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
摘要:建筑设计是完成建筑物、建筑群及建成区的环境与设施等的首要环节,
创新思维对建筑设计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创新思维系统分析分类,
进一步认识创新思维方法,总结其规律,以促进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引言
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对于新型建筑的打造有着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这也是打造出更为优
质且更具审美价值的建筑体的方式。

建筑师应当多吸收一些好的设计元素及艺术观念,对于
一些基本的构图原则、色彩使用原则等有良好的把握,同时,要兼顾产品的实用性。

这样才
能够打造出优质创新的建筑体。

本文对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进行探究,以供同行参考。

一、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征
1.1超越性
超越性是指建筑师通过对以往知识、经验、思维定势的超越,对原有信息有取有舍,对
信息重新组合,形成新设计。

1.2反思性
反思性是指建筑创新思维的“新”在于它不同于习惯思维或重复性思维,它来自于对现实
理论及实践的反思批判,并从中找到突破口。

1.3 实践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实践性在于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活动都不能脱离实践。

在实
践中建筑需求不断发展,要求建筑师的思维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

1.4 相对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创新思维方式一旦成为习惯,其表现力就会下降,就会去追求一种新方式,一代代被替换。

1.5 辩证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研究涉及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本体、主体、客体、方法、载体等多
方面的研究内容。

考察其相互关系,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诸多子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认清这些辩证关系,有利于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培养和正确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二、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
2.1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模型
建筑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模型即时将创新思维方法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前者
包括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两种基本形态,或包括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单维思维与多维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

深层结构决定并生成表层
结构;表层结构反映并反作用于深层结构。

2.2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
(1)逻辑思维
依据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可将逻辑思维分为普通逻辑思维、形式化逻辑思维与辩证逻
辑思维。

普通逻辑思维是人类总结认识和经验时发现的思维活动必须遵守的规律,主要工具是自
然语言。

普通逻辑思维必须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以使日常思维交流畅通无阻。

普通逻辑思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更加严密精确的逻辑思维―形式化逻辑思维为科
学服务。

它使用形式语言,如在建筑设计领域运用的可拓学。

以菱形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模式、传导思维模式等创新思维模式为核心,研究其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为建筑设计创
新研究带来新的理论方法和形式化模型描述工具。

辩证逻辑描述世界的辩证性质,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将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进
行联系,重视现实事物的矛盾、运动、发展和转化,具有灵活性特点,有助于防止思维僵化,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

(2)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包括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

联想思维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可细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关系联想、启发联想、离奇联想,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想象思维有助于打破原有联系方式的局限,使人从新角度去看待事物,因此具有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思维的作用。

直觉思维不受一般思维规律的束缚,跳跃性强,能直观揭示事物的本质,突破传统体系。

直觉思维的基础是理性思维积累的知识体系,在特定环境的激发下,融合理性思维实现突破。

灵感思维是人们在创新过程中达到高潮后出现的一种最富创新的思维突破。

灵感思维由
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多次迭加形成,是长期创新思维活动的必然阶段。

2.3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表层结构
2.3.1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1)发散思维从基点出发,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各种思维手段,以不同方向思考,
重组贮存和现有信息,最终获得大量新信息。

把握发散思维要保证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
独创性。

发散思维不限于现有知识范围,采取开放和分歧方式,以产生各种可能解决方案。

(2)收敛思维把众多信息引导到逻辑序列中,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

其特点是
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运用已有经验知识,重组各种信息,从不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该
中心点以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可分为列举法和组合法。

前者可细分为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

后者可细分为主体添加法、同类组合法、异类组合法、重组组合法等。

2.3.2 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1)正向思维是在充分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提出解决
方案的方法。

(2)逆向思维的思维取向总是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是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
关注小概率可能性思维,是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

正向
思维有臻美法,逆向思维有逆向构思法、反转型逆向构思法、转换型逆向构思法、缺点逆向
构思法等。

2.3.3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1)求同思维是指从互有差异的对象中找出相同或相似之处,并由此入手解决问题。


同思维研究事物间的相似性。

人们经常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创新。

(2)求异思维是在相同或相近事物中找出不同点,通过比较,确定创新最佳点并进行创新。

求异思维要独辟蹊径,敢于打破常规。

学会放弃,不断捕捉新的思维信息,不断吸收新
的思维成果。

求同与求异思维可分为比较法和类比法。

前者可细分为求同法和求异法,后者可细分为
拟人类比法、象征类比法、仿生类比法。

2.3.4 单维思维与多维思维
(1)单维思维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方法。

可运用该思维方法达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
目的。

(2)多维思维方法从多个思维起点出发,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和方法,对思维对象进行全
面系统的综合思考,以寻求多种思维结果,从中选择最优的思维方法。

单维思维与多维思维
在实际的运用有移植法、交叉法和综合法。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和特征,抓住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深入
分析其内部规律,掌握和发展多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式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才能给建筑
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结束语:建筑设计思维是特别重要特别关键的,摒弃理论上面的引导,还要确保设计师
个人的创新思想,确保能够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及在不断进行思考的时候所获取的灵感,使
用建筑语言自身所具备的表达方式及技巧共同创造出新的思想,保证其艺术性的完美。

参考文献
[1]潘海洲.建筑设计创新的多维度思考[J].华中建筑,2010(07).
[2]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