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伦理法律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伦理法律思考
[提要]金融法是衡量金融业务的一个重要标准。

金融伦理是从事金融业务的人在处理金融业务时所应对照和遵守的道德标准。

它的范围十分广泛,即从法律角度出发,又有从道德角度思考。

在此,我们以金融法为基础,讨论在金融活动中,金融伦理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金融伦理;金融法
一、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伦理思考
众所周知,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22年次贷危机,每一次金融风暴都起源于金融创新。

相对于经常发生的金融风险及其漏洞,金融法规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即法律往往是在事件发生的基础上才产生,并且伴随着问题的扩大或者加深,法律仍需不断完善和改进来填补这个漏洞。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由于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问题。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创新能带来新动力、新的增长点和新机遇。

但创新也需取之有度,否则只能成为累赘。

金融行业的创新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金融创新会带来的新业务,这些业务的监管及相应问题的处理方式可能让监管者感到始料未及。

一些企业会钻监管的空子,打法律的擦边球,从而会产生一些金融风险。

这时金融法律往往无法及时、有力地约束并管制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时我们可以从金融伦理角度出发,用伦理道德适当地约束金融行业从业者的金融行为。

从金融伦理的角度思考,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明确自身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以金融衍生品为例,如今金融衍生品的种类日渐丰富,有时人们可能没有办法分辨他们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对于从业人员,他们应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不盲从,多考虑投资者的实际情况,为他们介绍风险情况相适应的产品,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金融从业者更要做到不踩法律的边界线,不
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让对方的利益受损。

同时,在如今逐渐完善的金融
法律法规的制裁下,那些触犯金融法律的行为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因此,
大家都应该提高金融安全意识,不论是从金融伦理角度出发还是从金融法
律角度出发,都要遵守金融行业相应的规章制度。

掌握金融基本伦理道德,做到遵法守法懂法知法不犯法,为金环境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和空间。

金融环境好了,融资也就相对更加方便了,投资者更愿意投资,金融机构
将会面对一个更加开放包容资金更加充足的市场,进而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二、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金融伦理思考
随着近年来P2P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
金融行业发展的空间巨大,P2P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

最开始,它是基于一个理财平台的功能,具有相关资质的平台经过尽职调查,资金
需求方的必要信息,供资金供给方即投资者自行选择投入的资金量及其期限。

由此产生委托关系,即委托人为投资者,人为平台。

由于双方利益不
一致,人存在道德风险,即许多P2P平台的机构负责人起了贪念和私心,
他们利用法律的漏洞不仅未做到尽职调查,以致公布了一些虚假信息,而
且利用超高收益率来诱惑投资者,最终结果导致坏账频发,广大投资者蒙
受巨额损失,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后来基于此类乱象,国家强制出台了
一些针对P2P平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让每一个机构都有对应的第三方托
管银行,由银行来管理平台所融集的资金,进而降低了平台的包括道德风
险在内的各种风险。

这时由P2P这一个带有隐患带来的大风波才算告一段落。

其中,平台的性质改变了,但原本的隐患也减少甚至消除了。

以上是
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个例子,未来有可能还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互联网促进
了金融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平台所有
者极易利用互联网为自身牟利。

在前几年P2P暴雷之后,国家也相应的出
台了一些如《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非银行支付
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

而金融法律的滞后性导
致它们往往不能迅速地对这种新兴事件作出快速、正确的反应。

此时,金
融伦理的约束力不容忽视,从业者应该专注于正当的、一定范围之内的利益,不应花心思在不利于市场发展之处。

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们
在进行投资时也要多从金融伦理的角度出发,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金融平台
和业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了解一些新闻时政,不要贪图那些高额收益,因为这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甚至是骗局。

作为金融机构的监管者,
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不仅能专注于现行金融法律,还应找出法律的不足,并及时对法律进行修补。

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一旦出现一
些异常的不合规的现象,及时地将他们扼杀于摇篮之中。

三、普惠金融带来的金融伦理思考
普惠金融是指哪些可负担成本的金融机构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
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
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有人认为,金融就是要服务大众的,可是一些企业因为自身规模不是特别大,难以达到银行借贷所要求的条件,而这些企业又可能恰恰是急需资金的,这就是社会上一些小微企业贷款难
的问题。

因此,他们很可能铤而走险,选择那些付出高额利息的贷款渠道。

这里就反映出来两个金融伦理问题:一是那些不合规的贷款公司的问题;
二是银行的问题。

首先,这些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一般会高于银行,而且
其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是特别正规,对于贷款企业来说,一旦选择了他们,
不仅要面对高额利息,还可能面对一些霸王条款。

这其中更容易发生一些
不符合金融伦理甚至是违法违规的事情。

第二种情况,属于一个比较矛盾
的事情。

对于银行来说,在国家没有明确帮扶政策的时候,如果选择大力
发展普惠金融,将会有业绩下降的风险。

但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首
要目的是盈利。

当面对不同的贷款对象时,银行又该如何选择?从不同角
度出发,得到的理由和结果也将不同。

对银行而言,并没有法律约定银行
一定要做什么,但银行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以小微企业贷款
问题来讲,银行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盈利性和金融伦理这两个角度来
考虑,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因此,如何平衡金融行业的盈利性与金融伦理
的道德性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
的一些特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些人认为作为经济的重要分支,金
融应得到更大力的发展。

另一些人认为,金融行业已经展示出来其劣根性,这种性质从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的风险以及金融从业者的低素质方面体现出来。

金融法可以看作金融行业的最低行为标准,而这个行为标准有时并不
是全能的。

于是金融伦理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许多高校都新设了金融
伦理课程的学习,来增强未来金融从业者的道德素质。

金融伦理是属于这
个时代的新兴名词,它会不断发展并被赋予新的内涵,进而成为金融行业
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相信,金融伦理道德是可以被加强的。

对于金融
这样一个高危的且对于社会造成深刻影响的行业,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正
如对待人伦,我们不能随意触碰,而金融伦理与法律法规相辅相成,伦理
作为法律的补充,调节法律无法调节的方面。

法律包含最低限度的伦理,
金融是高风险行业,仅仅依靠法律的调节必然是不完善的,一旦造成恶劣
的后果,从监管层到每一个参与的个人都难辞其咎。

因此,伦理作为内心
的约束,而非行为的约束,使人们能更加意识到金融具有的风险性及相关
后果。

金融带来的一些必要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担忧的是金融进步
的同时,因为人们意识淡薄而产生的各种错误,进而对金融业本身乃至整
个社会造成巨大打击,最终的受害者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

伦理是一张约束社会的无形的却又强有力的网,随着金融法律法规的
不断完善,金融伦理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金融法相比,金融伦
理更具有亲民性,抛开法律的强制性和惩罚度,金融伦理更像是约束在人
们心中的一个道德标准,它更倾向于从伦理道德角度出发,探究人们应该
遵守哪些规范。

所以,相对于法律,伦理的范围更大更广,效用更加温和,更易于被人所接受。

对于金融法,金融伦理更像是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基准,从伦理道德来看金融法,是研究金融漏洞的一个不错的方向,金融伦理更
像是一个尺度标准,只有大家都遵守这个尺度,它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