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工作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工作方案”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部分地区仍存在辍学现象。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我们决定在镇开展“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工作。
二、工作目标
1.确保100%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
2.确保100%的在校学生无辍学现象。
3.确保100%的辍学生得到妥善安置和关爱。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分管教育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工作落实。
2.明确责任分工
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指导,确保学校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民政部门要关注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确保不因贫辍学;公安部门要加强户籍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信息准确无误。
3.落实优惠政策
对贫困家庭子女实行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确保他们顺利入学。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捐资助学,共同关
爱辍学生。
4.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控辍保学政策,提高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5.建立健全监测机制
定期对学校、家庭、社区进行走访,了解学生入学、辍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6.强化考核问责
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镇、村两级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四、具体实施
1.开展摸底排查
组织力量对全镇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摸底排查,确保不漏一人。
2.落实“一对一”帮扶
对排查出的辍学生,安排教师、志愿者等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入学、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3.开展关爱活动
定期组织关爱活动,为辍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学业辅导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4.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5.落实救助政策
对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实行救助政策,确保他们不因贫辍学。
2.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控辍保学模式,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借鉴。
3.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控辍保学”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阳光。
注意事项:
1.注意防止形式主义。
在实施过程中,要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检查。
解决办法: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工作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每一项措施都有实际效果。
2.注意信息准确无误。
在摸底排查阶段,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遗漏或错误。
解决办法: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多次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3.注意保护辍学生的隐私和尊严。
在关爱和帮扶过程中,要避免给他们贴上标签,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解决办法:对参与帮扶的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他们尊重每一个孩子,维护他们的尊严。
4.注意持续性和长期性。
控辍保学不是一阵风,而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
解决办法:将控辍保学纳入常规工作,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5.注意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实施优惠政策时,要确保资源能够精准地分配到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学生。
解决办法: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需求,合理分配资源。
6.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仅仅解决入学问题还不够,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解决办法: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7.注意家校社三方的合作。
控辍保学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解决办法:建立家校社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形成合力。
8.注意及时反馈和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解决办法:设立反馈渠道,鼓励家长、学生和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1.强化师资培训。
教师是控辍保学的关键,他们的能力和态度直接影响工作成效。
要让老师们真正理解控辍保学的深远意义,得定期组织专业培训,
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方法,让每个老师都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2.落实个性化关怀。
每个辍学生背后都有不同的原因,需要个性化的关怀和帮助。
就得深入学生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针对性地提供帮助,比如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甚至生活上的关照,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有人在乎他们的成长。
3.加强政策宣传。
有时候,家长和学生不了解政策,就会导致误解和延误。
那就得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政策宣传活动,通过社区宣传栏、家长会、网络平台等方式,让政策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障碍。
4.建立激励机制。
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家庭,应该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就应该设立奖学金、荣誉称号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形成正向的激励循环。
5.促进社会参与。
光靠政府和学校的力量还不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那就得多搭建一些平台,吸引企业、公益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加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辍学生的良好氛围。
6.关注辍学生的再融入。
辍学生重返校园后,如何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得有一套完整的再融入计划,包括专门的辅导课程、同伴支持体系,以及定期的跟踪评估,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回归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