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GMF)中的自然辩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转基因食品(GMF)中的自然辩证法
院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化学
班级 2013
学生姓名
学号
2014 年 01 月 04 日
转基因食品(GMF)中的自然辩证法
摘要:转基因的高速发展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探讨了转基因
食品的发展历史,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系统分析了转基因食品现状,转基因食品的特性,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表述,并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安全性伦理思考,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探索性研究和预测,同时用哲学的观点阐述其发展的因果关系,揭示其事物发展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列举出了国内外业内专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证明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不断发展的、相互联系的自然辩证法观点。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合理性,自然辩证法
一.转基因食品概述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基因组构成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特性
1.转基因食品可以解决粮食数量的问题,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增强抗病虫、抗杂草能力,产量高。
a.抗虫性(转Bt基因)
转基因作物的抗虫特性的实现是把一种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一段基因转入粮食种子中,使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的Bt蛋白。
虫子吃了这种蛋白以后,肠道就会溃烂,从而替代杀虫剂起到杀虫的作用
b.抗除草剂(转Ht基因)
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Ht基因作物,把另一种特定土壤细菌“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合成酶的基因,转到粮食作物里面,替代原有的能被草甘瞵抑制的蛋白质合成酶,从而使这种作物对草甘膦除草剂产生抗性。
2.转基因食品还具有公共卫生预防的功能
3.满足人们对食品更多性状的需求、改变口味等
a.赋予作物新的营养成分
食品的营养成分影响着食品的营养价值,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获得了具备13一胡萝卜索合成途径的水稻、具有超高SOD酶的马铃薯等等。
b.改善食品的口感或外观
食品的成分影响着食品的口感、外观等性状。
为此,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些基因导人马铃薯中,出现了淀粉含量发生改变的马铃薯;另外转磷脂酶D反义基因的番茄颜色更加鲜亮,风味更好,且维生素C的含量也比传统番茄高。
三.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态势
遗传基因技术是在对生物分子领域的认识产生突破以后形成和发展,而对生物分子的认识深入得益于人类显微技术的进步,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环环相扣,普遍联系。
可以说,转基因技术也不是某个科学家的天才表现,转基因技术能否被人类利用并造福人类,并不在于个别的人物。
在今年,中国准备开始推广转基因水稻了,这不是一个科学实验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吃不吃螃蟹的问题。
转基因食品的两面性远未深究出来,在中华民族大多数人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个别人的“理性”随意与自然的“理性”互相“讨论”,这个事实已超过了自然科学本身。
转基因技术在促进农业生产产量、节省劳动力时的好处是有的,这里不再替自然科学家们宣传。
但,转基因粮食直接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连,它有害的方面
却不得不引起我们加倍的注意。
比如在转基因技术的实验阶段,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
转基因治疗性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尚无法检测证实。
”
四.转基因食品存在的合理性安全性思考
1.合理性思考
a.转基因农业是解决人口增长与粮食匮乏矛盾的有效途径
b. 转基因农业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c. 转基因农业是提高农民收益的重要手段(未来)
2.安全性思考
转基因技术作为高新生物科技,其技术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而对于急需解决粮食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速了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的安定。
其实你我想不想接受转基因食品都已经无所谓了,它早就悄然地来到了你我的身边,我们个体不再存在接受不接受转基因的问题,只不过要力所力及地推动这个事朝向保护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我们的阶级,我们的种群来发展。
(一)转基因农业可能会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环境
1.转基因食品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a转基因食品中潜在的过敏原问题。
b.可能产生毒素或者食品中毒素的含量增加。
c.改变人体对抗生素的抗性
2.转基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用带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一种杂草)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由此引发GMc环境安全性的争论。
b.可能产生“超级杂草”
由于基因漂流,在加拿大的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1~3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此为“超级杂草”。
c.进化速度过快,影响生态平衡,可能会产生新的病毒或有害物种。
d. 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英国Rawett研究所Pusztai博士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998年秋于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大鼠食用后“免疫系统受到破坏”。
此事首次引起国际轰动。
(二)转基因农业可能会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
1.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
人们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消费信度。
(不利于转基因农产品走向市场,破坏农业
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
)
2.转基因农业技术的垄断可能会恶化国际关
系。
自然辩证法透露出,任何的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在互相对立、互相作用中运动和发展的,转基因现象作为一种由人类自身引起的事物,是符合自然辩证法所推论出来的存在形式的。
人类自身所引起的事物,自然存在以后,也就成为了一种自然的事物。
这种自然的事物有其自然的“理性”,而人类自身引起的“理性”却是个别人的理性。
这两种“理性”是不是矛盾呢?(矛盾本质就是差异。
)而这两种“理性”的斗争就是需要消灭或转化,从而达到更高的统一。
即:要么当代意义的人适应转基因的“理性”,否定自己;要么当代意义的人为了维护本质,对转基因的认识转到更高的阶段。
那么,什么是有害呢?相对于转基因问题,针对人而言,无非是生和死、进化和退化。
转基因食品目前对于人的影响,是生是死,是进化是退化,是立马死还是安乐死,是促进智力增强体格还是逐渐脑残诱发疾病,我们真的还不知道。
转基因技术在促进农业生产产量、节省劳动力时的好处是有的,这里不再替自然科学家们宣传。
但,转基因粮食直接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连,它有害的方面却不得不引起我们加倍的注意。
比如在转基因技术的实验阶段,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
转基因治疗性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尚无法检测证实。
”所以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平静的心态和理性的认识。
五.转基因食品技术遇到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活环境出现的问题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也是如此,它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必将给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就比如环境污染。
这就需要我们人类从自然辨证的角度去分析,进而寻找合理的实践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伟大的造物者用了46"1'L年的时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有花有革,有山有水,蓝天白云,四季分明的世界。
但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的短短几百年里,地球却以惊人的速度毁灭着。
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发达和方便的同时,也加大了我们的生存负担。
这其中,环境污染是最为普遍因而也是最为严重的负担,而在环境污染中,转基因技术研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在这其中,大气污染、跟水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是跟化学发展密不可分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转基因技术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事物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片面的去看待问题,,而应当正确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并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扬长避短,用科学的思路,理论的基础,经验的积累去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
需要综合考虑的时候,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的观点来解决实际矛盾。
遇到问题的对策
转基因食品应该遵循生态自然观。
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长远、整体利益,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自然观。
食品生产应遵循生态自然观,服务于人、转基因食品应保证食品安全,这是为了人的存在、有利于改善营养的转基因食品是注重人的发展且应该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1.尊重原则
伦理学的尊重原则主要是讨论对人的尊重,包括尊重人的自主性、自我决定权、知情同意权、保护隐私权等内容。
尊重也可以延伸到包括尊重自然界动物的权利及其价值,甚至包括尊重所有的生命体。
在转基因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中,尊重原则的贯彻主要是体现为对生命自主性的尊重和对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及自主选择权的尊重。
对生命自主性的尊重,就是要求转基因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做到尊重一切生命的自然生长规律。
对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及自主选择权的尊重,是对人的尊重的重要体现之一。
只有实行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公布制度和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才能保证消费者有足够信息和能力进行自由选择,才能体现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及自主选择权的保护和尊重。
2.不伤害原则
在转基因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中的“不伤害”对象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类健康。
从不伤害原则来看,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不应该减少生物多样性、
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不应该危害人类健康
3.公正原则
公正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主要指遵循人类社会的正义、公平的信念,包括资源分配、利益分享和风险承担三个层面,都要努力实现公平,而不能只向少数人或利益共同体倾斜。
追求资源分配、利益分享和风险承担。
公平的公正原则是伦理学又一基本原则。
在转基因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中,应该坚持资源分配、利益分享和风险承担公平的公正原则,在代内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代际之间公平地分配转基因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利益与风险。
由于转基因技术有其独特的垄断性,因此容易导致代内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与风险分配的不公正。
由于转基因农业技术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具有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给环境带来的长远影响也许要等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才会显现。
因此,很有可能导致当代人分享福利而后代人承担风险的后果。
4.预防原则
由于转基因农业技术研究及应用可能产生的风险具有潜伏性、不可逆性、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应该在科学给出最终结论前采取各种措施对它们加以防范,以阻止伤害的发生。
按照预防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转基因农业技术及农产品的安全性能预测、评估、检测等制度,预防和控制转基因农业可能对人类、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转基因农业可持续发展。
预防原则体现了“安全要比后悔好”的价值取向。
通过预防原则也满足了不伤害原则的基本要求。
5.效用原则
从效用原则来看,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既能带来经济效益,也存在社会风险和生态风险。
因此,我们不仅考虑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经济利益,而且更要考虑它的健康效用、生态效用和社会效用,考虑利益的公正分配和给那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如果我们盲目地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一旦发生“基因污染”,就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6.风险文化和风险伦理
基因工程是一个风险和机会并存的统一体。
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和高度来重新审视转基因食品的风险问题。
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商业化,即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负面效应,扩大它的收益,如何建立公正有效的分配制度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利益的公正分配。
否则,转基因食品也不能发挥它解决贫困和饥饿问题的作用
六.转基因食品的展望
转基因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利弊兼有,虽然目前不同国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争执一时难以调和,但是可以相信,最终会找到一个令全球不同利益集团达成共识的平衡点,转基因食品将在不同社会环境下适应性地成长。
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洗礼之后,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定会朝着一个进步的方向健康有序地迈进。
这要求我们尽量趋利避害,按照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去做,相信未来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贾玉树,陈北宁,自然辩证法的当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
[3] 翁翼飞,张麟,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J].焦作工学院学报,2003:46-49.
[4] 张文学,杨立刚,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环境责任界限[J].生态经济,2003:2-4.
[5] 罗斌.日本韩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及现状[J].广东农业科学,2006(1):72-75.
[6] 王敏.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考察与启示[J].农业质量标准,2006(1):40-43.
[7]杨利红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漯河: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