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薛文强
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6期
【摘要】目的:通过老年患者单侧人工股骨头的置换手术中,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剂的麻醉方法,检查效果如何。
方法: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都需要在进入手术室后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内科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压等,并进行生理盐水的注射,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麻醉后吸氧。
A组患者使用本实验研究的麻醉方法,利用腰丛体表定位、超声引导阻滞,寻找合适的方位进行穿刺,在穿刺过程中不断寻找合理的体位避开容易引起连锁反应的区域,采用专业的刺针方法,并辅助输入定量药物。
判断坐骨神经穿刺成功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刺针是否引起足部伸或蜷趾,若出现此类情况,也说明穿刺到神经部位,穿刺成功。
B组采用椎管麻醉的方法来与A组进行对照。
同样根据椎管麻醉的方法进行专业的刺针步骤,然后注射麻醉药物观察患者反应。
结果:经过我们的实验研究发现,在超声引导下的阻塞对于全身的各地系统功能影响非常小,在手术之后不会造成胃肠功能的障碍,非常适合老年人群或者全身系统严重破坏的患者采用。
在本研究中A组患者经过实验之后评价为优的概率有95%。
结论:本实验研究的麻醉方法是很适合在临床医学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神经阻滞麻醉;老年患者;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技术
在社会上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年人身体各个部分能力在下降,很容易收到病菌的侵入,大多数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内科疾病,因此平时生活更是需要小心谨慎,比如老年人容易患骨质疏松,且疼痛承受能力也较低,恢复起来很困难。
医院内常用的下肢麻醉方法是椎管内麻醉,这种麻醉方法会引起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来评价这种麻醉方法的安全与效果如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做过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40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年龄、体重等得到数据,年龄在65到95岁之间,体重在45到70千克,另外有ASA分级在二到三级。
1.2方法
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都需要在进入手术室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心电图、血压等,并进行生理盐水的注射,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麻醉后吸氧。
A组患者使用本文研究的麻醉方法,利用腰丛体表定位、超声引导阻滞,寻找合适的方位进行穿刺,在穿刺过程中不断寻找合理的体位避开容易引起连锁反应的区域,采用专业的刺针方法,并辅助输入定量药物。
判断坐骨神经穿刺成功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刺针是否引起足部伸或蜷趾,若出现此类情况,也说明穿刺到神经部位,穿刺成功。
B组采用椎管麻醉的方法来与A组进行对照。
同样根据椎管麻醉的方法进行专业的刺针步骤,然后注射麻醉药物观察患者反应。
1.3观察指标
需要通过观察麻醉前、后两个时间段的患者的表现,记录下患者各个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后期注意观察患者对麻醉效果的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
通过观察指标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若阻滞完善则为优,需要药物辅助为良,完全无效为差,这个时候就需要研究其他有效的麻醉方法。
按实际情况进行评定。
2 结果
2.1血流动力学比较
通过观察A、B两组的SBP、DBP、MAP、HR以及SpO2的数据,比较两组的差异。
A组前三个数据没有太大变化。
B组三个指标在15分钟、30分钟和45分钟内有明显下降趋势。
并且同时期B组三个指标数据明显低于A组数据。
另外两组其他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
2.2麻醉效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良好,可以很好的满足手术的要求。
2.3副作用
通过最后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B组的副作用发生概率要干于A组,如心跳过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A组只有2例心跳过缓,而B组则分别有4例与2例。
麻醉所用药物和其它药物一样,都有其自身的药理机制,有其适用性和毒副作用,可是在一个合格麻醉医师的合理使用过程中,不会让你觉得它们有多么的可怕,通常手术结束后就不再使用麻醉药物,经过一定的药物代谢半衰期,麻醉所使用的药物对身体的影响也渐渐消失。
不打麻醉似乎也可以做手术,但是请考虑清楚:疼痛是最基本的,还有疼痛刺激引起肌肉的收缩,都会给手术带来麻烦,严重的无法手术甚至危及生命。
3 讨论
目前看来,在临床医学上最常用的下肢麻醉方法就是椎管麻醉,但是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韧带容易钙化使得穿刺很困难,又有常年使用药物辅助治疗的心脑血管病的老年患者,由于服用抗凝药物时间过久,导致麻醉风险也比较大。
另外是椎管麻醉方法自身的弊端,虽然其镇痛效果比较好,但是因为椎管麻醉在发生作用时是阶段交感神经阻塞,而这会引起血压的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综上所述,椎管麻醉的方法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因此寻找安全的麻醉方法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经过我们的实验研究发现,在超声引导下的阻塞对于全身的各地系统功能影响非常小,在手术之后不会造成胃肠功能的障碍,非常适合老年人群或者全身系统严重破坏的患者采用。
在本研究中A组患者经过实验之后评价为优的概率有95%,也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总而言之,在超声引导下的麻醉方法对患者造成的身体损伤小,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稳定,并很好的避开了因为韧带钙化造成的穿刺卷毛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造成的硬膜外血肿的风险。
手术后患者恢复也比较快,对于麻醉效果的反应也比较好,因此此麻醉方法是很适合在临床医学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颖,金宗山.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16.(4).
[2]吴鹏.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行股骨头置换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
[3]韩青. 超声引导下腰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疗.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