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畸形整复术11例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翼畸形整复术1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翼畸形的手术治疗。
方法自2002年以来共诊治11例鼻翼畸形患者,经过准确的测量与设计,应用“V”形切开,“V-Y”形缝合,矫正鼻翼塌陷、鼻小柱过短,用“◇”形切口矫正鼻小柱偏斜,鼻孔过大,“ ”交错皮瓣矫正鼻孔偏小。
结果11例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年,鼻外形良好。
结论根据鼻翼畸形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的伴随状况,经过仔细测量与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灵活应用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 the alar deformity surgery.Methods Since 2002,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formity is 11,after accurate measurement and design,the application of the“V-shaped”cut,“V-Y”form and correct the nosewing collapse,correct the nose skewed with“◇”form incision,“”staggered flap correct the nostrils too much smaller.ResultsAfter surgery,11 patients with satisfactory effect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the appearance is good.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and alar deformity of the different with status,after careful measurement and elaborate design,the rational choice of surgical method is to obtain good effect in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guarantee.
[Key words]Nosewing;Columellar;Deformity;Correction
鼻突出于面部正中,具有呼吸、共鸣、嗅觉等功能,对面部容貌也起着重要作用。
除先天畸形外,由于位置特殊、外伤所致的鼻翼畸形、鼻翼缺损而要求整形修复者越来越多。
自2002年以来,笔者所在医院共修复11例鼻翼畸形患者,随访观察1年效果较好。
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1例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15~56岁,平均27.5岁;唇裂修补术后伴鼻翼畸形9例,其中有8例伴有鼻翼塌陷、鼻孔宽大,1例伴有鼻孔过小,其中有不同程度的鼻小柱偏斜或过短畸形;鞍鼻伴有鼻翼畸形1例,外伤致鼻孔过小1例。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术前应做常规检查,患者应有心理准备,还应做专业设计。
进行准确的测量与设计,上至眉头中间,下至下颌骨中点,两点连线以决定鼻尖、鼻背的偏斜程度。
充分设计,划线完毕后麻醉。
多选用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常用麻药为盐酸利多卡因加二十万分之一盐酸肾上腺素,注入麻醉药为1.5~2 ml;鼻基底、鼻小柱以浸润麻醉为主。
1.2.2术中(1)鼻翼塌陷矫正:麻醉成功后沿双侧鼻翼内侧缘及鼻小柱“V”切
开,注意切开时双侧的对称性,随时止血,切开皮肤后用钝性、锐性交替分离,分离时应充分剥离双侧鼻翼软骨的内侧脚,不要损伤鼻尖的皮肤,用手术刀切断鼻翼软骨内侧脚,用3-0号丝线将双侧鼻翼软骨内侧脚向中线内收相互缝合固定,注意塌陷侧的上提,以矫正塌陷、缩窄鼻翼,以鼻中隔软骨修剪成型后填充发育较小的鼻翼区,并缝合固定以免移位;(2)鼻小柱偏斜矫正:经口内作切口充分游离,松解鼻小柱基底部,使鼻小柱基底部充分游离,“◇”形切除塌陷侧鼻底部瘢痕皮肤,并进一步分离,松解鼻小柱基底部,经口内切口继续对塌陷侧鼻翼外侧缘剥离松解,充分剝离完毕后,用7号丝线由鼻小柱切口处进针,穿过鼻小柱基底及患侧鼻翼外侧缘然后由口内出针,将针抽出,由线另一头出针,自鼻小柱切口进针,缝住部分肌肉组织,从口内切口出针,调整线的松紧度至鼻小柱居中打结,缝合口内切口;(3)鼻基底不对称矫正:去除鼻尖部多余的皮肤软组织,修剪去除表皮制成真皮瓣填充鼻底凹陷区,3-0号丝线缝合固定移植组织,鼻小柱“V-Y”缝合,鼻翼缘缝合,观察鼻小柱已延长,双侧鼻孔对称,呈椭圆形,鼻底等高,包封固定;(4)鼻孔偏小矫正:采用“”形皮瓣交错缝合可扩大鼻孔;(5)伴有鞍鼻畸形者应同时予以矫正。
1.2.3术后术后两侧鼻孔塞入缠绕凡士林纱布硅胶管或橡皮管,起固定压迫止血作用。
一般2~3 d拆除。
皮肤切口可涂金霉素眼膏,术后24 h内肿胀明显者可行冷敷,2 d后可热敷或理疗,以帮助消肿,并告诉患者鼻部勿受撞击,尤其在术后3个月内。
2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良好效果,患者鼻翼及鼻小柱畸形均有明显改观,移植组织未发现吸收、鼻翼塌陷、鼻孔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切口瘢痕不明显,无切口感染及裂开等并发症。
随访1年,效果良好。
3讨论
鼻位于面部中央隆起呈三角形锥状器官,其外形对面貌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鼻翼畸形在鼻畸形中较为常见,若长期得不到矫正将对患者及父母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那么除外伤所致鼻翼畸形外,目前认为导致先天性鼻翼畸形的原因既有组织移位,亦有组织发育不全,尤以鼻下1/3处组织缺损最明显[1]。
由于鼻翼畸形的表现各异,这可能与当时受伤方式及原先的裂隙程度有关。
手术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初次修复方法的影响[2]。
因此手术也是基于上述条件下灵活多变。
这就要求在手术前应仔细观察、记录双侧鼻翼软骨塌陷、鼻翼基底的移位,鼻孔大小、鼻翼下陷程度,鼻小柱偏斜及偏短的程度等。
手术时应随时观察,随时止血,操作应精细,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如在分离鼻尖皮肤时不宜过浅,以免损伤皮肤造成鼻尖皮肤供血障碍而致皮肤坏死畸形。
同时,手术时应合理利用术中多余组织,如将鼻尖多余的皮肤软组织去表皮置成真皮瓣后填塞鼻底凹陷区。
在去表皮时应将表皮去净以免引起皮脂腺囊肿。
因此,鼻翼畸形矫正前需要仔细的测量、记录、精心的设计,量体裁衣、综
合矫正,以期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增建,白晓峰,刘强,等.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伴歪鼻畸形的同期矫正.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4):250-252.
[2]吴忆来,杨育生,张勇,等.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的探讨.中国口腔颌面外科,2006,4(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