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 角膜浑浊。
2. 圆锥角膜。
3. 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
4. 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5. 角膜严重的化脓性感染。
【禁忌证】
1. 眼睑、结膜、泪囊和眼内活动性炎症者。
2. 中、重度眼干燥症患者。
3. 眼压控制不满意的青光眼患者。
4. 严重弱视或视网膜、视神经病变,导致术后难于改善视功能者。
5. 眼内恶性肿瘤者。
6. 全身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术前准备】
1. 术前眼部滴抗菌药物滴眼液2-3d。
有条件时应做结膜囊细菌培养。
2. 术前Id冲洗术眼、泪道。
3. 术前滴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小瞳孔。
4. 根据需要术前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眼压。
【麻醉】
1. 表面麻醉。
2. 眼轮匝肌阻滞麻醉。
3. 球后阻滞麻醉或球周浸润麻醉。
4. 特殊情况下全身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术眼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 术眼用显微开睑器或上下眼睑缝线开睑。
3. 术眼缝上、下直肌固定眼球,使角膜位于睑裂中央。
4. 制作角膜植片。
(1) 以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溶液冲洗供体眼球。
(2) 环钻垂直于角膜表面,向下轻压,切开部分角膜,尖刀刺开切口,避免伤及虹膜,继以剪刀沿环钻的切口切开剪下角膜。
(3) 将角膜植片置于器皿内备用,角膜内皮面向上,滴黏弹剂保护内皮.植片应大于植孔0.25-0. 5mm。
5. 制作术眼角膜植孔。
(1) 环钻方法与角膜植片制作相同。
(2) 植孔中心力求位于瞳孔中心。
6. 缝合植片。
前房内注入黏弹剂。
将角膜植片移至植床,以
10-0尼龙线间断或连续缝合固定角膜植片,缝合深度应达角膜厚度的3/4。
7. 重建前房。
从角膜伤口缝线间隙将针头伸入并冲洗前房,并注人平衡盐水(BSS)或消毒空气,确定形成前房,防止虹膜前粘连的发生。
8. 拆除预置的上下直肌缝线。
9. 术毕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及眼膏,以无菌纱布双眼遮盖。
【术后处理】
1. 术后第2天起每日换药,直至角膜植片上皮化后,可解除眼部遮盖。
2. 眼部滴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每日4次,持续3~4周。
3. 术后2周可加用1%环孢素滴眼液,每日2次。
4. 术后4周时如无炎症和免疫排斥现象,可停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5. 对植床有新生血管等排斥反应高危患者,术后口服泼尼松,持续3个月左右。
6. 一般术后6-8个月可拆除角膜缝线。
如为圆锥角膜应延长至术后1年,婴幼儿及血管化的角膜可适当考虑提前拆线。
【注意事项】
1. 术前应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病情解释,恰当地解释术后效果。
2. 角膜穿孔患者术前不予洗眼,既不缩瞳也不散瞳,切忌对患眼加压。
3. 角膜移植术联合白内障摘出术的术前用托吡卡胺散瞳。
4. 缝合时角膜植片时应从角膜植片侧进针,距切缘1-1.5mm,从相对应的植床出针,距切缘1.5-2mm。
缝针方向必须经过瞳孔中央,这样才能使缝线呈现均匀的“放射状”。
缝线不宜过紧或过松。
5. 术中可能发生脉络膜下腔驱逐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应注意预防和观察。
6. 术后应密切注意是否发生角膜植片的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
7. 术后密切观察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