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结合诗句,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1)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___________________
(3)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行》描写了美丽的枫林景色,如果让你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那么画上至少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1]补全古诗。
[2]诗中用“擎雨盖”比喻________。
[3]诗中写了两种花,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了两种颜色,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了两种水果,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诗人告诉我们________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3. 课内阅读。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
A.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B.和气的意思。
C.感觉很舒服。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______。
()
A.青螺
B.白银盘
C.白银
(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
_______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
A.平静、开阔、翠绿
B.开阔寥远、平静、翠绿
C.开阔寥远、翠绿、平静
(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两相和”的“和”字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诗中的“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诗人只用了一个视角,即遥望,就将洞庭山水的美景图描摹得很是生动、美丽了。
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怎么去奶奶家
我们怎么去奶奶家
是骑自行车
还是坐火车
或者乘(共公)交车
还是坐飞机
当然了
要是我们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就会骑着驴或者马
去看(望忘)奶奶
要是我们生活在未来
我们就可以坐火(箭剑)去
顺便在我们的太空服口袋里
装一(棵颗)星星送给奶奶
怎么去奶奶家
我们还可以坐轿车去
不过我们还是走着去吧
奶奶就住在
马路那头的
另一个街区里
[1]用“/”画去文中使用不正确的汉字。
[2]第1自然段中,写我们“去奶奶家”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作者想,如果在很久以前可以___________去看望奶奶,如果到了未来可以___________去奶奶家。
[4]奶奶家离“我们”远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会读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梳头花落未成茵。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诗中描写了种景物,分别是
[2]“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6. 课外阅读。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_____)(多选)
A.“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
B.“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C.这两个字表现了诗人依恋不舍的心情。
[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A.丰年留客鸡豚足
B.丰年留客足豚鸡
C.丰年鸡豚足留客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A.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选择诗句填空。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______)
②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______)
③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______)
[5]本诗的线索是,全诗句句紧扣“”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
A.游踪;游
B.所见;游
C.所感;游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唐]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开:回:出:
(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
B.“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
C.“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8.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按照原诗把诗句补充完整。
[2]用波浪线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3]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鱼儿。
[4]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5]这首诗有静有动,如同两幅水墨画。
请把描写“动态美”的诗句画上“”。
9. 课内阅读。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________的。
诗的前两句________,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________的萧瑟景象。
后两句________,揭示赠诗的_______。
()
A.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
B.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
C.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
[2]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_______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
和______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______和______。
()
A.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
B.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
C.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
[3]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________,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_______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A.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
B.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
C.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4]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_______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________景象,显露了________,给人以昂扬之感。
()
A.悲秋;丰硕;勃勃生机
B.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
C.赞秋;凄凉;悲秋
10. 根据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
A.宋·叶绍翁
B.唐·杜牧
C.宋·苏轼
[2]诗中“坐”的意思是()
A.乘;搭
B.背对着某一方向
C.因为
[3]“”应填的诗句是()
A.白云生处有人家
B.白云深处有人家
C.江上秋风动客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A.对深秋山林美景的喜爱
B.对祖国的热爱
C.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洞庭美:《望洞庭》
[1]了解洞庭湖,填写。
洞庭湖:位于今________北部,是________流域的湖泊。
[2]理解前两句,选择。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和”字表现的是(____)之美。
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
②“镜未磨”表现的是(____)之美。
A.宁静朦胧 B.混杂清朗
[3]理解后两句,填写。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__________与________,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
[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
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
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
[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美:《望天门山》
[1]填写。
①天门山:今安徽________山与________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
________________。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________地,所以叫楚江。
[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
(____)
②“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
(____)
③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
(____)
11.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是__代诗人____写的。
[2]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
[3]千百年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之心,成为游子思乡的名言。
[4]我还知道关于思念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鸟:指江鸥。
②花欲燃:花红似火。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它们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之情。
14.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写话。
游子吟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自己的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