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门式钢架结构教学PPT钢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隅撑计算
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 隅撑轴向压力:
N Af
fy
60 cos 235
A——实腹斜梁被支撑翼缘的截面面积
θ——隅撑与檩条轴线的夹角 注:成对布置,隅撑计算轴压力取半。
刚架节点设计
1.斜梁与柱的连接及斜梁拼接
高强螺栓-端板连接
端板竖放
端板斜放
端板平放 斜梁拼接
刚架梁、柱连接及梁拼接
(1)翼缘与端板连接
可由P19公式计算:
一阶分析时的柱顶位移
(3)二阶分析法
1 0.375 0.08 2(1 0.0775)
d1 d0 1 —构件的楔率; 0.268 h d0 及6.0
d 0 d1 —柱小头和大头的截面高度
变截面构件的楔率
2.刚架平面外 分段按公式计算: N0 t M1 f y Ae0 bWe1
(4)多台吊车的组合应符合《荷载规范》的规定;
(5)当需要考虑地震作用时,风荷载不与地震作用同时 考虑。
由于单层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自重较 小,设计经验表明,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时, 一般不需做抗震验算;当为8 度及以上时,横 向刚架和纵向框架均需做抗震验算。当设有多 于一层并与门式刚架相连接的附属建筑时,应 进行抗震验算。
在进行刚架内力分析时,荷载效应组合主要有:
(1)1.2×永久荷载+0.9×1.4[积灰荷载+max{屋面均布活 荷载、雪荷载}]+ 0.9×1.4(风荷载+吊车竖向及水平荷载)
(2)1.0×永久荷载+1.4×风荷载
1.3.2 内力和侧移计算
内力计算
(1)计算方法 变截面刚架:弹性分析方法,有限元法 等截面刚架:允许采用塑性分析方法
(1)在剪力V和弯矩M共同作用下
腹板抗剪承载力设计值(P11)
V 0.5Vd
M Me
M e ——构件有效截面所承担的弯矩 M e We f
当 0.5Vd V Vd 时
M
Mf
Me M f
1
V 0.5Vd
2
1
当截面为双轴对称时
M f Af hw t f
(2)在剪力V、弯矩M和轴力N共同作用下:
1.板件宽厚比限值
翼缘板 b1 15 235
t
fy
腹板
hw tw
250
235 fy
2.腹板屈曲后强度利用
允许腹板屈曲,并利用屈曲后强度。
截面尺寸
3.腹板的有效宽度
(1)全部受压
he hw
(2)部分受压
受压区有效宽度为:
he:腹板受压区有效宽度;
he hc
ρ:有效宽度系数
hc: 腹板受压区高度。
(2)施工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重力):按实际情 况取用,不小于1kN ,按最不利位置 (3) 屋面雪荷载和积灰荷载:按GB50009 采用,考虑增大 系数和不均匀系数。 (4)吊车荷载
(5)风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k s z w0
w0——基本风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值乘以1.05 采用;
斜梁和隅撑的设计
1.斜梁设计
(1)压弯构件 :面内强度、面外整体稳定
(2)侧向支撑点间最大长度
16
235b fy
f
,b f 斜梁
受压翼缘宽度,不需验算整体稳定
(3)上翼缘集中荷载处验算
1)折算应力
2)补充验算 斜梁上翼缘承受集中荷载处不设横向加劲肋时
F 15mtw2 f
t f 235 tw fy
t ——等效弯矩系数 对一端弯矩为零的区段
t 1 N N Ex0 0.75( N N Ex0 )2 两端弯曲应力基本相等的区段 t 1
b ——均匀弯曲楔形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对双轴对称的工字形截面杆件:
b
4320
2 y0
A0h0 Wx0
s w
4
y0t0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0
2
235 fy
加劲板
加劲板 地脚螺栓
浇入素混凝土 保护地脚锚栓
3.牛腿设计 (1)牛腿构造
(2)牛腿计算 牛腿根部剪力V、弯矩M确定:
V 1.2PD 1.4Dmax
M Ve
PD——吊车梁及轨道重 Dmax——吊车最大轮压通过吊车梁传递给一根柱的 最大反力 (3)牛腿与柱连接 翼缘对接焊缝、腹板角焊缝。
4.摇摆柱与斜梁的连接构造
M
2Nt
h32 h1
节点剪力由上边两排抗拉螺栓以外的螺栓承担,且
拉剪螺栓应满足:
Nv
N
b v
Nt
N
b t
1
(3)端板厚度确定(P24公式)
(4)节点域抗剪
M fv
dbdctc
(5)端板设置螺栓处构件腹板强度验算
Nt2 0.4P
0.4P f
ewtw
Nt2 0.4P
Nt2 f ewtw
2.柱脚设计 (1)铰接柱脚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高度小于10m时,应按10m采用; s——风荷载体型系数。(见CECS102:2002)
3.偶然荷载
地震作用
荷载效应组合原则
(1)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 较大值; (2)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屋面均布活荷载中的较大值同 时考虑; (3)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或檩条自重以外的 其他荷载同时考虑;
(2)变截面刚架:横梁h0min≥250mm,柱底h0min≥300mm,柱顶
取h1max=(2~3)h1min。
详见相关设计手
册
工字形截面高宽比(h/b)
通常取h/b≈2~5,承受桥式吊车荷载的柱子宜取小值,梁 端与柱的连接为侧接(端板竖放)时,该处梁端可取 h/b≤6.5
板件宽厚比和腹板屈曲后强度
有效宽度系数ρ计算公式: p ——与板件受弯、受压有关的系数 K ——板件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屈曲系数
腹板边缘正应力比值
2 1
(压“+”,拉“-”)
1 1
腹板有效宽度he分布规则
0
he1 2he /(5 )
he2 he he1
0
he1 0.4he
he2 0.6he
4.考虑屈曲后强度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强度
K1 Ic1 h K2 Ib0 2 s
Ico Ic1 —分别为柱小头和大头的截面惯性矩;
Ib0 —梁最小截面的惯性矩;
s —半跨斜梁长度,计算边柱时见下图lb;
—斜梁换算长度系数,等截面梁取1.0
计算边柱时的斜梁长度
(2)一阶分析法
框架柱的临界荷载或计算长度由侧移刚度得出。
侧移刚度K:K H u
1.刚架平面内稳定
N0
mx M1
f
x Ae0 1 N0 N Ex0 x We1
N Ex0 2 EAe0 1.12
N0 ——小头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M1 ——大头的弯矩设计值;
Ae0 ——小头的有效截面面积;
We01 ——大头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x
——杆件轴心受压整体稳定系数, h
(3)最不利内力 Nmax 及相应的 M、V
M max 及相应的 M、V
Nmin 及相应的 M、V
侧移计算
计算原则:弹性分析方法
单跨变截面刚架斜梁i≤1:5时,柱顶水平力下侧移估算 公式(参见CECS)
柱脚铰接 柱脚刚接
t
IcL Ibh
刚架柱顶位移设计值的限值
吊车情况 无吊车 有桥式吊车
其它情况
m 1.5 M We f
F——上翼缘所受的集中荷载 tf、tw——斜梁翼缘和腹板的厚度
m ——参数, m 1.0,在斜梁负弯矩区 m 1.0
M——集中荷载作用处的弯矩 We——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2.隅撑设计 1)隅撑布置
隅撑间距不应大于所撑梁受压翼缘宽度的 16 235 f y 倍。
采用轻型钢墙板时 当采用砌体墙时
吊车有驾驶室时 吊车由地面操作时
柱顶位移限值
h/60 h/100
h/400 h/180
如果最后验算时刚架的侧移不满足要求,即需要 采用下列措施之一进行调整:
(1)改铰接柱脚为刚接柱脚; (2)把多跨框架中的摇摆柱改为上端和梁刚接的 节点连接形式。
(3)放大柱或梁的截面尺寸;
翼缘与端板连接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腹 板与端板连接采用角焊缝。
(2)高强螺栓计算
受拉螺栓
Nt
M 4h1
N
b t
M —横梁与柱在连接处传递的弯矩;
h1 —梁上、下翼缘中心的距离;
当受拉翼缘两侧各设一排螺栓不能满足承载 力要求时,可以在翼缘内侧增设螺栓。
第三排螺栓受力
Nt
Nt
h3 h1
螺栓承担弯矩
1.3.3 构件设计
刚架截面尺寸粗估
截面高度h:以10mm为模数 截面宽度:以5mm为模数,(多数也取10mm) 腹板厚度tw:4mm,6mm,8mm等,以2 mm为模数, 翼缘厚度t:≥6mm,以2 mm为模数
刚架横梁截面高度
(1)等截面刚架:可按跨度的1/30~1/40(实腹梁)或 1/15~1/25(格构梁)确定,且不应小于200mm(无吊车)或 250mm(有吊车)。刚架柱截面高度可按与梁相同采用。
蒙皮效应:将屋面板视为沿屋面全长伸展的深梁,可用来 承受平面内的荷载。面板可视为承受平面内横向剪力的腹 板,其边缘构件可视为翼缘,承受轴向拉力和压力。
注:一般不考虑蒙皮效应。
横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等截面刚架弯矩图
刚架计算简图
刚架弯矩图
q
荷载计算简图
刚架弯矩图
(2)控制截面 梁:梁端、跨中 柱:柱底、柱顶、柱牛腿连接处
1.3 刚架设计
荷载及荷载组合 刚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刚架柱、梁的设计
1.3.1 荷载及荷载组合
荷载
1.永久荷载 (1)结构自重 估算时可用0.45~0.55kN/m2 (2)其它恒载 包括吊顶、管线、天窗等,按实际情况取用
2.可变荷载
(1)屋面活荷载:一般取0.5kN/m2,可取0.3kN/m2(>60m2)
(2)刚接柱脚 吊车起重量≥5吨时可考虑设置刚性柱脚。
铰接柱脚
刚接柱脚
门式刚架柱脚形式
(3)柱脚计算 1)基础顶面混凝土承压计算,确定底板面积 2)底板厚度确定 3)锚栓计算 4)柱脚抗剪计算 剪力靠柱脚底板与基础间摩擦力(摩擦系数 0.4)承担或设置抗剪键。
5)底板与柱、加劲肋等焊缝计算
抗剪键 抗剪键
y0 sl iy0
s 1 0.023 lh0 Af w 1 0.00385 l iy0
i y 0
——受压翼缘与受压区腹板1/3高度组成的截面绕y轴 的回转半径
l ——楔形构件计算区段的平面外计算长度
注:b 0.6
时,b
1.07
0.282 1.0
b
关于iy0
摇摆柱计算
按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构件设计。
当V 0.5Vd
时
M
M
N e
M
N e
Me
NWe
Ae
当 0.5Vd V Vd 时
M
M
N f
M
N e
M
N f
1
V 0.5Vd
1
2
当截面为双轴对称时
M
N f
Af hw t f
N
A
梁腹板加劲肋的配置
《规程》规定,当利用腹板屈曲后抗剪强度时,横向加劲肋 间距a宜取hw~2hw。
变截面柱整体稳定
i0
mx ——等效弯矩系数,取1.0
NE x0 ——参数
注:Mmax不出现在大头时, M1 和 We1 分别取Mmax和 该处有效截面模量
2.变截面柱在刚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
单跨: h0 h
多跨带摇摆柱的边柱:h0 h
——计算长度系数,确定方法如下:
(1)查表法 柱脚铰接对称刚架楔形柱 柱、梁线刚度K1和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