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流接触器自校正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交流接触器结构创新与智能控制技术综述

交流接触器结构创新与智能控制技术综述

交流接触器结构创新与智能控制技术综述!周煜源,刘向军(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要:交流接触器是保证配电系统及低压控制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控制 电器之一。

提升交流接触器工作性能和经济指标,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成为重 要的研究方向。

交流接触器研究 , 和工作性能岀发,就交流接触器的 优化与创新及智能化方面,总 目前交流接触器相关的新技术和研究方案,理和应用场合。

,交流接触器 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结构创新;结构优化;智能控制中图分类号:TM 572.2 文献标志码:3 文章编号:2095-8188(2021)02-0001-07DOI : 10.16628/j. cnki. 2095-8188. 2021.02. 001周煜源(199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机与电器。

Overview of Structure Innova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Technology of AC ContactorZHOU Yuyuan , LIU Xiangjun(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China )Abstract : AC contactos is one of the importani control appliances to ensurs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powcs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low voltage control system. Improving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indicators of AC contactors to meet the 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this pap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AC contactos at home and abroad is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tructuro andworking performanco of AC contactor ,the new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scheme ao summarized in terms of structurooptimization ,structure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ization ,and itr principte and application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i.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AC contactor is prospected.Key worUt : AC contactor ; structurr ienovation ;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 intelligent control0引言电大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对低压电器的性能指标提 高的要求,也为低压电器的发展为 的发展 ,是 应用 电力控制系统中的交流接触器(1-)。

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摘要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和配电系统的低压电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力需求的增加,市场对交流接触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传统交流接触器存在的问题,在控制系统成本合理的前提下,设计了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并用测试样机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支持控制系统运行的软件功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触头弹跳1.引言交流接触器作为现代工业中重要的低压电器之一,是电机控制和配电系统行业的研究热点。

传统交流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合闸过程中触头弹跳非常明显,合闸噪声大;保持过程能耗高;分断过程电弧侵蚀严重,容易造成触头损坏;整个工作过程不具备异常保护功能、网络通讯功能和在线监测功能。

根据这种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

2.交流接触器概述2.1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电磁交流接触器的典型结构主要包括电磁系统机构和机械机构。

机械结构由动触头、主弹簧、静触头、反作用弹簧和主电路端子组成。

2.2研究对象的选择低压电器制造商天正公司推出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

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安装、拆卸、连接、采购、库存方便。

他们主要致力于为电机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

本文选用的试验样机是天正CJX2F-400交流接触器,线圈的额定控制电压为380VAC,线圈闭合时功率为1200W,保持时功率为20W。

3.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1晶闸管驱动模块本文选择了“混合”开关技术。

在“混合”开关技术中,采用双向晶闸管驱动电路,交流接触器常无弧断开。

本文选用Bta41-600b双向晶闸管。

Moc3083由砷化镓发光二极管和三端双向晶闸管开关元件组成。

moc3083光电耦合器有6个插脚,插脚1和2为输入端子,插脚3和5不工作,插脚4和6为输出端,与交流主电路相连,结构控制电路内的三端双向晶闸管开关元件通断。

通过添加电信号使LED工作,实现了光电信号切换信号和光信号返回信号的处理。

智能型交流接触器

智能型交流接触器

浅谈智能型交流接触器智能化的断路器、智能化的电动机保护器、智能化的接触器是低压开关柜和电动机控制中心实现智能化的主要电器元件。

智能断路器就是将智能型监控器的功能与断路器集成在一起,其主要是实现了脱扣器的智能化。

由此断路器的保护功能大大加强,不仅方便地集电流三段保护、断相、反相、过压、欠压、不平衡保护、逆功率保护、接地保护于一身,可做到一种保护功能多种动作特性,而且可显示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系统运行参数,具有准确、可靠的系统协调保护的功能。

目前,在供电系统中大量使用软起动器、变频器、电力电子调速装置、不间断电源等装置,使电网和配电系统中出现了大量的高次谐波,而模拟式电子脱扣器一般只反映故障电流的峰值,造成断路器在高次谐波的影响下发生误动作。

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化断路器反映的是负载电流的真实有效值,可避免高次谐波的影响。

智能交流接触器内置的专用微处理器通过对三相主回路、线圈控制回路的电压、电流信号的采集、处理,动态地优化了接触器的吸合、保持及分断等操作过程,实现了无弧、少弧分断控制,同时兼容了电动机保护器对电动机工作状态的监控及常规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组合而产生的过载和断相保护功能。

目前,大容量的交流接触器已普遍采用电子和智能控制,特别是带反馈系统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大幅提高了电寿命及其他性能。

此外,电接触理论近期提出的触头零电弧侵蚀的新机理,也为接触器的智能分断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单一智能化低压电器产品还不能充分发挥智能化的优势,只有将其与计算机联网才能将其特点全部发挥出来。

然而以往的通信方式由于结构复杂、安装维护麻烦,难以在电器领域中推广,而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该问题,它通过一根总线以串行方式将现场设备与上位机连起来,使系统的结构大为简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安装、调试及维护的成本。

多台智能接触器组成接触器阵列,与一台或多台现场监控计算机连接成局域网,并可通过internet与远程计算机连接。

控制系统的自动调节与自校准技术

控制系统的自动调节与自校准技术

控制系统的自动调节与自校准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控制系统在许多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自动调节和自校准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自动调节和自校准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控制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自动调节技术自动调节技术是指根据系统的反馈信号,自动调整控制系统中的参数或控制策略,以使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外部的变化。

自动调节技术广泛运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中。

在自动调节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基于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PID控制器通过调整输出信号,使得系统的反馈信号与期望值尽可能接近。

其中,比例控制用于响应反馈信号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积分控制用于消除稳态误差,微分控制用于抑制系统的超调现象。

除了PID控制器,现代控制系统也使用了一些更高级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性能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精度。

二、自校准技术自校准技术是指通过内部的校准程序或算法,对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机构或其他关键组件进行自动修正和校准。

这些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修正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漂移、失调等问题,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自校准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

通过比较系统的输出和期望输出,可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并使用参数估计算法实时估计和修正系统的动态参数。

此外,自校准技术还可以使用补偿算法来消除系统中的偏差和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测量、控制和反馈性能。

除了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自校准技术还可以使用故障诊断和故障修复算法。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监测系统的状态和检测异常行为,自动识别并修复系统中的故障和错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自动调节与自校准技术的应用自动调节与自校准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研究

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研究

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研究智能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电力控制器,具有高效、节能、可靠、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等领域。

然而,由于交流电压的波形是一种正弦波,其波峰和波谷处的电压变化较快,容易产生过电压和过流现象,对电器设备造成损坏。

因此,对于智能交流接触器的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一、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智能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电力控制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的触点通断,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当智能交流接触器的控制信号输入时,微处理器将通过内部程序计算出触点的通断时间,控制触点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通断,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二、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的原理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交流电压波形的控制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检测交流电压的波形,确定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并在波峰和波谷处进行触点的分断,从而避免了过电压和过流的现象,保护了电器设备。

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的具体实现需要采用同步检测电路和分断控制电路。

同步检测电路通过检测交流电压的波形,确定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

分断控制电路通过微处理器计算出触点的分断时间,并控制触点在波峰和波谷处进行分断,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三、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的优势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避免了过电压和过流的现象,保护了电器设备。

2. 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故障率。

3. 提高了电路的效率,降低了能耗。

4. 增强了电路的安全性,减少了电器设备的火灾隐患。

四、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的应用智能交流接触器同步过零分断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等领域。

其应用范围包括:1. 电力系统:用于电力配电、电力控制等方面。

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原理

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原理

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原理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电磁式开关设备,常用于控制大功率电机或其他负载的开关,具有开关远距离和大容量电流的特点。

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吸合原理: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通常由电磁线圈和接点组成。

电磁线圈通过通电产生磁场,当线圈通电后,磁场会吸引触点闭合,使得负载通电或断电。

2. 线圈驱动电源: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常需要交流电源来提供驱动能量。

驱动电源通常通过控制电路上的按钮或开关来控制接触器的开关状态。

当按钮或开关操作时,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从而使线圈通电或断电。

3. 主接点的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中的主接点主要负责控制负载的通断。

当线圈通电,磁场能够吸引主接点闭合,负载通电;当线圈断电或故障时,磁场消失,主接点张开,负载断电。

主接点的闭合与张开都需要通过弹簧力来实现,因此能够保证接触可靠性和稳定性。

4. 辅助接点的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通常还配备有辅助接点,用于传递状态信号或实现自动控制。

辅助接点通常由主接点的动作来驱动,当主接点闭合或张开时,辅助接点也相应动作。

5. 系统安全保护:交流接触器通常具有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当负载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或发生短路时,交流接触器会自动切断电路,以保护负载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原理是通过电磁吸合原理、线圈驱动电源、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安全保护来实现。

通过控制线圈通电或断电,交流接触器能够控制负载的通断。

同时,通过配备辅助接点和安全保护功能,交流接触器实现了更为灵活和安全的控制。

交流接触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被广泛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交流接触器也在不断发展,为工业控制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和性能。

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吸合原理。

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简要步骤:
1. 在交流接触器中,有一个线圈绕制在电磁铁的磁芯上。

当交流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磁芯中产生一个电磁场。

2.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电磁场会吸引固定在磁芯上的铁芯,并将其吸引到线圈的中心。

这个铁芯被称为活动芯片。

3. 活动芯片和静止芯片之间夹着一个接触片。

当活动芯片被电磁场吸引时,它会与静止芯片接触,从而关闭接触片之间的电路连接。

4. 当电磁场被移除或电流停止流过线圈时,活动芯片会恢复原先的位置,由于弹性力的作用,接触片会分离,切断电路连接。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启动或断开电源来控制接触器的工作。

通过控制交流电流在线圈中的流动,可以控制接触器的开关状态,从而控制电流的流动或断开。

智能交流接触器全过程动态优化设计

智能交流接触器全过程动态优化设计

智能交流接触器全过程动态优化设计摘要:智能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新型的电气设备,广泛用于电力线路的开断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交流接触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全过程动态优化设计。

关键词: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设计;性能优化;效率优化引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流接触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交流接触器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各种任务。

然而,目前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响应速度慢、准确率低等。

因此,如何提高智能交流接触器的性能和效率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动态优化设计来提高智能交流接触器的性能和效率。

具体来说,本文将分析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现有的优化方法,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优化设计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优化设计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全过程。

该方法通过不断地调整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参数和算法,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现有的优化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优化设计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智能交流接触器的性能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1.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电气设备,它主要由电磁铁、触点、弹簧等组成。

当电磁铁通电时,它会产生磁场,使得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和保护功能。

智能交流接触器是普通交流接触器的智能化升级,是一种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智能交流接触器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环境的信息,例如声音、图像等。

然后,智能交流接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算法进行处理。

最后,智能交流接触器将处理后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器或扬声器上,实现人机交互。

目前,已经有很多优化方法被应用于智能交流接触器的设计中。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包括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等。

交流接触器自适应吸持控制的新方法

交流接触器自适应吸持控制的新方法

交流接触器自适应吸持控制的新方法
交流接触器自适应吸持控制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传感器获取交流接触器的电流和电压信号;
2.根据电流和电压信号计算出交流接触器的电阻和电感;
3.根据交流接触器的电阻和电感,计算出吸合时的电流和吸持时的电压;
4.比较实测电流和预测电流的差值,调整吸持电压,使得实测电流与预测电流接近;
5.当实测电流稳定后,记录下对应的吸持电压,并作为下一次吸持的预测值;
6.当接触器需要再次吸持时,使用预测的吸持电压进行控制,直到实测电流稳定。

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交流接触器的自适应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场合。

带反馈控制的智能交流接触器_申潭

带反馈控制的智能交流接触器_申潭
使用交流调压器测量了该接触器的吸合电压 和释放电压, 调节智能控制的参数, 使该接触器吸 合电压和释放电压与无智能控制时相同。给接触 器线圈串接 阻值为 0. 019 8 的功率无感 取样电 阻, 可以得到流过接触器线圈的电流, 分别测量了 有、无智能控制的情况下吸持过程中的线圈功率 损耗, 可以看出, 采用电子控制后功耗大大降低。 有、无智能控制的情况下接触器性能比较如表 1 所示。
带反馈控制的智能交流接触器
低压电器 ( 2005l 2)
研究与分析 带反馈控制的智能交流接触器
申 潭, 陈德桂, 冯 涛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9 )
摘 要: 提出一种带反馈控制的智能 交流接触器, 利用反馈系统的 自动调压, 使吸 合过程的动态吸力与反力合理 配合, 大幅度 提高 A C3 工作条 件下的 电寿命, 电磁 铁闭 合后, 使线圈激磁保持低电压, 以节约能量。文中提 供了实 验数据, 证实 了智能 接触器 的上述性质。
压下闭合相当 于电动机起动电 流的 6倍 额定电
流, 因而接触器的触头侵蚀主要在闭合操作过程
中产生。在触头闭合过程中, 由于动、静触头碰撞
而造成振动, 引起了断续电弧, 这是造成触头侵蚀
的主要原因。可动部分碰撞瞬间的动能为
E d = m # v2 / 2
( 1)
式中 m ) ) ) 可动部分的质量
v) ) ) 动、静触头接触瞬间可动部分的速度
) 3)
低压电器 ( 2005l 2)
带反馈控制的智能交流接触器
是 2次振动时间的总和。
1 带反馈控制的智能系统
按 GB 14048. 4-93规定, 交流接触器操作电 磁铁应在 85% 额定电压下可靠吸合。一般工厂 为保证接触器在低电压下能可靠工作, 把电磁铁 的吸合电压都设计在 65% ~ 75% 额定电压。若 对应吸上电压的电磁铁吸力特性 F吸上 = f ( D)与反 力特性 F f = f ( D)配合如图 1所示, 则当操作电磁 铁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 其 F额定 远高于 F f。 由式 ( 1)和 ( 2)可知, 额定电压下吸合过程中可动 部分的动能太大, 从而而造成触头振动。

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现阶段研究比较成熟的智能交流接触器技术和模块化的智能交流接触器相关技术概况,展望了交流接触器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标签:智能交流接触器;现状;发展趋势1 引言交流接触器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线路及频繁启动、控制交流电动机与热过载继电器、电动机保护器配合保护线路可能发生的过载。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低压接触器中的应用,交流接触器逐步向高性能、高可靠性、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2 交流接触器智能化概况专业的接触器制造厂家、研究院所,经过分析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实际应用情况统计数据,并结合理论分析,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交流接触器中,实现交流接触器起动、保持、分断过程的优化控制。

智能交流接触器应用电子技术实现智能化,电子器件和核心部件单片机组成硬件电路,并由软件驱动和实现信号检测、信息传递、和各种智能控制功能。

主要在两个部分实现,一是主回路分断的智能化控制,减少分断电弧;二是控制回路即电磁系统的智能化,如电磁系统的抗电压跌落、抗晃电、带选相合闸、宽电压、低功耗节能无噪音。

3 智能交流接触器研究现状3.1 交流吸合、交流保持类型交流接触器的智能化交流吸合、交流保持类型的交流接触器在正常工作时,通过接触器铁心磁通是交变的,磁轭加装分磁环可抑制电流过零时铁芯的振动。

极面不平、防锈油过多、粘附异物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产品异响和振动,造成接触器触点因振动时拉弧而烧损,引起电气设备跳闸、烧损等事故。

这类问题目前通过研究触头材料的零磨损等方面来解决。

3.2 混合式交流接触器智能化这种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采用交流吸合、直流保持持的办法。

在交流接触器的三相触头上并联一个单向晶闸管,实现无弧接通、分断、节能、降耗、静音运行,并实现与主控计算机双向通信。

3.3 智能型交流接触器这种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采用直流线圈,加入电子线路控制模块,通过单片机控制改变电磁铁动铁芯的闭合速度,实现减小触头振动的目的。

交流接触器自锁实训报告

交流接触器自锁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理解交流接触器自锁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掌握交流接触器自锁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方法。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电气控制原理的理解。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围绕交流接触器自锁电路的组装、调试和实验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交流接触器自锁电路原理分析。

2. 交流接触器自锁电路的组装。

3. 交流接触器自锁电路的调试。

4. 交流接触器自锁电路的实验验证。

三、实训原理交流接触器自锁原理:通过将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实现接触器线圈在吸合后,依靠自身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得电状态,从而实现自锁。

四、实训步骤1. 准备材料:交流接触器、启动按钮、电源、导线等。

2. 组装电路:(1)将电源接入接触器线圈的一端。

(2)将启动按钮的一端接入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

(3)将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按钮的另一端并联。

(4)将启动按钮的另一端接入电源的负极。

3. 调试电路:(1)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等问题。

(2)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观察接触器是否吸合。

(3)松开启动按钮,观察接触器是否保持吸合状态。

4. 实验验证:(1)进行不同负载下的实验,观察接触器自锁性能。

(2)进行接触器吸合与释放实验,验证自锁功能。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组装电路:按照实训步骤,成功组装了交流接触器自锁电路。

2. 调试电路:接通电源后,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吸合;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保持吸合状态,实现自锁。

3. 实验验证:(1)在不同负载下,接触器自锁性能良好,能够稳定工作。

(2)接触器吸合与释放实验中,自锁功能正常。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深入理解了交流接触器自锁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掌握了交流接触器自锁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方法,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3. 加深了对电气控制原理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电气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实训心得1. 在实训过程中,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讲解,掌握实训技能。

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3.4闭环控制技术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技术;发展
引言
接触器智能控制技术是针对传统接触器存在的问题,通过加装控制模块来改善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和性能指标。本文主要对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并探讨了每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微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接触器的智能控制技术也越来越丰富,针对接触器动态特性的机械分散性等问题,采用闭环控制技术可以较好的克服这些问题。
3.3开环控制技术
接触器的开环控制一般采用电磁系统的分时或者分段PWM控制技术。单片机控制系统在检测控制回路得电之后发出一定占空比的PWM驱动信号驱动开关管,使经过整流滤波后得到的直流电压变为高频方波电压施加在线圈两端,通过控制每个时段的占空比就能调节线圈两端的激励,从而调节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将闭合过程以等时间间隔分为3段,每段10ms,在每一时段施加不同的占空比的驱动信号,使线圈获得不同大小的激励,从而调节接触器的吸合曲线。对于占空比的选取,其在不同占空比组合下测试接触器的动态特性,根据实验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PWM控制模型并优化控制参数,此模型可以根据占空比组合预测接触器吸合时间和动铁心合闸末速度。
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接触器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中,主要用来接通、分断交流电路,也可以和继电器配合达到远程控制电气设备的目的,所以接触器的性能指标会影响到自控系统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接触器需要较频繁地进行合闸、分闸操作,若其没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使用中突然发生故障,将会使生产线或者控制设备停止运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传统的电磁式交流接触器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等优点,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方面,电磁系统通常采用交流电源控制。交流电源使得铁芯交变磁化,从而产生振动和噪声。同时,铁芯交变磁化会产生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T M 5 7 2
智 能交流接触器 自校正控制技术
汤龙飞 ,许 志红
( 福 ’ I , I 大学电气工程 与 自动化学院,福建省 福州市 3 5 0 1 1 6 )
The Co n t r o l Te c hno l o g y o f Se l f - c o r r e c t i o n f o r I n t e l l i g e n t AC Co n t a c t o r s
c o n t r o l mo d u l e C n r a e c u r r e n c e t h e ma k i n g c o i l c u r r e n t a c c u r a t e l y .T h i s c o n r t o l s c h e me r e l i e s l e s s o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第3 5卷 第 6期 1 5 1 6 2 0 1 5年 3月 2 0日








V o 1 . 3 5 No . 6 Ma r . 2 0 , 2 0 1 5
 ̄2 0 1 5 Ch i n . S o c . f o r El e c . En g .
s e l f - c o r r e c t i o n c o n r t o l s c h e me wi t h t h e s t a t e c a p t u r e c i r c u i t o f
O 引言
交 流接 触器 是一 种应 用广泛 的低压控 制 电器 , 随着工 业 生产现 代化 水平 的提 高 ,对 其寿 命和 可靠
起 动 过程 , 实现 了无 位 置 传 感 器 的接 触 器 动 态控 制 ,其 起动 过程 中 电参量 均为 开环 。文 献 [ 1 0 — 1 2 ] 将 人 工智 能应用 到接 触器 的智 能控 制及 设计 中 ,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果 。以上 接触 器优化 控 制思路 为 :根 据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S E E
D OI :1 0 . 1 3 3 3 4 / j . 0 2 5 8 . 8 0 1 3 . p c s e e . 2 0 1 5 . 0 6 . 0 2 8
文章编号 :0 2 5 8 - 8 0 1 3( 2 0 1 5 ) 0 6 — 1 5 1 6 - 0 8
ABS TRACT: T h i s p a p e r a p p l i e d t h e v o l t a g e c o n ro t l mo d e a n d
关键词 : 智能交流接触器; 电压控制模式 ;自校正 ; 电流扫描
he t t r ns a f o r me d b u c k c i r c u e l l i g e n t c o n ro t l o f t h e a c c o n t a c t o r a nd r e a l i z e d c l o s e d . 1 o o p c o n ro t 1 . On t h i s b a s i s , a
性 的要 求 越来越 高 【 l 】 。近 年来 ,接触器 智 能化 技术 发展迅 速 ,出现 了大量 的研 究成 果 。文 献[ 2 . 4 ] 提 出
ma i n c o n t a c t s h a s b e e n p r o p o s e d .T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he t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s e l f - c o re c t i o n c o n t r o l a n d r e a l i z e d i t b y c u r r e n t s c nn a i n g . T h e c o n r t o l s c h e me c a l l r e d u c e t h e b o u n c e s o f t h e a c c o n t a c t o r i n ma k i n g p r o c e s s wi t h he t o ii f n e s e l f - c o r r e c t i o n .
T ANG L o n g f e i , XU Zh i h o n g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F u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 F u z h o u 3 5 0 1 1 6 ,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 C h i n a )
Th r o u g h me mo r y he t o ii f n e s e l f - c o re c t i o n p a r a me t e r s ,t h e
了接触 器 高压直 流起 动 ,低压 直流 保持 的开 环控制 方案 ,采用 分段 激励 的方 式对 接触 器工 作过 程进行 动态 控制 。文 献[ 5 7 ] 提 出 了带 电压 或 电流反 馈 的接 触器 脉 宽调制 控制 方案 ,并对 其动 态工 作过 程进 行 分析 。文 献[ 8 — 9 ] 采用 脉 宽调制 技术 控制 永磁 接触 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