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 (新版)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课标陈述:
1.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3.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4.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认识和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课标分析:二氧化碳是一种学生熟悉的重要化学物质。

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学生通过认识二氧化碳形成认识物质、应用物质的一般思路,并能通过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找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和维持平衡的方法,并养成低碳生活的理念。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要求学生能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是依靠化学反应完成的,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来维持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形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意识,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经验,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很多性质,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氧循环,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低碳生活。

本节的学习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系统的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认识物质和合理利用物质和资源的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能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并能结合实例说明与性质有关的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通过分析图片和交流,能找出二氧化碳的循环途径和大气中含量的变化,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规律和重要作用,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形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意识。

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分析交流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图片,提高分析图表和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方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