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地理】选择题限时专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选择题限时训练
五一假期,几位同学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进行地理研学旅行。

下图为该研学地点的地形示意图,北京时间16点42分他们到达甲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同学们在行进到乙处时,遇到突发的泥石流,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同学们一到甲处就集体留影,为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
A. 西南方
B. 东南方
C. 东北方
D. 西北方
在气象学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

下图为浙江省2010—2019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横条的左端表示入梅日,右端表示出梅日,长度表示梅雨持续的时长)。

浙江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mm。

据此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浙江省()
A.梅雨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B.梅雨期间的日降水强度都不大
C.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D.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
4.通常情况下()
A .入梅偏晚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南
B .入梅偏早时雨带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
C .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
D .出梅偏早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南
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对小尺度区域的气候、农业影响较大。

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时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测,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下图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图中旗子的飘向,说明此时该地区( )
A. 山风势力较强
B. 谷风势力较强
C. 大气对流显著
D. 受山谷风影响小 6. 若该小组夜间在某山坡观测到的山谷风为西风,则该山坡朝向(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下右图是福州某山区自然村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该村户籍人口160余人,农产品基本自给自足,没有通公路,日用品主要靠人力通过简易山路运上山,村氏收入来源较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缺乏。

国庆期间,某中学地理考察队从山下出发,花费2个多小时徒步到达右图区域开展考察活动,并拍摄了下左图照片,考察发现该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据此完成6—7题。

7.推测右图照片拍摄的大致时刻( )
A .5:00
B .7:00
C .17:00
D .19:00
8.当地政府贯彻中央精准扶贫政策采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 .发展旅游业 B .修建上山公路
C .搬至山下定居
D .发展特色农业
2018年广东的常住人口不仅超过河南、四川等传统人口大省,而且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超过同属一个经济层次的江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高
B. 河南失去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
C. 山东较高的出生率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较深
D. 由于产业升级的推进,江苏人口迁出大于人口迁入
10.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生育意愿就越低。

然而广东却成了例外,影响广东生育率的因素有()
①广东人口结构相对年轻②当地的生育文化③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④生育成本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玉兔二号”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

下左图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为“月兔二号”留下的第一道痕迹影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1. 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
A. T1~T2时段
B. T2~T3时段
C. T3~T4时段
D. T4~T1时段
12. “月兔二号”留下的痕迹说明月面上存在着较厚的“月壤”(岩石风化物),影响“月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物
B. 风力
C. 流水
D. 温度
分布于高寒区域的某类垫状植被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
光性,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

下图为青藏高原某山地南坡该类垫状植物盖度分布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类垫状植物分布最密集的海拔在()
A. 4800米
B. 4900米
C. 5000米
D. 5100百米
14. 此山坡4500米-4750米处,该类垫状植物盖度低的原因可能是()
A. 草地退化严重
B. 降水较多
C. 透光率较低
D. 气温较低
木棉树也称翠枝花,木棉树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蒴果,果实成热后果美开裂,果中的棉素随风落,如六月叙雪一般,别有一番情趣。

每年4、5月,种有翠枝花树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木棉絮飖飞下图示意木棉絮飞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木棉絮飘飞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①诱发火灾②影响出行安全③引起呼吸道疾病④阻碍物种繁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一天中木棉絮飘飞较多的时段可能是()
A.清晨B.午后C.傍晚D.深夜
答案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泥石流发生时,应垂直于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逃生。

从图可以看出,②线与等高线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为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太阳的方位。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16点42分研学小组到达甲处。

我国东南部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接近,因此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应尽量避开面向西南方向。

故选A。

【答案】3.C 4.A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2019年期间入梅和出梅的日期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出入梅的年际变化大,C正确。

梅雨并不会出现持续增加的趋势,A错误。

2011年持续时间较短,但是降水总量较大,说明降水强度较大,B错误。

梅雨量与入梅早晚没有多大的关系,降水量主要取决与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含量,D错误。

故选C。

4.入梅偏晚,说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较弱,此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南,A正确。

入梅较早,说明在雨带南侧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B错误。

出梅偏晚,说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势力较弱,此时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雨带停留时间较长,C错误。

出梅偏早,说明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此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北,D错误。

故选A。

【答案】5. D 6.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不同山坡、山顶旗子的飘向一致,说明此时该地区受较大规模同一来向的风控制,受山谷风影响小;山风是从山上向山谷吹的,谷风是从谷底吹向山坡的,A、B与图示不符;对流旺盛时多降水,与图示内容不符,D正确。

故选D。

【6题详解】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沿坡下滑,流入谷底,形成山风;若在该山坡夜间观测到的山谷风为西风,则该山坡朝向为东。

选A正确。

【点睛】白天坡上受热快,谷底相对冷,风由谷底吹向山坡,形成山风;夜晚坡上冷得快,谷底暖,风由山坡吹向谷底形成谷风。

【答案】7.C 8.C
【解析】7.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左图的照片是在国庆期间拍摄的,可知左图的照片要么是日落时分拍摄的,要么是日出时分拍摄的,福州国庆期间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5:00是早上的时间,国庆期间福州不可能日出时间为5:00,故A错误;读图中湖泊与太阳相对位置关系,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太阳位于西方天空,应为日落时刻,故B错误;国庆期间福州一带的傍晚即日落时分即17:00时太阳是有可能贴近地平线的,故C正确;国庆期间福州一带是昼长短于夜长的,日落时间早于18:00,因此,不可能19:00日落,故D 错误。

8.根据材料可知该村落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差,发展旅游业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故A不恰当;由材料可知该村子人口稀少且其周围山地众多地势起伏较大,修建公路的成本较高,故B不恰当;该村子人口数量较少,可整体搬移至山下交通便利的地带居住便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这样更有利于该村脱贫致富,故C正确;该村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若为脱贫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话,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D不恰当。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广东省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虽然人口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中显示,其人口出生率与山东省、河南省相差不大,机械增长是该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因此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主要原因不是出生率高,A错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出生率不低,大量人口移出,因此河南失去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主要原因不是人口出生率下降,B 错误;山东省为孔子的家乡,山东较高的出生率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较深,C正确;由于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尽管产业升级的推进,江苏吸引人口迁入的能力仍然很强,江苏人口迁出小于人口迁入,D错误。

故选C。

【10题详解】
题意表明,广东省经济发达,但生育意愿较高。

广东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年轻人迁入广东,使得广东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年轻人口生育意愿高,因此广东省生育意愿较高,①符合题意;广东省许多居民传统观念较浓,当地的生育文化导致生育意愿较高,②符合题意;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可以做到老有所依,会使得生育意愿降低;③不符合题意;广东省经
济发达,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生育成本并不低,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 符合题意,排除B 、C 、D 。

故选A 。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月球上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月球处于图中近日点时(图中T1~T2时段),太阳辐射强,温度高。

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T1~T2时段,A 正确,其余时段距离太阳较远,温度较低。

【12题详解】
由于月球表面不存在大气、生物及水源,因此月球岩石被风化的外力作用主要来自温度。

由于长期极大的昼夜温差,使岩石被风化成颗粒较小的物质覆盖在月球表面。

所以选D 。

【答案】13. B 14. C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垫状植物在4900米处分布最密集,则本题选B 。

【14题详解】
读图,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海拔4900米,与之相比,该山地4500—4750米处的海拔低,气温较高,D 错。

青藏高原区以冰雪融水为主,降水少,B 错。

气温较高,冰雪融水较多,草地植被发育较好,A 错。

植被发育好,透光性较低,故本题选C 。

【点睛】注意材料“垫状植被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推知该类植物的形态、习性,再根据图示解读问题是关键。

【答案】15.A 16.B
【分析】15.据所学知识,木棉絮易燃,飄飞可能诱发火灾,①对;飘飞的木棉絮阻碍视线,影响出行安全,②对;吸入木棉絮及其衍生物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③对;木棉絮的飘飞不会阻碍物种繁行,④错。

故正确答案选择A 。

16.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木棉絮飘飞较多的时段应为气流扰动较强的时期,一天中,午后气温最高此时气流扰动最强,故正确答案为B 。

该题组结合木棉絮飘飞的大气问题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同时侧重对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的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