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课件(44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 CH3OH 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 CH3OH 0.15 mol、CH3OCH3 0.15 mol 和 H2O 0.10 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提示
2.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如 N2+3H2 2NH3,增大 N2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H2 的转化率提高,但 N2 的转化率反而降低。
提示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
解析
本课归纳总结
本质:v正≠v逆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外界因素:浓度、温度、压强等
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X(g)+3Y(g) 2Z(g) ΔH<0,为了使平衡 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 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只涉及固体或液体的反应,忽略压强改变的影响。 (2)对于气体,因改变压强而引起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若改变压强没有引起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那么平衡不移动。 例:对于反应 N2(g)+3H2(g) 2NH3(g) ①恒温条件下,原平衡体系压―缩―体→积体系总压强增大―→平衡右移 ②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体系中 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③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 体的分压减小(等效于减压)―→平衡左移
解析
5.某温度下,反应 2A(g) B(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
平衡,平衡后ccAB=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
此时ccA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 B 气体,则 a<b
B.若 a=b,则 B 容器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解析
6.现有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 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 C 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答案 C
答案
解析 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降低,则正、 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减小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
解析
3.已知反应 A2(g)+3B2(g) 2AB3(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规律: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 ②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2)平衡移动图像(v -t 图) ①若 aA+bB cC+dD ΔH<0
②若 aA+bB cC+dD ΔH>0
(3)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因此,改变温度, 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答案 B
答案
解析 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加,A 错误;升温,反应速率增加,缩 短到达平衡的时间,B 正确;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 错误;减小压强,平 衡向增大体积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向移动,D 错误。
解析
4.(双选)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 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2CH3OH(g) CH3OCH3(g)+H2O(g)
[即时练]
1.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
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答案 C
答案
解析 如 C(s)+CO2(g) 2CO(g),加入固体反应物碳时,平衡不移动, A 项错误;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使压强增大, 平衡不移动,B 项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C 项正确; 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发生移动,D 项错误。
改变压强,化学平衡 □16 不发生变化 。
二、化学平衡移动和勒夏特列原理
1.化学平衡的移动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
(如 □01 浓度 、温度、气体反应的 □02 压强 等),化学平衡状态被 □03 破坏 ( 正 、 逆 反 应 速 率 □04 不再 相 等 ) , 直 至 正 、 逆 反 应 速 率 再 次 □05 相等 ,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这个过程称作化学平衡 状态的移动,简称 □06 平衡移动 。
4.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 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状态不变。但应注意,虽然催化剂不 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但使用催化剂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注意:外界条件只有使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发生改变,平衡才会 移动。如果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或都减小,但增大或减小的程度一样,则 平衡不会移动。
解析
规律方法 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规律
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 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
二、化学平衡移动和勒夏特列原理 1.化学平衡移动
2.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1)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非 平衡状态不能用此来分析。 (2)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不是“消除”外界条 件的影响,更不是“扭转”外界条件的影响。
第3节 化学平衡 第2课时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 衡移动的影响。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并能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的 方向。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 1
(2)实验 2
(3)影响规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08 正反应 方向进行。 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09 逆反应 方向进行。
解析
2.反应 3Fe(s)+4H2O(g) Fe3O4(s)+4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 器中进行,试回答:
(1)增加 Fe 的量,其正反应速率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 同),平衡_____移动(填“不”“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下同)。
(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3)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____,平衡 ____移动。 (4)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其正反应速率______,平衡______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
(2)影响规律
温度升高,平衡向 □12 吸热反应 方向进行。 温度降低,平衡向 □13 放热反应 方向进行。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 □14 减小 衡向气体体积 □15 增大 的方向进行。来自的方向进行;减小压强,平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如 H2(g)+I2(g) 2HI(g)],
解析
4.反应 X(g)+Y(g) 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 C.增大 c(X),X 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 D
答案
解析 A 项,题给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减小容器体 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错误;B 项,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 学平衡,Z 的产率不变,错误;C 项,两种反应物中,增大一种物质的用量 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本身转化率降低,增大 c(X),X 的转化率降低, 错误;D 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Y 的转化率增大,正 确。
答案 C
答案
解析 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应增大压强。因正向是放热反应,所以降 温平衡正向移动。减小 Z 的浓度,平衡也正向移动。符合题意的有②③⑥。
解析
2.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 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加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 □07 压强 以及参加反应的 化学物质的 □08 浓度 ),平衡就会向着能够 □09 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 移动。
1.加入适量的 KCl 固体,可逆反应 FeCl3+3KSCN Fe(SCN)3+3KCl, 化学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为什么?
提示:可逆反应 FeCl3+3KSCN Fe(SCN)3+3KCl 实际是 Fe3++3SCN- Fe(SCN)3,该反应中 K+、Cl-并没有参与反应, 因此 K+、Cl-的浓度改变,并不影响平衡状态,所以加入适量 KCl 固体,平 衡不移动。
答案 AD
答案
解析 由题给表格中的Ⅰ、Ⅲ可知,温度越低,生成物的量越多,说明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正确;这是一个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Ⅰ和Ⅱ中甲醇的体积分 数相同,B 错误;容器Ⅰ中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 C 错误;根据 387 ℃时,K=00..0084× ×00..0084=4,Qc=00..1155××00..115=23<K,故反应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D 正确。
答案 (1)不变 不 (2)增大 不 (3)不变 不 (4)增大 向正反应方向
答案
解析 (1)增加固体 Fe 的量,其正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增大,但反应前后 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 (3)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容器中原气体的浓度不 变,正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4)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其正反应速率增大,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 a<b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有 a>b
答案 B
答案
解析 A 项中增加 B 气体,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 b<a, A 错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 b<a,C 错误。若保持温度、压强不 变,充入惰性气体,则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即逆 向移动,则 a<b,D 错误。
(1)规律: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得 v(正)大于 v(逆),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使得 v(正)小于 v(逆),化学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平衡移动图像(v-t 图) ①平衡正向移动
②平衡逆向移动
(3)对于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固体(或纯液体)量的 改变,不影响平衡状态,因为它们量的改变,不会改变反应物质的浓度,也 不会影响 v(正)和 v(逆)。
[即时练] 3.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 ) A.红棕色的 NO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缩小体积)颜色变 深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
答案 B
答案
解析 A 项,涉及 NO2 与 N2O4 的平衡转化,不符合题意;B 项,加压 后平衡不移动,但体积缩小,浓度增大使颜色变深,符合题意;C 项,光照 后,次氯酸见光分解,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向右移动,不符合题意;D 项, 合成氨工业加压使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