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理”
A
20
• (2009高考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 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D
21
• (广东卷1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 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 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5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1、李贽及其“异端”思想:
李贽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 “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 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 “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异端”从思材想料: 中“理我”们应又该用可于以关看注民出生李,贽人必的有什私么, 追男样求女的物应质该“享平异受等端、。个”性思自想由和?个人幸福是人的自然权利。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33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2分)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 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3分)
(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答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 下之大害”,主张“明君贤相”(或答“天下之法” 代替“一家之法”);王夫 之:主张实学,让富民 放手经营工商业。如将三者的主张概括回答也给分。34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李贽及其“异端”思想:
李贽
“人人皆可以为圣” “圣人不曾(未必)高,众
人不曾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
有是非耳”。
------
《焚书 》
“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 “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的天理。
“异端从”思材想料:中否我认孔们孟可学以说看、批出判李程贽朱的理学什,么反样对绝的对 的“思异想端权威”,思人想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 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 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 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 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射虎 提出自己的设想。
37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 你对材料三中的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 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
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探究建议:可以从中国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及国
人的精神风貌等方面去考虑、探究。
15
人 物 时代
主要思想
王阳明 明代 致良知
中期 知行合一
心外无物
李贽
否定孔孟学说 批判程朱理学 明末 倡导个性自由 追求物质享受
主张男女平等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
明末 限制君权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 清初 经世致用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D
18
• (10年江苏卷)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 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 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
B.李贽
• C.陆九渊 D.黄宗羲
B
19
• (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孔子、孟子、程 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仁” B. “心外无物” D. “格物致知
(4)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 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 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 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 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38
王夫之
工商皆本
16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春秋
孔子 创立
战国
孟、荀 继承
魏晋
隋唐
秦朝
遭到 打击
宋明
西汉武帝
董仲舒新 儒学“独尊” 正统思想
明清
佛道 三教合一 新体系 挑战 体系更新 理学形成
批判继承 时代特色 新体系
17
• .(2009年江苏历史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 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 是
从材君主料敲中诈我剥们削可人以民,看导出致他人们民批生判活君悲惨主, 的君理主由专是制什是么社?会诸多弊病的根源。
13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三、明清之际出现批判思想的历史影响、评价: 影响: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对后世的启蒙
14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探究
活 动:
经 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09高考四川文综)明末文人袁宏道说, 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 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 因素是当时
•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 市民文学兴盛 • ③ 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23
• (2010年海南卷历史7)“君子之为学也, 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 念是
• (1)突出特点:实用性、继承性等。主要原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 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32
(2008上海)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8分)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3分)
明清时代的中国社会里,已经出现有相 当数量的市民阶级。
道光《苏州府志》卷一○ 记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 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3
背景
1、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 慢发展 3、思想文化:纲常礼教腐朽、文化专制、 西学东渐
4
《本草纲目》书影(上) 李时珍塑像(右)
28
29
《农政全书》共60卷,近60万字。全书内容分为农本、 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 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门。全书十分之九是对历代农书 的辑录,仅有十分之一为徐光启自己撰写,但它是全书最 精彩的部分。
《农政全书》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制度、实施措 施等进行了专门论述,尤其突出了屯垦、水利和荒政三方 面的内容,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这是以前农书从未有过 的,也表明徐光启认识到了政府的行为对农业生产的重要 性。徐光启认为,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是否得当,对农 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他在《农政全 书》中提出了“农本”的思想,指出农业生产是“生民率 育之原,国家富强之本。”
6
卓文君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 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 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 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 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 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 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 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 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 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 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 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 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 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 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1
• 1.明清时期活跃的儒家思想 • (1).王阳明心学 • (2).李贽思想 • (3).明清之际思想家 • 2.明清之际的科技文化 • (1).科技成就 • (2).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2
明清市时民期社思会想及文其化文产化生的背景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 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 市的流动,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
10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2、倡导经世致用思想:(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
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 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 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 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11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中国明末清初出现的具有民主色彩的批判思想
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与西政欧文治艺:高复度兴强和化启的蒙君运主专动制几中乎央是集同权时制度代压的抑。了早期民
(都主要处在17世纪中期)
为什么主中思国想的的民发展主,批缺判乏思政想治最基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
的逐思渐想转文型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
(2009福建文综37分)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
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身亡。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
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兵,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边失
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
故谓人有那女则可,谓见(见:见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
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
乎?
---------- 李贽《梵书》
(1) 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 的时代背景。(12分)
(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
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
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35
2) 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 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 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36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 单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 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 予以说明(9分)
30
小结:帝国夕阳
• 元明清三个历史阶段,大一统天下,多民 族国家,传统的延续,使元明清时期占尽风 光的同时也开始在铸就历史地惰性,陶醉 于华夏文明优越的光环之中不知天下已变 而渐渐落伍,一如火红的夕阳……
31
(2010安徽卷文综35题第(1)小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 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 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 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 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
2、倡导经世致用思想:(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在学术方倡面导:的反经对世八致股用取思士,想主有张哪为些学?求真务实,关心国计民
在学术生方,面致:力?于社会变革。
在政治方在面政:治严方以面治:吏?,宽以养民 ;
在经济明方主面治:吏?,不治民。 在经济方面:工商皆本,发展工商业。
《天下郡国利病书》
影响深远: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考证学术之风气。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D
24
科技文化的背景
25
明清时期思想文化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光启是明朝的一位官员(左), 《农政全书》是他的代表作(右)。
26
《 农 政 全 书 》 插 图
27
明清时期思想文化
明代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
李时珍生于行医世家,他以毕生精力编撰的《本 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大全。
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思想源泉。
12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3、对君主专制的批判:(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 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
“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 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 乎?” -唐甄《潜书》
7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1、李贽及其“异端”思想:
否定孔孟学说
批判程朱理学
倡导个性自由
人皆有私
李贽
追求物质享受
主张男女平等 8
影响 (1)对当世:貌似离经叛道,受到迫害— —当世并为掀起轩然大波 (2)对后世带有鲜明的叛逆色彩与斗争精 神,被称为民主思想的先驱
9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