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一中中考语文模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东营市一中中考语文模拟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结合语境,规范、美观地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
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的时候,当你失去自信而yuàn tiān yóu rén 的时候,当你丧失机遇而zì bào zì qì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信念呢?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2分)
A.毛骨竦然合辙押韵鞠躬尽瘁怡然自得()
B.抑扬顿挫同舟共济美味佳肴多难兴帮()
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2分)
①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拥有整个世界。
②于是,有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但是网上阅读好像是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对纸质图书的命运,无论大家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2)第④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1分)
4.毕业晚会上,王雨把下面的话说了一半,便哽咽了。
请你仿照他的话续写一句。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2分)
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当我靠近您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
5.填空(10分)
(1)苏轼,绝世文才,以诗文言志传情。
他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对天下人的祝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矫健弯弓,豪情满怀,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__ ,,”(《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月夜游寺,感慨人生,寄托情思于如水明月:“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记承天寺夜游》)。
(2)李白的《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
(3)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
(4)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之情的诗句是:,。
(5)周敦颐《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表现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写了四时山间景色的变化,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
(8)王维《使之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
6.读图答题(2分)
(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二、阅读(共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问题(4分)
钟山即事
【北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7.诗中的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
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9.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
秦王怫然
..怒()长跪而谢.之()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1.面对秦王咄咄逼人的气势,唐雎是如何应对的?(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8分)
【甲】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楚人济泓而来。
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
”既济,未毕陈。
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1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2分)
⑴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⑵然后襄公鼓.之鼓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⑵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4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5.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字的妙用。
(2分)
便排.出九文大钱。
16.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五)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
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
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
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
开得细小而执著。
17.通读全文,请说一说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
(2分)
18.“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
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联系上下文,回答:“我”因什么而“感动”,又因什么而“伤感”?(4分)
19.联系上下文,欣赏下列句子。
(3分)
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20.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想,只要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的理解。
(4分)
(六)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9分)
在鸟笼中消失
①1914年9月1日,美国所有的新闻电台都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玛莎于当日下午1时,在辛辛那提动物园去世。
玛莎是地球上最后一只旅鸽。
②当旅鸽灭绝之后,人们常常会怀着怨恨之情提起俄亥俄州派克镇的那个小男孩,是他在1900年3月24日这一天,射下了天空中最后那只野生的旅鸽。
终于醒悟的人们,试图将幸存在动物园里的旅鸽进行培育。
可是,失去了蓝天的旅鸽,已经失去了一切。
1909年,剩下最后3只,1914年,剩下最后1 只———人们守在鸟笼外,绝望地看着它们一一死去。
③谁又能相信,旅鸽,曾经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儿呢。
④仅仅100年,漫长,却又如此短暂。
⑤那是1813年一个寻常的午后,天空中传来一阵巨大而杂乱的鸣叫,奥杜邦先生抬起头来:庞大的鸟群,慢慢地遮盖了北美森林的上空,阳光不见了,大地一片昏暗。
16公里宽的鸽群,在奥杜邦先生的头顶,飞了三天。
这位当时最有名的鸟类学家预言:“旅鸽,是绝不会被人类消灭的。
”
⑥这时美洲大陆的旅鸽多达50亿只,是当时人类总数的5.5倍。
⑦可是,欧洲人来了。
⑧我简直不能复述他们施之于旅鸽的酷刑。
他们焚烧草地,或者在草根下焚烧硫黄,让飞过上空的鸽子窒息而死。
他们甚至坐着火车去追赶鸽群。
枪杀、炮轰、放毒、网捕、火药炸……他们采用丰富想象力所能想出的一切手段,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捕杀旅鸽不仅用来食用,还用来喂猪,甚至仅仅是为了取乐。
曾经,一个射击俱乐部一周就射杀了5万只旅鸽,有人一天便射杀了500只。
他们把这些罪恶一一记录下来———那是他们比赛的成绩。
⑨甚至有人想出这样的方法———把一只旅鸽的眼睛缝上,绑在树枝上,张开罗网。
它的同伴们闻讯赶来,于是一一落网。
有时候,一次就能捉到上千只。
⑩1878年,除了密歇根州,美洲已经看不到成群的旅鸽了。
人们都清楚这一点,可是密歇根州的枪声从未停止。
这一年,密歇根州人为了6万美元的利润,就在靠近佩托斯奇的旅鸽筑巢地,捕杀了300万只旅鸽。
两年之后,曾经可以遮盖整个天空的鸟群,只剩数千只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人类忙于相互屠杀时,世界上最后的旅鸽死在了它的鸟笼里。
⑾灰色的后背,似乎还有些发蓝,鲜红的胸脯,像一团火在燃烧,绚丽迷人的玛莎,站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根树枝上,长长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飞。
可是,它再也不能动,不能吃,不能鸣叫了。
⑿懊丧的美国人为旅鸽立起了纪念碑,上面写着:“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
”
⒀纪念碑只是一块冰冷的石头。
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
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
学家描述就已经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⒁在旅鸽纪念碑下,环境伦理学大师利奥波德哀伤地叹息道:“那些在年轻时曾被一阵活生生的风摇动的树仍然活着,但是十年后,只有最老的栎树还记得这些鸟,而最后,只有沙丘认识它们。
”
22.请按照文中的时间顺序,概述旅鸽在百年灭绝的过程。
(4分)
23.本文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第⒀段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
(3分)
24.第⑿中说“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感受。
(2分)
三、作文(50分)
“世间不缺少美丽,而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
”仔细观察,认真体验,美丽无处不在。
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最美丽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