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17-2018学年广东省名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品牌榨汁机.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1.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1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图中,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被短路掉,不能工作,故A错;
B.图中只要开关S1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B错;
C.图中只有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才能正常工作,故C正确;
D.图中只要开关S1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D错;
2.下列器具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订书机B.液位计C.吸尘器D.密度计
【答案】B
【解析】A.订书机用到的物理知识是比较多的,如(1)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2)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3)底座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等等;但都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液位计是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密度计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3.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1.6m
B.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为7.1m/s
C.人体的体积为0.5m3
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学校课桌的高度为80cm,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学生百米跑的速度约为7m/s,故B符合实际情况;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人的体积为
V===0.05m3,故C不符合实际情况;人的正常体温为37℃,温暖舒适的气温为25℃,故D不符合实际;故应选B.
【考点定位】长度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
4.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答案】C
【解析】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
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故B错误;
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 正确;
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故D错误;故选C。
点睛:重点是牢记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如图所示电路中,两开关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阻R1短路,则电流表A1、A2 有示数且相等
B.若电阻R 1 断路,则电流表A2 的示数和R 2 的乘积为5V
C.若用一个20Ω 的电阻替换R 2,则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D.若电阻R 2 断路,则通电阻1min R 1 产生的热量为3.6J
【答案】C
【解析】由图知道,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量干路的电流,A2测量R2的电流,两开关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则电源电压是:U=U2=I2R2=0.3A×10Ω=3V;
A、若电阻R1短路,A2和R2被短路,A2无示数,A1有较大示数,会损坏电流表A1和电源,故A错误;
B、若电阻R1断路,电路中只有R2接入电路中,电流表A1、A2 测的是R2的电流,由U=IR可知,电流表A2 的示数和R2 的乘积为电源电压,为3V,故B错误;
C、若用一个20Ω 的电阻替换R2,即该支路的电阻变大,由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道,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此时干路电流减小,由P=UI知道,电路的总功率减小,故C正确;
D、若电阻R2 断路,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中,则通过R1的电流是:I2 =0.5A﹣0.3A=0.2A,所以,通电1min 时R1 产生的热量是:Q=W=UI2t=3V×0.2A×60s=36J,故D错误。
6.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答案】D
【解析】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分析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
【详解】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静电现象,解决本题的关键知带电体的性质。
7.如图所示为一台电压力锅,它结合了高压锅和电饭锅的优点,省时省电、安全性高.当电压力锅内部气压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下图中S1为过压保护开关,S2为过热保护开关,压强过大
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下图分别表示S1、S2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情况,其中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压强过大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两者都会造成发热器停止工作,说明两开关串联共同控制发热器.
A、两个开关断开任何一个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故A符合题意;
B、两个开关断开任何一个时,发热器还会正常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D、两开关都闭合时,发热体会短路,不工作,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答案】C
【解析】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故B、D都是不对的,因为二者说煤油的比热容大;
又通过图像可知,在加热相同的时间内,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甲升高的温度较大,故甲的比热容较小,乙的比热容较大,C是正确的.
9.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冰球是比赛项目之一,越来越被大众喜爱.下图为帅气的冰球选手备战训练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球运动员在加速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运动员不蹬地,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运动员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
D.运动员站在水平冰面上时,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冰球运动员在加速滑行过程中,速度变大,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运动员不蹬地,由于摩擦力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运动员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错误;
D.运动员站在水平冰面上时,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10.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10Ω和20Ω,允许通过的电流分别为1 A和0.5 A,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20V
B.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1A
C.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0.5A
D.他们的总功率最大值是15W
【答案】C
【解析】解:
∵电阻R1和R2串联,允许通过的电流分别为1 A和0.5 A,
为了保护每一个用电器都工作,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I=0.5A,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R=R1+R2=10Ω+20Ω=30Ω,
从而可知,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
U=IR=0.5A×30Ω=15V,故A不符合题意,
他们的总功率最大值为:P=UI=15V×0.5A=7.5W,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和电压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的判断.
二、填空题
11.如图,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 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请计算出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 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Pa.(g取10N/kg)
【答案】900
【解析】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 排=V 物=S 物h 物=60cm 2×12cm =720cm 3;排开水的深度为h =
=9cm =0.09m ,增加的压强为p =ρgh =1.0×103kg/m 3×10N/kg×0.09m =900Pa 。
12.如图所示,OB 为一轻质杠杆,O 为支点,OA=0.3m ,OB=0.4m ,将重30N 的物体悬挂在B 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 点至少需加_____N 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答案】40N 费力
【解析】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在杠杆上,力臂最大,用力最小.物体阻碍杠杆逆时针转动,拉力要促使杠杆逆时针转动,所以拉力要竖直向上.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阻力、阻力臂、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动力.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由 F 1· L 1=F 2·L 2
F ·OA=G·OB OB= OA+ AB=0.3m+0.1m=0.4 m
30N (0.3m+0.1m)=40N 0.3m
G OB F OA ⋅⨯== ∵ 40 N 大于30N
∴ 费力杠杆
13.小明发现自己用的台灯在晚饭前比较暗,深夜比较亮。
他猜想晚饭前是用电高峰,台灯两端的电压可能低于220V 。
为了验证猜想,他做了如下实验: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只开一盏“220V 25W ”的台灯,观察到家中标有“3000r/kW ·h ”字样的电能表在12. 5min 内转了10r ,小明家此时的实际电压为____________V (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小明思考电路中输电导线很长,导线上电阻是不能忽略的,所以在用电高峰实际电压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6 用电高峰,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增多,则并联电路的电阻变小,输电线上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U=IR ,输电线上分担的电压变大,因总电压不变所以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小。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小明使用的是“220V 25W”的台灯,由2
U R P =额额 知道,台灯的电阻是:
()22220V =25W U R P =额额=1936Ω;
小明家的电能表中标有“3000r/kW·h”字样,说明表示电能表每转1r ,电路中消耗
13000 kW·h 的电能;所以,当转了10r 时,消耗的电能是:W=10×13000 kW·h=1300
kW·h=1.2×104 J ; 又因为t=12. 5min=750s ,所以台灯的实际功率是:41.210J =750s W P t ⨯=实 =16W ,由2=实实U P R
知道,小明家此时的实际电压是:=U P R 实实
=16W 1936Ω⨯=176V 。
用电高峰实际电压低的原因是:用电高峰时,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增多,使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小,输电线上电流增大,由欧姆定律U=IR 知道,输电线上分担的电压变大,由于总电压不变,所以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小。
14.如图所示,重为G 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 的作用下,沿条形磁铁的表面从N 极滑到S 极,在此过程中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填“始终不变”“一直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物体为铁块,所以会受到磁铁的吸引.又因磁铁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所以铁块在磁铁两极附近时对磁铁的压力最大,在中间时对磁铁压力最小.所以当铁块从N 极滑到S 极过程中其对磁铁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15.如图所示,量筒里所装水的质量为______kg ,若放入一小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水的______比木块大。
【答案】0.01 密度
【解析】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cm 3,所装水的体积是10cm 3,水的质量:
m=ρV=1g/cm 3×10cm 3=10g=0.01kg ;因为水的密度比木块大,即ρ木<ρ水,所以木块会漂浮在水面上。
16.科技小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用两根弹簧甲和乙进行测试:当在弹簧的下端挂相同的钩码时,两根弹簧的伸长不同,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分析其中一根弹簧的实验图象得到结论是______.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若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答案】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乙;甲
【解析】(1)从图象B可以看出,钩码的重力每增加2N,弹簧伸长1cm,而当拉力超过8N后,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说明此时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因此可以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2)读图象可知,在拉力相同时,弹簧甲的伸长更明显,因此它适合制作精确度较高的测力计,弹簧乙的伸长更不明显,而且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因此它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测力计.
【点睛】
自制弹簧测力计一定要找准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这样才能准确标出刻度,同时测定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很重要,这样才能保证在使用时不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17.如图1所示测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读数是____cm;如图2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N.
【答案】2.802.4
【解析】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cm对齐,估读为2.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80cm.
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4”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4N.
18.阳春三月的金湖,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觉温暖,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__________效应;桃花岛上花开绚烂、“暗香”浮动,说明花中芳香油分子在___________;游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互动,拍照时想要把人周围的景色拍进去多一些,相机应适当离人______________(远或近)一些。
【答案】热做无规则运动远
【解析】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所以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觉温暖;由分子运动论可知,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花开时,才会“暗香”浮动;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拍照时
想要把人周围的景色拍进去多一些,人和景的像就要小一些,所以相机应适当离人远一些。
19.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镜,使太阳光_____。
【答案】凸透会聚
【解析】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使得局部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面。
三、作图题
20.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刚打开降落伞的一段时间内,随降落伞一起竖直减速下落,请以A点为力的作用点,画出此时跳伞运动员受到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于跳伞运动员随降落伞一起竖直减速下落,所以,受到的拉力大于重力,过A点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出此时跳伞运动员受到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注意表示拉力的线段稍微长一些,如图所示:
21.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乙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光垂直射到空气和水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再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光又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
如图:
四、实验题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___(填“5cm”或“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像”
或“实像”).
【答案】亮点10cm缩小左虚像
【解析】(1)太阳光是平行光,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所以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亮点,即凸透镜的焦点,测得焦点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则焦距为10cm.
(2)由图可知,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物距u=30cm,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将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则物距将增大,像距将减小,所以这时光屏应向左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将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3.晓彤和小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晓彤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①晓彤能够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相同,这是利用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_____转化为动能来实现的.
②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的距离如图甲所示,由图甲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