。
而且诏安之后,他们先是征辽,收复失地,而后征王庆、田虎、方腊,而且我们可以从书中得知,老百姓在这几个山大王的统治上受尽了苦难,所以当梁山好汉来征讨时,当地的百姓愿意帮助他们。
梁山好汉中大部分死于征方腊,有一些在征方腊后自动退隐,剩下的回京师都领了官职,被高俅害死的,只有宋江和卢俊义。
说到自动退隐我要说一说浪子燕青,在得胜归途中,他对主任卢俊义说不回去了,劝卢俊义也不要回去,因为不会有好的结果,鸟尽弓藏的道理不是不知道。
但是卢俊义没有听,觉得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因为皇恩浩荡,然而他却忘了奸臣的存在。
我认为卢俊义肯定有这一丝顾虑的,但他还是不相信会这样。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难以去舍弃去改变,卢俊义是想赌一把。
然后我也想说一说几个个体的人给我的感受吧。
有很多事情真是命中注定而又让人浑然不知,就像是鲁智深与武松,一个是好酒肉的提辖,一个是富含爱恨情仇的侠士,后来因亡命天涯而换了自己的身份,或者说只是换了一身衣服,一个成了和尚,一个成了头陀,这两种身份是他们此前绝没有想到的。
不过结局却还真的就是这样,最终一个真成了得道高僧坐化圆寂,一个真成了行者出家告别红尘。
生命真的是太令人捉摸不透了,会让你最终变成自己和别人都认为你不可能变成的模样。
不过,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在这本书中,也让人有伤心之处,那个满腔热血有为青年林冲,上梁山后成无魂的躯壳,就像一具战斗机器一样,只出现在每一场战役之中。
命运真的是让人唏嘘,也许这就是我么命中注定的劫难。
就像你一生放过了很多人,然而那些你放过的人却把你一击致命。
朱仝应该算是水浒传里性情最为忠厚人格最为高尚的人,因正义而放过宋江,因情义而放过雷横,而招来牢狱之灾。
他不想落草为寇,但那些被他放过之人,却用卑劣的手段陷他于不义,他的人生应该从此无快乐可言。
他真的可以和那些部分所谓的兄弟们把酒言欢肝胆相照吗?我看未必。
他始终不会融入那一个为了利益而破坏正义公理的团体。
不过作者也许就是太喜欢他了,在得胜回朝后,很多人封了官职,后来上战场阵亡了很多,他应该是善终的一位。
还有一个让我感悟良多,我觉得一个人的心性要与一个人的能力相匹配,这样的世界应该会更加美好一些,反之,我觉得很悲哀。
一个人的心性如果配不上一个人的能力,那真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就像是林冲,他有做英雄的能力与胆识,却没有做英雄的勇气与决心,
这总是一件让我扼腕叹气的事,真的是可怜了他一身的武艺。
当他在押解的途中,受尽了各种折磨,会令人心酸。
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武松,不向所有的恶屈服,反倒是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结果。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我觉得让人更加的无力与痛心,那就是一个人的心性的恶与一个人能力的强成了反比,蔡京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宋朝四大书法家,却是位极人臣的奸相。
不过,如果能力配不上心性,那至少可以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