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经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交经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温州市区的公交存在城市公交和城乡短途客运两种经营方式,共有2家城市公交企业近2000辆公交车和13家城乡巴士企业518辆中型客车,城乡巴士经营着三个区的近郊及远郊30多条短途客运班线。
市交通运输局运输处有关负责人说,两种经营方式的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产生很多问题。
城乡巴士存在“小、乱、散”的情况,不利于我市“大公交”的建设发展,不进行改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巴士存在的安全隐患大、车辆技术状况差、卫生环境不佳、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
车辆线路处置:可选择经济补偿或出租车置换
1、选择在规定时间内终止经营:规定收购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止。
车主可自愿选择经济补偿或出租车置换两种方式,收购价格由车辆现值、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服务贡献奖励、政策支持鼓励4部分组成。
(1)车辆现值。
原经营车辆可经车主和温州市交运集团双方认可的第三方评估后,由温州市交运集团收购。
也可由车主自行处理,进行转让或报废。
(2)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
对经营期未满的城乡巴士线路,按线路实际剩余经营期给予收益补偿,补偿标准为每车每年补偿2万元,按实际月份计算予以补偿。
(3)服务贡献奖励。
服务贡献奖励实行分档奖励,以每条线路为单位。
根据第三方评估调研报告,按照线路单车日平均客流量分三个档次予以奖励。
第一档线路给予每车27万元奖励;第二档线路给予每车26万元奖励;第三档线路给予每车25万元奖励。
在规定时间内不签订协议的,视为选择到期自然终止经营,不予任何奖励。
2.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到期自然终止经营:对线路经营权未到期的车辆,可以继续经营,待经营期满后自然终止经营,车主无条件退出市区城乡巴士经营,不予任何补偿和奖励,车辆由车主自行处理。
企业处置:
按2万元/车的标准给予经济补助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车辆收购的企业,按照2万元/车的标准给予经济补助。
原企业从事城乡巴士的管理人员也可由市交运集团根据实际需要择优优先聘用。
对原城乡巴士企业投资建设的城乡巴士营运站场、站牌、安检等设施,由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确定现值。
司乘人员处置:
市交运集团择优优先聘用
原城乡巴士的司乘人员,由原城乡巴士企业(车主)根据用工协议自行妥善安置。
符合市交运集团用工要求的,由市交运集团根据实际需要择优优先聘用。
出租车置换方式:
2辆城乡巴士置换1辆出租车经营权
(一)置换政策。
市政府投放100辆出租车经营权指标,用于置换部分城乡巴士车辆。
原则上分两期(年)并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放,每期(年)投放数量为50辆。
(二)置换比例。
2辆城乡巴士置换1辆出租车经营权。
出租车经营权基准价格核定为60万元/辆,2辆城乡巴士实际收购价格高于60万元的,超出部分由市交运集团再给予经济补偿;2辆城乡巴士实际收购价格低于60万元的,不足金额由城乡巴士车主出资补足。
(三)分配方法。
对自愿选择出租车置换的城乡巴士车主,签订收购协议进行登记,每2辆城乡巴士车主为1个出租车置换登记单位。
出租车置换登记单位超出100辆指标的,通过摇号方式决定出租车置换权的归属;出租车置换登记不满100辆指标的,剩余指标经温州市交运集团出资收购城乡巴士车辆后归其所有。
(四)经营方式。
置换出租车的运营模式、经营权使用年限等参照原瓯海“环球牌”三轮机动车、“四小车整治”人力客运三轮车置换的出租车政策。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美术作为必修的一门功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标的重新定义,以及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显示出了美术必不可缺。
然而美术教育却在农村学校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的困难。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支教到了我们呼和浩特市的农村学校,通过一年的锻
炼与学习,渐渐感受到了农村美术教育遇到的问题,下面只是自己对农村美术教育认识的拙谈。
一、农村美术教育当前问题
1.对于美术教育认知狭隘、观念滞后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在最早没有分配美术专业教师之前,很多时候美术课都是由班主任或其他主科教师担任,基本上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照着画,或者直接就上成主课。
有些农村教师、家长观念上就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美术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们绘画的能力而已。
殊不知美术课内容其实很丰富,绘画只是美术的一部分。
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和认识上的狭隘,往往会造成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大降低。
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孩子们长期得不到正确的美育引导视野狭隘短浅、缺少审美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能通过艺术的熏陶达到情感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
2.教学方法呆板,应对现状不灵活
由于地区差异,美术教师所在农村学校设施的配备情况、学生个体差异性都不同,需要教师灵活应变,教学方法不要一成不变照本宣科,“教材”仅仅是一个参考或者范例,不要全部依靠教材。
教学方法也不要只停留在简单的传授绘画技巧,不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想象力以及鉴赏能力。
甚至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而只是当作一种教学任务。
要因材施教、因学生掌握程度和周边环境而定。
我带的是1~6年级的美术,在课前准备上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孩子们几乎不能全部准备美术用品,带的最齐的就是彩笔,专业性稍强点的美术用具农村孩子来说准备就很困难。
就算孩子非常喜欢美术课,家庭贫困的也不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副科需要的物品,一些课程需要孩子们查阅资料,基本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我会尽量通过多媒体或是图片利用课堂来阔学生的眼界,开拓他们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工具上尽量简化或通过奖励的方法应对,我对于表现好的或是比较贫困的学生会以奖励的方式奖给他们一些常用的工具。
这样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对美术的热情,从而更好的组织教学。
3.不重视课前导入,作业单一
美术课在课前导入的设计上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美术课知识面广、内容新颖有趣,很容易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有些时候会为了方便,教师往往会跳过导入这个环节,但想上好一节美术课导入环节不能忽视,老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导语。
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很单一,有时候教科书中的作业不符合所在学校的情况和学生们的认知情况,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适时地调整。
二、改善农村美术教育的对策
1.重视美术教育,转变观念、促进发展
美术课虽然属于副课,但有着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作用,美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欣赏能力等,同样还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由此看来美术教育的意义不能忽视。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兴趣、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第二课堂为有兴趣的农村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定期的活动,学习内容丰富,可以学习到课本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更好的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能力。
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创作潜能,比如2011年的时候我组织学生们参加中华少年杯的绘画比赛。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于农村美术教育的一些不成熟的拙见,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美术教育都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修养,这其中就包括艺术素养中的美术修养。
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重视美术教育转变落后的观念。
作为一名支教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热爱我的工作,我要朝着新课标迈进,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实践,力争使美术课堂教学规范化、合理化。
用心上好每一节课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显示出艺术多姿多彩的美丽。
要让农村孩子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学以致用,让他们绘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