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上第4章 经济发展——强国富民之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晋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
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 农业
B. 工业
C. 旅游业
D. 交通业
【答案】B
【解析】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香港与祖国内地相联系的铁路线是()
A. 京九线
B. 京沪线
C. 陇海线
D. 京广线
【答案】A
【解析】
3.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全国商品粮基地是()
A. 三江平原
B. 成都平原
C. 太湖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答案】B
【解析】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省属于西部地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故选B
4.(1)5G相关产业属于()
4.(2)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下列不属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是()
A. 交通运输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农业
【答案】B
【解析】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5G属于高新技术产
【解析】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云贵高原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居的地区
5.(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因为我国南、北方()
5.(2)南水北调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解用水紧张②消除水污染③利于经济发展④改善能源结构.
A. 地形差异较大
B.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
C. 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D. 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答案】D
【解析】解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国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故D正确.
故选 D.
【答案】B
【解析】解本组题主要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西线方案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可有效缓解北京用水紧张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故选 B.
6.(1)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分别是()
6.(2)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种植的主要作物及熟制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 寒温带、暖温带
B. 中温带、暖温带
C. 暖温带、中温带
D. 中温带、寒温带
【答案】B
【解析】(1)读图可知华北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候位于暖温带东北平原纬度较华北平原高热量条件较差位于中温带地区 B正确
故选B
【答案】C
【解析】(2)由图可知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华北平原纬度较东北平原低热量条件好种植冬小麦东北平原以春小麦为主我国北方地区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的作物熟制主要为两年三熟故C正确
故选C
7.自拍杆和其他销往巴西的产品汇合后从宁波出发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公路运输
D. 海洋运输
【答案】D
8.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B. 我国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 石油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D.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重要的高新技术出口国
【答案】C
【解析】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工业发展很快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工业体系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已成为重要的高新技术出口国
故选C
9.“熊猫光伏电站”于2017年12月在山西省大同市并网发电“熊猫”的黑色部分由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成白色部分由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这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创意而设计的新能源电站电站内部还设有青少年中心据此完成下题
太阳能光伏电站()
A. 所用资源不可再生
B. 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C. 高纬度地区最适用
D. 全天的发电量一致
【答案】B
【解析】太阳能光伏电站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所用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低不太适用夜晚无太阳时不能发电
故选B
10.(1)甲区域是()
10.(2)西进气流难以影响甲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10.(3)甲区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主要发展()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答案】A
【解析】有“世界屋脊”美称的是青藏高原它的显著自然特征是高寒
【答案】C
【解析】甲地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阻挡西进气流进入甲地造成甲地降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为青藏地区草场资源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是我国著名的高寒牧区
11.(1)京哈高铁有“雪国列车”的美誉主要是由于列车沿线的大部分地区()
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③雪期自南向北递减④冬季漫长严寒
11.(2)京哈高铁能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它连接了京津唐工业基地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1)京哈高铁连接了哈尔滨和北京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漫长而寒冷①②④正确雪期自南向北递增③错误
故选B
【答案】B
【解析】(2)京哈高铁连接了北京和哈尔滨连接了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故选B
12.运输人次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答案】C
【解析】
13.(1)图1所示区域的降水分布特点是()
13.(2)甲地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13.(3)海盐的晒制需要日晒、蒸发、结晶而成长芦盐场春季晒盐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①晴天多②降水少③雨季长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A. 东南多西北少
B. 北多南少
C. 西多东少
D. 西南多东北少
【答案】A
【解析】(1)读图可知图1所示区域的降水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
故选A
【答案】B
【解析】(2)读图可知甲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平原主要发展旱作农业
故选B
【答案】B
【解析】(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沿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晴天多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4.(1)京广高速铁路是中国运营中的高速客运专线之一该铁路连接了我国四大工业
基地的_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
14.(2)图中①工业基地以钢铁、机械、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为主是我国著名的
________基地
14.(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有利条件是()
①原料丰富②能源充足③交通便利④位置优越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4.(4)④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该区域的作物熟制为________(一年一熟或一年两
熟到三熟)该地发展了制糖工业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甘蔗或甜菜)
14.(5)②工业基地的水资源短缺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
了缓解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国家实施了_____________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
比调水更重要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节约用水?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答案】(1)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
【解析】(1)京广高速铁路自北京至广州连接了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京津唐工业区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答案】(2)重工业
【解析】(2)图中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钢铁、机械、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为主是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答案】(3)D
【解析】(3)我国四大工业区都位于沿海地区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是交通便利位
置优越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故选D
【答案】(4)一年两熟到三熟, 甘蔗
【解析】(4)④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作物
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答案】(5)耕地面积大年降水量少, 南水北调,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或推广节水器具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合理即可)
【解析】(5)⑤工业基地为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
不均年降水量少耕地面积大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多水浪费、水污染严重为了缓解
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节约用水的主要措施为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
15.(1)纵贯图一和图二的铁路干线自北向南连接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三
个地形区
15.(2)请列举两项图中C代表山脉两侧的地理差异(不少于两点)
15.(3)图二中B铁路线上列车多使用全封闭空调车厢如车厢内设定为20℃一月份
在________(城市)车厢内外温度相差最大七月份在________(城市)车厢内外温度
相差最大
15.(4)已知图三所示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变化图表示北京、武汉或广州三个城市
当中一个的气候状况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的气候状况并说明判断理由(不少于2点)15.(5)结合材料二请分别说明①、②两地发展粮食生产的各两项优势(不少于2点)
【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