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16春电子政务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16春电子政务总复习资料
16春电子政务复习要点
(考试有三个简答,两个论述,一个案例分析。

均在11题内)
1.电子政务的含义及实质?
【答】电子政务是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

(1)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全过程。

(2)电子政务是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

(3)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方面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2.试述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

(考生须结合实际,适当延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答】一,突出重点,层层推进。

二,在立足现实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保持必要的动态适应性。

四,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

3.什么是政府流程?结合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阐述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考生须结合实际,适当延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答】政府流程是指政府在实施管理时,为达成特定的目标所经历的,体现工作规律的稳定的活动步骤的集合。

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合法;(2)合理;
(3)适应;(4)协调;
(5)简便;(6)有效。

4.试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策略。

【答】第一,服务与应用系统建设。

(1)以服务对象为导向完善电子政务应用服务系统体系;(2)对业务发展做出优先选择;(3)突出应用效益,强调系统整合。

第二,以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作为建设主线。

(1)信息采集和
更新;(2)信息公开和共享;(3)基础信息资源。

第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使用效益。

(1)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
体系建设;(3)完善信息安全基础建
设。

第四,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第五,改进管理体制。

5.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阅读列各段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要求结合现实,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为我们确定了发
展电子政务的方向,范围、具体目标
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2006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
战略》,同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
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标
志着中国电子政务国家战略的正式
形成。

请结合实际,谈谈电子政务发展战略
的基本模式。

(考生须结合实际,适当延展,言之
有理即可给分):
【答】目前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还
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各国理论研
究和实践看,人们对电子政务的理解
主要有三种,于此相适应的,所制定
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也主要有三种
模式。

(1)以电子行政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2)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3)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6.有效促进中国电子化公共服务的
发展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答】第一,要变革电子化公共服务内容的服务模式。

第二,要重视服务设计。

第三,要注重电子化公共服务资源建设。

第四,要警惕“数字鸿沟”现象的继续蔓延。

第五,要关注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成本控制。

第六,要加强电子化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第七,要建立科学的电子化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机制。

7.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民主理念(2)法治理念(3)公平理念(4)科学理念(5)责任理念(6)服务理念(7)效能理念(8)系统理念(9)创新理念(10)安全理念
8.简述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
府管理的挑战。

【答】(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3)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
组织的挑战。

(4)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
人员的挑战。

9. 简述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答】(1)统一规划,共建共享(2)分阶段,分层建设
(3)统一规范,统一标准
(4)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5)充分发挥多种机制作用
10.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职能实现方式
的特点有哪些?
【答】(1)注重发挥政策体系的作用。

(2)注重体现制度规范的重要价值。

(3)强化服务而不是管制。

(4)软硬兼施,强调指导。

(5)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11.简述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内涵与性质。

【答】电子化公共服务是通过现代信
息技术等电子化手段,使政府为社会
提供的公共服务得以充分实现的过
程和结果。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在本质上属于
公共服务,它仍具有传统公共服务的
属性,第一,它是大众化服务;第二,它是基本服务,也就是满足人们日常
社会生活中基本需求的服务;第三,
它是内容广泛的服务;第四它是非营
利性服务。

【备用素材】A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
一些思考:目标明确、分步实施; 资
源整合、建设门户; 应用主导、注重
实效; 基础扎实、保障有力。

中国
电子政务发展的具体对策: 走市场
化、产业化之路; 发展电子民主、繁
荣公众服务; 充分发挥社会中间组
织的作用; 跨越数字鸿沟、关注弱势
群体用
B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行政人员可
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以前无法完
成的工作。

可以取消中间管理层,简化工作程序。

树立新的政府形象,扩大政府政策影响。

防止下级政府和组织利用信息垄断权进行黑箱操作。

推进政府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C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基础:(1)信息源即信息的来源。

可以构成信息源的是那些善于积累和存储信息的个人以及生产、制作、存储和传播信息的机构。

丰富、稳定、可靠,分布大致均衡,保证信息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并能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2)信息内容的质量确有保证,信息冗余度适当;
(3)信息资源状况易于得到社会各有关方面的了解,易于得到有效的利用;
(4)信息服务发达完善,使信息的获取、利用快捷便利,成本低,能满足尽可能多的组织和公民个人的需求;
(5)保护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享有的信息获取权,使他们能公平、平等地享用有用信息,消除信息鸿沟;
(6)信息资源可以在尽可能大的空间和人员范围内实现共享;
(7)使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托既有信息创造和生产新信息的机制得到保持和持续改进,促进信息资源在全社会的增值利用。

D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策略:第一,服务与应用系统建设。

(1)以服务对象为导向完善电子政务应用服务系统体系;(2)对业务发展做出优先选择;(3)突出应用效益,强调系统整合。

第二,以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作为建设主线。

(1)信息采集和更新;(2)信息公开和共享;(3)基础信息资源。

第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使用效益。

(1)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3)完善信息安全基础建设。

第四,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第五,改进管理体制。

E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特点:将公众服务放在首要地位,以信息共享和数据获取为基础,以网络化办公为依托,以信息安全为支撑,而其中又以信任与授权服务作为信息安全的核心。

F国家信息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展信息化; 第二,政府信息化先行,带动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建设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 第三,信息化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结合; 第四,既要培育竞争机制,又要加强统筹协调; 第五,既要重视对外开放与合作,又要加强技术自主研发。

zq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