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利度胺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朱科达;刘风云;李永红
【摘要】目的对比沙利度胺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沙利度胺治疗,对
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外周关节肿胀数、扩胸度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够有效缓解症状,疗效显著.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6(007)024
【总页数】3页(P106-108)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疗效
【作者】朱科达;刘风云;李永红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风湿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风湿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风湿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强直性关节炎的一个亚型。

该疾病主要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1],主
要累及骶髂关节,表现为腰痛,伴晨僵,夜间或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

目前对
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及环境相关[2]。

治疗AS的药物较多,本次实验研究沙利度胺治疗AS的效果,并比较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综合信息对疾病活动度做出
总体判断。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9月~2015年6月在江苏张家港市中医院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的AS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4年AS纽约标准[3]。

随机分为实验组(沙利度胺组)及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

实验组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32.4±2.2)岁,病程0.5~4.0年。

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
(28.4±4.3)岁,病程0.8~5.2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活动度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984年修订的AS纽约标准如下:(1)下腰背痛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
改善,但休息不减轻;(2)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3)胸廓扩展范
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4)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

如患者具备(4)并分别附加(1)~(3)条中的任何1条可确诊为AS。

纳入标准:未服用其他慢性作用药物,已服用者需停药2周以上,口服非甾体类
抗炎药(NSAIDs)对本实验无影响。

排除标准:已用激素或其他生物制剂、免疫制剂者;病情晚期,已有脊柱畸形、残废或丧失劳动力者;合并心、肝、脑、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其他风湿类疾病者;对沙利度胺或柳氮磺吡啶过敏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病例的实验室指标如血常规(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RS)、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
DD)。

评价AS患者的临床指标—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4]。

沙利度胺(常州制药厂,25 mg/片),初始口服50 mg/d,睡前服用,每隔10
天增加1倍,直至200 mg/d。

柳氮磺吡啶初始口服0.5 g/次,2次/日(第一周),0.5 g/次,3次/日(第二周),0.75 g/次,3次/日(第三周),1.0 g/次,3次/日(第四周),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或停药,两组用药1年后复查上述指标,并比较用药前后患者上述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外周关节肿胀数、扩胸度、临床缓解时间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治疗评分等计量数据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缓解时间
经过1年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缓解时间为平均(40.2±3.1)天,小于对照组(69.9±7.1)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各项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RP、ESR、DD水平下降幅度大,分别为
(15.04±3.90)、(15.1±1.15)、(0.41±0.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见表1。

2.3 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实验组经治疗后外周关节肿胀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

同时扩胸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SFI较前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具有较高的致残率[5]。

该疾病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同时还可对骨骼、肌肉、眼睛及肺等器官造成不能程度的损伤。

早期表
现为腰背部疼痛,晚期可出现关节融合乃至强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早期有效的治疗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及预后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目前临床上对AS的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及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等。

传统的的DMARDs包括柳氮磺
吡啶、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等。

柳氮磺吡啶是磺胺类抗炎药,它能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分解为磺胺吡啶及5-氨基
水杨酸,后者可抑制叶酸的吸收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通过降低血清IgA
水平达到免疫抑制作用[6]。

沙利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具有特异性降低
TNF-α的作用。

其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并改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7]。

沙利度胺可降低人体内皮细胞AVB3整合素的表达,而AVB3可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增生[8]。

评估病情活动度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在AS患者中均有改变。

D-二聚体(DD)是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Ⅻ作用的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后形成的终末产物[9]。

当体内血栓形成及纤维系统激活时,其表达水平升高[10]。

目前已有文献研究报道了D-二聚体在AS患者体内表达较对照组
升高,并与ESR、CRP、PLT等炎性指标密切相关,认为D-二聚体可作为病情转
归的敏感指标[11]。

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治疗后血凝指标D-二聚体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的外周关节肿胀较对照组好转快,扩胸度增大,功能指标改善,结果表明沙利度胺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与杨培珂[12]等人研究结果一致,认为D-二聚体对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价,结果指出血浆 DD 水平与强直性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

本研究指出沙利度胺治疗AS的患者,CRP、ESR、DD均有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在临床症状的缓解及改善炎症指标方面疗效显著。

且治疗后关节活动指数、外周关节肿胀数及扩胸度均有提升,进一步证实沙利度胺在AS
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实验结果与孟丽花结果一致[13]。

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为困倦、口干,并可导致胎儿畸形,但因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显著,价格合理,排除沙利度胺使用禁忌证,值得应用。

【相关文献】
[1]邓彤,程晓光,吴志刚,等.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磁共振成像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 广西医学,2015,37(10):1476-1478,1483.
[2]杨润薇. 益赛普、柳氮磺吡啶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系统评价[J]. 贵州医药,2016,40(1):48-49.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4]Kittiyanpanya C,Chaiamnuay S,Asavatanabodee P,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Thai version of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dices[J]. Journal of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Chotmaihet thangphaet,2014,97(4):381-385.
[5]曾惠琼,孔卫红,庄鹏,等. 艾拉莫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 湖南医学,2016,27(1):118-120.
[6]翟佳羽,吕青,赵敏菁,等. 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1):42-54.
[7]Piura B,Medina L,Rabinovich A,et al. Thalidomide distinctly affected TNF-α,IL-6 and MMP secretion by 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KOV-3) and primary ovarian cancer cells[J].European cytokine network,2013,24(3):122-129.
[8]韩武臣.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J].医药前言,2016,6(30):96-97.
[9]Khoury JD,Adcock DM,Chan F,et al. Increases in quantitative D-dimer levels correlate with progressive disease better than circulating tumor cell counts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10,134(6):964-969.
[10]李振彬,路占忠,龙建国. D-二聚体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意义[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1):56-59.
[11]刘芹,朱芸,李明,等. D-二聚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13,35(3):205-206.
[12]杨培珂,张伟红. 血浆 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7(2):82-83.
[13]孟丽花. 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5):596-5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