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主题《为了建设新中国》详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为了建设新中国
主题一站起来的中国人民
1、艰难中起步
教学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
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2、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检查学生的采访活动完成的情况。

2、中国政区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导感情。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吗?今天我们就来亲身体
验一下,也让老师过过主持人的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这里是“实
话实说”栏目现场,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你对你现在的生活满意吗?你向往什么样的生活?谁愿意先来实话实说?
【设计意图】:《实话实说》是学生们都很了解,也很喜欢看的一个栏目。

借用
这个栏目导入不但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看来有的同学对自己的生活不太满意,有的同学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满意。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体验另一种生活,你一定能从中有所收获的。

请同学们注意观看下面一段视频,看完以后把你最想说的话告诉大家。

(播放视频)
追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情景再现50-60年代人们的生活,与学生现实生活形成反差,让
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二、学文明理,深切感受
师:你们知道这种艰苦生活是什么时期,什么人过的生活吗?
讲解:这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所过的艰苦生活。

所谓新中国成立初期,
也就是1949年至1960年左右,距今也仅仅只有五十几年的历史。

如果你们的祖父,祖母一定最清楚那段艰难的历史,因为那便是他们年青时走过的岁月。

你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我国当时的基本情况吗?(一穷二白)什么是“一穷”,什么是“二白”呢?( “一穷”是指经济落后;“二白”是指教育,文化落后,文
盲多。

) 师:我们的新中国是在一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建立的,连年的战火摧残,使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不得不面临经济落后,教育、文化落后的困难。

让我们先来看看经济落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37—39页的内容,结合刚才看到那段视频,找出答案。

师:你知道当时哪些物品是从国外进口的吗?(有洋火、洋蜡、洋枪、洋铁壶等)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来了吗,他所说的物品里每件都带有一个什么字?师:这
个“洋”字在当时是进口产品的一种标志,你从课外还收集到了哪些带有“洋”
字的物品?
师:看来,我们祖辈们的生活到处充斥着“洋货”吃的、穿的、路上跑的,甚至
玩的,从这小小的“洋”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正因为当时我国物资贫乏、工业生产落后,所以大量物品从国外进口,然而
这些“洋货”在当时十分昂贵,只有有钱的人才用的起,而更多的中国老百姓过
的却是这样的艰难生活。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图会想到什么呢?(出示反映当时人们饥寒交迫的图片)
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到他们对食物渴望眼神了吗?当时,他们就渴望得到这样一块饼(出示糠馍馍),就是这样一块既难吃,有没有营养的糠馍馍,在当时,
也不是人人都能享用得到的(出示反映当时的人们饮食的图片)。

看完了这些关于食物的图,咱们再来看看另外一幅,看到这幅图你们又会想到些什么?(出示当时百姓所居住的房屋的图片)讲解:摇摇欲坠的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教师讲述自己爷爷奶奶的故事:这样的房屋就是我们祖辈们所住的房屋,我的
爷爷奶奶也曾经这样的房屋里住了几十年,因为房屋的墙是由竹片编的骨架,上面涂上由稀泥和稻草节和匀的泥浆,又透风又漏雨,艰苦的生活条件让我的爷爷奶奶落下了长年不愈的内风湿关节炎。

师:说完了“吃、住”,咱们在来看看“行”。

在这里,我想考考大家的眼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下面的图片,结合课外调查的情况,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有哪些出行方式,当时的路况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